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媽媽說想看關于熱性驚厥的科普。
對于家長們的留言,我一向是有求必應的。
再加上熱性驚厥是學齡前兒童的常見急癥,家長們非常有必要了解熱性驚厥的相關知識,所以,今天就給大家解解惑,也算是給留言的家長吃顆定心丸。
01熱性驚厥是怎么回事?
說起熱性驚厥,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她是孩子發(fā)熱時,突然發(fā)作的一種全身性或局部性肌群強制性、陣攣性的抽搐,在民間被常常被稱為“抽風”“抽筋”“燒抽了”。
目前普遍認為熱性驚厥與嬰幼兒大腦皮質功能發(fā)育不完善以及遺傳因素有關,通常6個月~5歲的孩子較為高發(fā)。
熱性驚厥為分單純性和復雜性兩種不同類型,平時見得比較多的是單純性熱性驚厥,占比為80_~85_(下面說的都是單純性熱性驚厥),其典型表現為_
四肢抽動、肌肉僵硬意識喪失(叫名字無反應)口周或面部青紫雙眼上翻無神或不規(guī)則轉動牙關緊閉嚴重時口吐白沫雖然熱性驚厥的癥狀看起來很嚇人,但預后效果很好,家長們大可放心。
02熱性驚厥5步應對法
當孩子出現熱性驚厥,尤其是第一次發(fā)作時,家長們往往會嚇得不知所措。實際上,單純性熱性驚厥發(fā)作的時間通常不會超過1分鐘。
大家保持冷靜,按照下面的步驟處理,一般不會有太大問題。
第一步_確保周圍環(huán)境安全
移開周圍的椅子、桌子以及其他尖銳物品,以免造成二次傷害。但除非環(huán)境特別危險,不要輕易移動孩子,就讓他待在原地就好。
第二步_解開孩子衣領
這樣能保證孩子的呼吸通暢,也可以起到一點散熱降溫的作用。
第三步_保持側臥
驚厥發(fā)作時,孩子口腔內會可能會有分泌物或嘔吐物,側臥可以避免分泌物或嘔吐物被誤吸入器官,導致窒息。
第四步_清理口腔
如果孩子嘴里有東西,比如沒嚼碎的食物等,不要生拉硬拽,盡量溫柔地取出來。
第五步_就醫(yī)檢查
等孩子驚厥停止后,立即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
如果孩子驚厥發(fā)作了5分鐘都沒有停止,發(fā)作結束后依舊意識不清,或者24小時之內反復發(fā)作,要及時撥打120。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驚厥發(fā)作時,錯誤的處理方式很可能會威脅到孩子的生命。
掐人中、嘴里塞東西、摳喉嚨這些方法是不對的,千萬不要用。
之前就有新聞報道,一名2歲男孩熱性驚厥發(fā)作,爸爸慌亂中伸手去掏孩子的喉嚨,最后導致孩子窒息身亡。
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很多,我不忍心再放了,希望家長們都能用正確的方法應對熱性驚厥避免悲劇再次發(fā)生。
03熱性驚厥會燒壞孩子大腦嗎?
這一點大可放心!
短暫的、單純的由發(fā)熱引起的熱性驚厥對大腦并沒有明顯損害。不過,還是建議大家?guī)Ш⒆涌纯瘁t(yī)生。
那為什么有些孩子發(fā)燒后就變傻了呢?
這是因為病原體直接侵入大腦,使大腦受損,比如導致腦膜炎、顱內出血、腦腫瘤等。
在大腦受損后,體溫調節(jié)中樞也就失去了指揮官,就會亂調溫度,不僅出現42℃的高溫,還可能出現34℃的低溫。
04犯過一次,還會復發(fā)嗎?
分情況。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小兒熱性驚厥復發(fā)率為30_~40_,而首次發(fā)作年齡?。ㄐ∮?5個月)是熱性驚厥復發(fā)的主要危險因素。
如果還伴有以下危險因素,復發(fā)的幾率會更大_
經?;及l(fā)燒性疾病起始發(fā)作時伴隨低熱癥狀一級親屬(父母、子女以及同父母兄弟姐妹)中有熱性驚厥病史一級親屬中有癲癇病史具備上述1~2項風險因素,復發(fā)率為25~50_;具備3項及以上風險因素,復發(fā)率為50~100_;如果沒有上述風險因素,復發(fā)率約為10_。
05有沒有什么方法,能避免復發(fā)?
孩子只要發(fā)作過一次熱性驚厥,家長們肯定不想讓孩子再次受罪,都迫切想知道有沒有行之有效的防止復發(fā)的方法。
實際上,目前并沒有什么方法能有效預防熱性驚厥復發(fā)。
因為沒有證據證明,物理降溫能夠預防熱性驚厥復發(fā);同樣,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也不能很好地預防熱性驚厥。
不過,有熱性驚厥史的孩子,需要嚴格控制體溫,如果體溫超過了38℃,還是建議及時服用退燒藥。
熱性驚厥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通常預后良好,不會孩子的心理、生長和發(fā)育等造成顯著影響,家長們無需過度擔心。
最后,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長大,希望所有的驚慌失措,所有的意外,最后都是有驚無險。
當最緊張害怕的時候過去時,抱抱孩子,也請抱抱你們自己,謝謝自己,用正確的方式守護了孩子。
參考文獻_
[1]張才軍,黃志.兒童熱性驚厥診治策略研究進展[J].兒科藥學雜志,2018,24(12):50-53.
[2] 李寧,陳言釗,周克英.兒童熱性驚厥臨床特征及其變化趨勢[J].我國當代兒科雜志,2015,17(02):176-179.
[3]蔣潁,李國斌,趙莉萍,王建軍.兒童熱性驚厥的治療進展及預后[J].海南醫(yī)學,2021,30(05):655-658.
[4]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神經學組.熱性驚厥診斷治療與管理專家共識(2016)[J].中華兒科雜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