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市場猜想不斷的特斯拉自研電池,終于有了確切消息。
2月18日,據(jù)路透社報道,特斯拉正在與寧德時代商談,中國產(chǎn)特斯拉將使用無鈷電池,若這一談判最終落地,意味著磷酸鐵鋰(LFP)電池將進入特斯拉生產(chǎn)線。
受此消息影響,2月19日起,A股磷酸鐵鋰概念股應聲大漲,比亞迪等多股漲停;截至2月21日,磷酸鐵鋰概念股湘潭電化“三連板”,石大勝華漲停,磷酸鐵鋰電池指數(shù)持續(xù)走高。
然而,就在資本市場為磷酸鐵鋰狂歡時,“一盆冷水”傾盆而下。
2月21日晚間,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官方抖音號上回復用戶時表示,“請留意四月特斯拉的電池發(fā)布會,無鈷,不代表一定是磷酸鐵鋰。”雖然不久后特斯拉立刻刪除了此條評論,但是該消息還是被廣泛截圖轉發(fā),進一步引發(fā)了市場對特斯拉新電池的猜想。
盡管不少市場人士認為,特斯拉自主研發(fā)和擬向寧德時代采購的“無鈷電池”是同一種電池。但根據(jù)證券時報e公司消息,這完全是兩件事。寧德時代擬供貨的電池,目前只針對上海廠生產(chǎn)的中國版特斯拉(目前只有model3最低配一種車型);特斯拉自主研發(fā)和生產(chǎn)的電池未來則會推向全系列。接近特斯拉的相關人士告訴e公司記者:“自主研發(fā)的新電池是干電池技術+超級電容組合,具體成分預計會在四月的特斯拉電池會議上進行說明?!?/p>
一家歡喜兩家愁?
鈷鋰股價雙雙下跌
受特斯拉有關“超級電容”應用到新電池消息的影響下,今日(2月24日)開盤,A股果然變天了。
超級電容相關概念股受到了巨大提振,截至2月24日午間收盤,超級電容指數(shù)大漲6.63%,報2994.34點,其中新筑股份、黑牡丹、新宙邦、銅峰電子、凱恩股份漲停,其他成分股也都有不錯漲幅。
鋰礦前幾日迅猛的漲停潮戛然而止,鋰礦指數(shù)下跌0.87%,除中信國安依舊漲停外,其他多股走跌。而鈷礦依舊慘淡,鈷礦指數(shù)下跌2.90%,近4日共跌7.79%。寒銳鈷業(yè)今日再度跌停,4日來股價合計下跌22.86%,市值蒸發(fā)超過50億元;華友鈷業(yè)、合縱科技、洛陽鉬業(yè)、道氏技術也紛紛大跌,13只成分股中11只走跌。
為降價拋鈷?
特斯拉謀劃已久
此次特斯拉推動電池去鈷化,其目的主要還是為了降低制造成本。
目前動力電池主流類型分為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鈷作為三元電池的重要原料之一,主要用于鋰離子正極材料,可明顯提升鋰電池的能量密集度。但鈷的成本并不便宜,在2020年電動車百人會年會論壇上,歐陽明高院士曾透露,目前磷酸鐵鋰電池系統(tǒng)的度電成本為600元,對比三元鋰電池度電成本的1200元左右,價格優(yōu)勢明顯。以特斯拉Model 3為例,其基礎版50度電,如果使用磷酸鐵鋰電池成本是3萬元,而使用三元鋰電池則需要6萬元。
特斯拉未來欲在中國實現(xiàn)快速放量,產(chǎn)品定位需適應國內(nèi)市場的差異化和多元化,部分產(chǎn)品需進一步降低價格與成本。而電池成本在整車占比高,因此,若國產(chǎn)特斯拉想要迎來更大的降價空間,電池“無鈷化”勢在必行。
事實上,特斯拉近年來也一直在尋求電池成本的降低,無鈷電池布局已久。
早在2018年,馬斯克就在推特上直言:“現(xiàn)在特斯拉用的電池含鈷量為3%,下一代電池含鈷量要為零?!?
為此,特斯拉在積極推進自身電池的生產(chǎn)和研發(fā)。2019年5月,特斯拉以55%的溢價耗資2.18億美元收購了超級電容和電池制造公司Maxwell,該公司主要從事生產(chǎn)和銷售超級電容器、高壓電容器,并專注于研發(fā)干電池電極,擁有多項電池制造方面的技術和專利;同年10月,特斯拉收購了加拿大電池制造公司Hibar Systems,并在弗里蒙特工廠建立了第一條試點電池產(chǎn)線。
同年12月,特斯拉申請了一項電池技術的專利。專利顯示,通過使用新型化學材料,可以獲得容量更大、壽命更長而且成本更低的電池,其性能將遠遠超過目前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與其他能源儲存應用領域的鋰離子電池。
超級電容是什么?
一般而言,超級電容器,又叫雙電層電容器、電化學電容器,作為一種高效儲能器件,具有充電時間短、循環(huán)使用壽命長、溫度特性好、節(jié)約能源和綠色環(huán)保等特點,充電10秒-10分鐘可達到其額定容量的95%以上,深度充放電循環(huán)使用次數(shù)可達1-50萬次,沒有“記憶效應”。
目前該產(chǎn)品廣泛應用于國防軍工、軌道交通、城市公交、起重機械勢能回收、發(fā)電與智能電網(wǎng)、消費電子等領域。而在汽車行業(yè)的應用上,比起鋰電池聚焦于新能源汽車的續(xù)航里程,超級電容對其產(chǎn)生積極的互補作用,即可以滿足電動車的啟動和加速性能,補償峰值功率,且避免了電池大功率充放電,以有效延長電池的壽命。
誠然,超級電容具備一定的應用操作性,但隨著國家補貼向純電動方向的側重,再加上相關應用企業(yè)受困于一定的成本門檻,超級電容應用發(fā)展便受到一定的壓制,有所放緩,發(fā)揮空間有限。從市場行情來看,2012-2017年我國超級電容市場規(guī)模從16.3億元,增至10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5%左右。但基于特斯拉或將青睞于此,再加上隨著補貼“退坡”的影響減弱,國產(chǎn)技術不斷得到突破,超級電容或將在特斯拉的帶動之下再次乘上風口,特斯拉的自產(chǎn)電池勢必也將為全球新能源乘用車產(chǎn)業(yè)的動力電池技術帶來新的刺激驅動,未來該市場規(guī)模有望獲得迅猛發(fā)展。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三元鋰電池中,特斯拉和松下工廠旗下的鎳鈷鋁(NCA),以及寧德時代旗下鎳鈷錳(NCM)兩種高鎳電池方案下的能量密度都達到了300WH/kg,但進一步提升的速度正在變慢,特斯拉此次大膽采用干電極+超級電容的方案,不排除可將能量密度突破目前三元鋰電池的300Wh/kg瓶頸。
機構:特斯拉拋鈷影響有限
雖然特斯拉將采用無鈷電池的消息大幅下挫了A股的鈷股股價,但多家機構認為該事件對鈷礦業(yè)影響有限,鈷需求增長態(tài)勢整體不改。
國泰君安認為,該事件整體上不會對鈷造成擾動。原因在于:第一:90%左右的的鈷金屬應用在高溫合金、硬質(zhì)合金以及手機電池,2020年5G手機的更換潮,必然會帶動鈷金屬需求的增長。第二:電動車用鈷金屬占比不高,同時機構認為磷酸鐵鋰重點拓展的方向是中低端車型,不會與三元電池形成直面競爭,第三:在電動車滲透率快速增加的背景下,蛋糕是越來越大的,三元正極和磷酸鐵鋰正極的需求都是增長的,不僅不會對鈷的需求造成壓力,相反,將會推動鈷的需求的增加。
中銀證券表示,特斯拉或采用無鈷電池,不改對鈷需求增長態(tài)勢。首先是隨著特斯拉各大基地逐漸投產(chǎn),各款車型銷量均有望實現(xiàn)快速增長,未來對鈷的需求量預計仍保持高增長態(tài)勢。其次是消費電子仍是鈷最大的需求來源,5G 有望拉動鈷需求回暖。預計隨著 5G新機型的推出,5G 手機滲透率有望不斷提升,市場將逐漸迎來 5G 換機潮,帶動未來數(shù)年手機出貨量重回正增長;同時5G 換機潮有望拉動鈷需求顯著增長。
興業(yè)證券也給出了同樣的預測,伴隨下游開工率及庫存水平的逐步恢復,短期鈷價有望繼續(xù)走高;另一方面,受嘉能可與下游三星等簽署長期供貨協(xié)議,現(xiàn)貨流通盤進一步減少,我們認為2020年鈷供給收緊+5G和動力帶動需求改善+中下游補庫或催化價格年內(nèi)持續(xù)穩(wěn)步走高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