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居民膳食指南 》第三個條目建議“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制品”,把大豆列入到我國居民每天的食譜里,并著重提示_我國城鄉(xiāng)居民都“應適當多吃大豆及其制品” 。
大豆營養(yǎng)成分豐富
大豆含豐富的優(yōu)質蛋白質、必需脂肪酸、B族維生素、維生素E和膳食纖維素等營養(yǎng)素,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異黃酮、植物固醇等多種植物化學物質。
蛋白質
大豆蛋白質含量約為35_~40_ ,是瘦豬肉(13.2_)的2倍,雞蛋(12.8_)的3倍,牛奶(3_)的12倍 ;有“植物肉”之稱。
除蛋氨酸以外,其余必需氨基酸的組成和比例與動物蛋白相似,屬于優(yōu)質蛋白質;尤其是富含谷類蛋白缺乏的賴氨酸,是與谷類蛋白質互補的天然理想食品。
脂肪酸
大豆脂肪含量約為15_~20_,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占85_,亞油酸高達50_,且消化率高。是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者的理想食物。大豆還含有較多磷脂,其中卵磷脂有良好的健腦益智等功效。
礦物質和維生素
大豆含有豐富的磷、鐵、鈣等礦物質,每100克大豆分別含有磷571毫克、鐵11毫克和鈣367毫克,明顯多于谷類。大豆中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煙酸等B族維生素含量也比谷類多數(shù)倍,并含有一定量的胡蘿卜素和豐富的維生素E。
此外,大豆還含有多種有益于人體健康的植物化學物質,如大豆皂苷、大豆異黃酮、植物固醇、大豆低聚糖等。
大豆內營養(yǎng)成分的保健作用
1.大豆皂苷
有營養(yǎng)神經(jīng)、抵抗疲勞及延緩衰老的作用。
2.大豆異黃酮
大豆異黃酮含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具有類雌激素的作用,可以補充體內雌激素濃度的下降,幫助女性度過更年期綜合征難關。
不僅如此,她還是目前補充女性雌激素、鈣、維生素等多種成分,改善女性骨質疏松癥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可有效阻止破骨細胞酸的分泌,加強骨骼營養(yǎng)的吸收,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癥。
大豆異黃酮還能改善血液中膽固醇的代謝,降低或延緩動脈粥樣硬化及老年癡呆等病癥。還能通過阻止癌細胞的“給養(yǎng)”而“餓死”癌細胞,被譽為“癌癥克星”。
3.植物膽固醇
所含植物固醇也有抑制結直腸癌的作用。
大豆制品分為非發(fā)酵制品和發(fā)酵制品
非發(fā)酵制品有豆?jié){、豆腐、豆腐干、腐竹、素雞等;發(fā)酵制品包括豆豉、豆瓣兒醬、腐乳、臭豆腐等。
豆制品發(fā)酵后蛋白質部分分解,較易消化吸收,某些營養(yǎng)素含量有所增加,如微生物在發(fā)酵過程中合成的維生素B2。
大豆發(fā)芽制成豆芽,除含有原有的營養(yǎng)成分外,還會產生較多的維生素C。而且大豆在發(fā)芽過程中,由于酶的作用,會促使更多的磷、鐵、鈣等礦物質釋放出來,增加了這些礦物質營養(yǎng)素的利用率。
大豆也含有抗營養(yǎng)因子
大豆也含有一些抗營養(yǎng)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脂肪氧化酶和植物紅細胞凝集素以及碳水化合物中的棉子糖、水蘇糖等成分。這些抗營養(yǎng)因子會抑制人體的消化作用,還可能使某些人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脹和腹瀉等胃腸道癥狀。不過,這些抗營養(yǎng)因子都是熱不穩(wěn)定的,通過加熱處理即可消除。所以,大豆及其制品須經(jīng)充分加熱煮透,使這些有害物質徹底破壞才能食用。
由此可見,大豆及其制品具有多種健康功效,是我國居民重要的優(yōu)質蛋白質的來源。
每天應該吃多少
《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具體建議我國城鄉(xiāng)居民每人每天宜平均攝入40克左右大豆或其制品。
以所提供的蛋白質計算,40克大豆分別相當于200克豆腐、100克豆腐干、30克腐竹、700克豆腐腦、800克豆?jié){。但2002年我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平均每標準人日干豆類攝入量為4.2克,豆制品攝入量為11.8克,遠低于《平衡膳食寶塔》的建議攝入量。
豆制品雖好,這些人不宜吃
已經(jīng)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宜少吃或不吃大豆制品。例如,豆類含嘌呤較多,痛風患者急性期要禁食,緩解期也要限食;腎炎、腎功能衰竭或腎臟透析患者需要低蛋白膳食,宜禁食豆類;豆類中的草酸可與腎臟中的鈣結合成結石,腎結石患者也不宜食用 。
(文/宋奇思 副主任醫(yī)師)
版權所有,未經(jīng)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公眾號《家庭醫(yī)學》,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