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主題為“做一天馬可·波羅:發(fā)現(xiàn)絲綢之路的智慧”展覽1月2日在中國科技館開幕,展覽免費對公眾開放,將持續(xù)展出至今年5月5日。
本次展覽以第一人稱視角代入的方式,使觀眾化身古代絲路旅行家和商人,切身感受沿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傳播的古代科技與物質文化,體會古代絲綢之路在實現(xiàn)沿線地區(qū)互聯(lián)互通,經濟繁榮、貿易互補、民心相通等方面發(fā)揮的作用。
“做一天馬可·波羅:發(fā)現(xiàn)絲綢之路的智慧”展覽包括序廳和“帶什么商品去中國”“驛站與驛道”“漫游古代中國”“海上歷險”“世界在變”等展區(qū)。其中,序廳展示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700多年前從家鄉(xiāng)“水城”威尼斯踏上前往神秘東方的漫漫長路?!皫裁瓷唐啡ブ袊闭箙^(qū)里,觀眾可扮演古代絲路客商,流連于歐洲和西亞集市,了解當地特有的商品及加工工藝、使用方法等。“驛站與驛道”展區(qū)中,觀眾可全面了解與絲路商旅朝夕相伴的道路、馬具、水源、食物、坐具、樂器等物品及其蘊含的科技原理,并了解這些事物沿絲路的傳播與演變。
在“漫游古代中國”展區(qū),觀眾可詳細了解絲綢、陶瓷、紙與印刷術的科技原理、工藝流程、傳播過程和國際影響,還可親身體驗紡織、手工造紙、拓印和木板水印等中國傳統(tǒng)技藝。在“海上歷險”展區(qū),觀眾將乘海船從古代泉州港出發(fā),可了解中外海船形制、建造方法,船帆船舵工作原理,天文、地磁、地標等導航方式及測時、測深、測速等測量方法。在“世界在變”展區(qū),觀眾在此跨越時空,可直觀感受到“互學互鑒”的絲綢之路精神。
據了解,與實體展覽同步,“做一天馬可·波羅:發(fā)現(xiàn)絲綢之路的智慧”還推出“永不落幕”的網上展覽,觀眾可通過中國數字科技館的線上展覽及微信語音講解,全天候參觀展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