“生日快樂!媽媽愛你?!?月14日0點,剛滿28歲的陳泉峰在微信上準時收到了來自母親陳再勝的生日祝福。
陳泉峰是民航湖北空管分局的一名管制員,從1月26日起一直在一線隔離值守,為一架架運送援鄂醫(yī)療隊、物資的包機保駕護航;
他的母親陳再勝,是武漢市紅十字會醫(yī)院感染科護士,從1月初開始就在發(fā)熱門診工作,一直奮戰(zhàn)在抗疫最前線;
他的父親陳迪杰,是民航湖北空管分局氣象觀測員,春節(jié)期間一直在氣象臺觀測室值班。
到2月15日,雖然同在武漢,但這個三口之家已有27天沒有見面了。
“最近的一次見面,還是1月20日吃團年飯的時候?!标惾寤貞浾f,之前母親在感染科,天天都要加班,晚班有時候凌晨3點多才回家。1月初調到發(fā)熱門診后,主要負責歸類整理病人文檔,也是天天加班。由于春節(jié)期間一家三口原本也都要值班,就湊了一個大家都休息的日子,提前吃了團年飯。
隨后,疫情肆虐。1月26日,民航湖北空管分局成立值班突擊隊,實施隔離值守,確保運行一線成為高度防控的“安全區(qū)”。陳泉峰父子齊上陣,主動要求加入值班突擊隊。
雖然陳泉峰和父親每天都在單位,但由于上班地點、時間不同,加之隔離值守的防護要求,兩人很難碰上一面。
陳泉峰說,近一個月來,他們一家人都各自住一個地方,之前是母親住家里,父子則住在單位不同的宿舍;不久前,父親完成第一批值守回到家中,為做好隔離,母親則搬到醫(yī)院附近的隔離酒店居住,而他仍然留在單位繼續(xù)第二批值守:一家三口仍然是各自住在一個地方。
同在一個城市,卻不能見面的一家人,平時基本通過手機交流。一條微信、一個電話,都是他們最珍視的短暫交流時刻。
“上班一定要戴好防護裝備,你們要保護好自己,我們都要好好的。”這是陳迪杰發(fā)給兒子的微信,他每天都會給老婆孩子發(fā)上一條微信。
“想想都知道她很累,心里肯定擔心她?!标惾逭f,但母親很少談到她的辛苦,他每天也會問母親是否安好,等到休息的時候就打電話問問她的近況,讓她一定保重身體。
在父親陳迪杰眼中,他們一家三口雖然在不同崗位,但更像是抗疫一線的戰(zhàn)友。
“我們并不孤單,還有很多家庭和我們一樣?!痹陉惾蹇磥?,在他們這個“小家”各自堅守的戰(zhàn)線上,還有著“大家”在堅守,這場疫情防控戰(zhàn)一定能打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