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3日 08:28:00
來源:鳳凰網(wǎng)華人佛教
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哈爾濱極樂寺方丈靜波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wǎng)佛教 極樂寺提供)
經(jīng)典上對于三寶,有多種分類,但是我們認為“三種三寶”的說法比較普遍,比較合適。這三種三寶分別是最初三寶、住持三寶和自性三寶。
最初三寶
1、佛寶
佛陀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現(xiàn)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丈六金身,為最初的佛寶。
佛陀示現(xiàn)六年苦行沒有成道,后來他接受一個牧牛女的牛奶供養(yǎng),又接受一個童子用草給他搭建的一個金剛座,然后坐在那里發(fā)愿:不得“等正覺”,不起此坐。思惟四十九天,觀四諦十二因緣之法,于是悟道。在悟道的時候,佛陀自己曾無限感慨地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zhí)著,而不能證得?!?/p>
這是佛陀的感慨;也應該是《楞嚴經(jīng)》中的“悲欣交集”;同時也是弘一大師最后寫的絕筆“悲欣交集(悲喜交加)”??嗫嗟刈穼?,突然間的得到,就是悲喜交加。我們也是苦苦的追尋,最終突然間的明白,那就是悟道。一切眾生,包括山河大地、動植飛潛等,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都是沒有主宰性,了不可得,緣聚緣散,所以你心里不能糾結(jié)它是好是壞、是對是錯。所以,外表要遵守規(guī)則,內(nèi)在則無限豁達,這樣才可以,才有希望。
但是,我要說的是:這個佛寶只是佛的應化身,并不是佛的真身,佛的真身是法身、是報身!當然,應該是法、報、化三身具足,這個大家要明白。所以你看到什么佛了、菩薩了,那應該是誤會了。
去年有一個出家人跑到我這兒來,他說他也夜睹明星悟道了……我說:“你誤會了,不是悟道了!我們最好依教奉行,依法不依人,那樣才是安全、可靠的信仰。
2、法寶
佛陀成道之后,于鹿野苑宣說的四圣諦、十二因緣、三法印為最初的法寶。
四圣諦,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嘀B,說明人生是苦;集諦,說明人生苦的原因;滅諦,說明怎么去消滅痛苦;道諦,說明人要修道才能消滅苦,這就是四圣諦。
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有流轉(zhuǎn)門和還滅門,順著輪回,若逆回來就解脫自在。流轉(zhuǎn)門: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還滅門:即“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
三法印是: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凡符合此三原則的,便是佛教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為證明,故名“法印”。三法印就是印證佛教的標準,他是不是佛教的,用三法印來一印就知道了。
所有的佛法都要符合無常、無我、解脫三法印,不符合的不是正法?,F(xiàn)實中的佛教,往往充斥著名實不相符合……方便往往是借口,而沒有根本,且作怪的更熱鬧。所以,如果不符合三法印,怎么能是佛法呢?有人學鬼,那我們就叫它鬼法;有人學仙,叫仙法;有人學道,叫道法;有人學佛,叫佛法。我告訴你,法是不一樣的,貓有貓道,狗有狗道,佛有佛道,各行其道。所以大家要明白,要名實相副才可以。
3、僧寶
佛陀所度化的阿若憍陳如等五位大阿羅漢為最初的僧寶。
佛:釋迦牟尼;法:四圣諦、十二因緣、三法印,以及三藏十二部一切經(jīng)典,我們在受三皈依的時候,也是這么承諾的;僧:五比丘。想想看,三寶具足,人間始有正法存在。
那么,今天你說有佛、有法、沒有僧,然后你就冒充僧人,那不是瞎胡鬧嗎?憑什么?要遵守規(guī)則,佛法的規(guī)則就是這樣,你憑什么給改了?改的理由是什么?借教斂財!喧賓奪主!別有用心!大家要清楚,我們有責任,有壓力,也要有擔當。如果沒有責任,有壓力,就要有麻煩!因為口是心非,將自欺欺人,后患無窮!
如果沒有最初的三寶,就不會有我們現(xiàn)在的三寶。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是不即不離,中道圓融,缺一不可。
文章來源:哈爾濱極樂寺
歡迎關(guān)注鳳凰網(wǎng)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