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xù)第二年突破千億銷售規(guī)模之后,榮盛發(fā)展的步子明顯慢了下來。
日前,公司披露的2019年度業(yè)績快報顯示,其銷售增速已降到14%內,與此前3年30%以上的增速已明顯下降。
2018年,公司首次突破千億銷售規(guī)模之后發(fā)生逆轉,隨著行業(yè)調控政策的深入,公司 “穩(wěn)健發(fā)展”成為主要基調。
斑馬消費注意到,公司主動將銷售增速調低,可能是為應對未來市場變化,出于降低自身風險的考慮。
銷售下滑,急踩剎車
有著建筑商和地產商雙重背景的榮盛發(fā)展(002146.SZ),在A股房地產企業(yè)里,一直是一個低調的存在,在遍布互聯(lián)網的房地產企業(yè)海量信息中,很難找到公司高管露面的信息。
心無旁騖的業(yè)務布局、悶聲賺錢,是公司實控人耿建明家族的一貫作風。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公司實現銷售金額分別為512.24億元、679.57億元、1015.63億元和1153.56億元,除了2019年之外,此前3年的銷售金額增速分別為65.77%、32.56%和49.58%;同期,其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平均增速分別保持在26%以上和30%以上。
通過前幾年的項目積累和快速去化,公司業(yè)績得到了翻天覆地式的發(fā)展,2018年,順利跨進了千億房企陣營,位居克爾瑞全國銷售榜單前30強。
但是,公司業(yè)績在2016年達到巔峰后,開始下行趨勢。
最明顯的是,公司的銷售金額增速一路走低,2016年至2019年,其銷售增速分別為65.77%、32.56%、49.58%和13.58%;同期,營業(yè)收入增速從2016年的30.60%降至2019年的25.9%,歸母凈利潤增速從72.07%降至20.3%。
斑馬消費發(fā)現,造成業(yè)績增速走低的原因,主要是2017年之后,國家對房地產行業(yè)頻繁調控。尤其是,2018年全國各地出臺調控措施高達450次,受限購、限售以及融資等政策的影響,國內房企走向“白銀時代”。
在2018年,面對復雜的市場環(huán)境,公司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新增土地儲備建筑面積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31.41%,是近4年來唯一一次負增長。
盡管第二年新增土儲量回暖,較上年增長20.3%,但在這一年,公司已在執(zhí)行近乎保守的目標,穩(wěn)字當頭成為公司的主基調。
公司計劃2019年實現銷售額1120億元、新增土儲建筑面積1672.51萬平方米。從目前披露的數據來看,2019年分別完成上述“計劃”的97.09%和57.30%。
逆勢擴張
除了房地產業(yè)務,公司最近幾年還在實施多元化,涉及康旅、產業(yè)新城以及酒店等業(yè)務板塊。
如今,這些板塊給公司的營收貢獻尚不足10%。公司的收入來源仍依賴房地產板塊,其收入占到公司收入近9成。
房企賴以生存的是土地,當年新增土地儲備建筑面積多少,直接決定今后2至3年的“出貨量”。
自2015年以來,公司的新增土儲建筑面積逐年增長,除了2018年新增760.53萬平方米外,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9年,新增土儲建筑面積均在800萬平方米之上。其中,2017年和2019年新增土儲增速均在20%以上。
通過強力收儲,公司基本完成“京津冀”、“長三角”以及“珠三角”城市群和中西部重點城市的布局,涉及全國50多個城市,260多個地產項目。
2019年上半年,公司總土儲建筑面積達4059.77萬平方米,為近5年來的最高峰值。
同時,這讓公司付出不小的代價,最直觀的是,公司總債務規(guī)模水漲船高:從2015年的808.59億元增至2019年三季報末的2046.33億元,資產負債率從78.60%增至83.69%。
逆勢向前,其實最考驗的是企業(yè)融資能力,特別是在目前融資環(huán)境趨緊的前提下。
斑馬消費梳理發(fā)現,從2015年開始,公司的融資額度保持著高位,2015年至2019年上半年,其新增融資額度分別為343.18億元、395.70億元、470.58億元、449.93億元和258.95億元。
新增巨額融資,意味著須支付大量財務費用,2017年和2018年,公司的財務費用支出增長較為明顯,同比分別增長244.14%和262.14%,2019年前三季度財務費用支出同比增長46.78%。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融資渠道已在收窄。
對比2017年以來的公司財報,斑馬消費發(fā)現,除銀行貸款、信托融資外,2017年尚有資產證券化(ABS)、中期票據、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PPN)以及統(tǒng)借統(tǒng)換等方式,到了額2018年只有“直融”和“其他”兩種方式,2019年僅有“公司債”公司債和“ABS”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