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究竟多少斤算胖?
這可以說是二十一世紀第一大未解之謎。這道“送命題”一出,不知送走了多少直男,就連名人也不能幸免……
楊洋_165cm的話,100斤以上就算胖了。
井柏然表示_160cm,90斤屬于微胖(Are You Serious???)
不得不說,大家對女生身材的要求真的非常嚴格_
看起來非常勻稱的李斯丹妮,曾被岳云鵬調(diào)侃腿粗。
身高166cm,體重51.2kg的程瀟,會被網(wǎng)友評價“壯”、“胖”、“腿粗”。
作為女生,不禁要哀嚎_到底滿足什么標準,才能算“瘦”???!
體重、BMI、體脂率,到底看哪個?
2015年,國家衛(wèi)健委公布的《我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全國成年女性的平均身高為155.8cm,平均體重為57.3kg。
國家衛(wèi)健委
照這個標準來看,很多成天嚷嚷著要減肥的女生,體重遠遠在平均線以下呢。
但撇開身高談體重,和拋開劑量談毒性一樣,都是耍流氓!
讓一個160cm的女生和170cm的女生比體重,無論怎樣都是不公平的。
于是科學家們研究出了一個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可以從更科學的角度分析胖瘦,也就是廣為人知的BMI指數(shù)。
BMI指數(shù)_體重(kg)?身高(m)的平方。根據(jù)我國2013年發(fā)布的《成人體重判定》,對于一個普通成年人來說,當BMI≥24時屬于超重,如果BMI≥28,才算是醫(yī)學意義上的肥胖。
國家衛(wèi)健委《成人體重分類》
比如,一個身高165cm,體重55kg的女生,可能會被看做是“微胖”,但她的BMI指數(shù)其實只有20.2,屬于非常標準的水平。
只有當體重達到了65.3kg時,她才算是剛剛有些超重。
而如果按照“好女不過百”的標準,對于一個165cm的女生來說,BMI指數(shù)只有18.3,屬于體重過低,其實是不利于健康的。
那么,我們是不是就能認為,BMI值越低就代表越“瘦”?
并不完全是,BMI指數(shù)其實只考慮了身高和體重這兩個指標。
但相信很多小仙女都曾有過這樣的疑惑_同樣的身高、體重,為啥我看起來就比別人胖?
這就需要評價胖瘦的另一個重要指標_體脂率,也就是人體內(nèi)脂肪重量占身體總重量的百分比。
人的體重主要由骨骼、水、肌肉、脂肪這四大部分構(gòu)成。
骨骼的重量是由先天基因決定的。
水的重量變化幅度很大,多喝了些水、上了個廁所、身體輕微水腫等等,都會影響到體重,但在視覺上影響不大。
脂肪和肌肉的比例,才是讓一個人“顯胖”或“顯瘦”的主要原因。
因為脂肪的密度要遠遠小于肌肉,同等重量的脂肪和肌肉擺在一起,脂肪的體積要大得多。
也就是說,兩個體重一樣的人,體脂率更高的那個,看上去肯定會更胖。
而且由于排卵、生育等生理原因,女性的體脂率往往要比男性高一些。
根據(jù)外國運動委員會給出的體脂參考范圍,男性和女性的健康體脂率分別是14_~17_、21_~24_。當男性體脂率≥25_,女性體脂率≥32_時,就可以被視作肥胖了。
當然,體脂率也不是越低越好。比如,當女性的體脂率低于17_時,可能影響到正常的排卵,大姨媽會“出走”。
講到這里,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所謂的“胖”、“瘦”并不是由某個單一維度決定的,而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正常范圍內(nèi)的BMI指數(shù)+較低的體脂率,就會呈現(xiàn)出緊致的線條感,是最為理想的身材狀態(tài)。
腿多長才算“大長腿”?
除了體重、BMI、體脂率,比例也往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身材。
在各種數(shù)據(jù)相似的情況下,如果比例更符合人的審美,也會顯得更加苗條。
常用的比例指標有人體美學、頭身比例、腰臀比、腕線過襠等等。
人體美學,就是我們?nèi)粘Kf的“人體黃金分割比例”_1比0.618。
古希臘和西方古典藝術(shù)流派的許多人像作品,比如《斷臂維納斯》、《沒有割包皮的大衛(wèi)》都采用這一原理進行創(chuàng)作。
具體來說,如果一個人的腿長和身高的比值在0.618左右時,便會顯得身材動人。
這里的腿長,指的是從腳底到肚臍的距離,小伙伴們可以拿出量尺測量一下。
頭身比例,則是指頭長和身長的比例。
所謂的“九頭身”說的就是這個指標。但實際上,這種比例并不適合衡量身材。
因為絕大多數(shù)人都無法達到這一指標。
歷史上極少數(shù)能夠達到九頭身的人之一,叫做羅伯特·潘興·瓦德羅,也被稱為“奧爾頓巨人”。
身患巨人癥的他,身高達到了恐怖的277厘米。
動物界中倒是有一種完美符合“九頭身”的種類,叫做藪(sou)貓。然鵝,這家伙的長相是醬嬸兒的。
以及,醬嬸兒的(Emmmm……)
所以,即使真的要通過頭身比來衡量身材,大概7~7.5頭身左右,便已經(jīng)是極為不錯的身形了。
比如志玲姐姐,身高173cm的她,頭身比就接近7.5。
王菲、楊冪、迪麗熱巴等女名人,也大概是“7頭身”。
歐美女名人的頭身比也差不多。
比如,維密超模Kendall Jenner,就是在7頭身左右。
再高挑一些的,像超模KarlieKloss,頭身比甚至能接近8。
除了以上兩個比例,腰臀比也是衡量身材常用的指標,指的是腰圍和臀圍間的比例
她最能體現(xiàn)身材的“凹凸有致”。
一般認為,女生的腰臀比在0.7左右,便是最佳身材范疇。
曾經(jīng)的性感尤物瑪麗蓮夢露,就是典型代表。
但我國人的審美會更加挑剔,女生的腰臀比在0.6左右才稱得上“最美”。
而超過0.8,就需要小心,有可能是肥胖的象征。如果腰臀比接近1……Emmm……
那就是可愛的哆啦A夢啦!
不過,一味追求較小的腰臀比,似乎也會喪失一定的美感。
比如,金卡戴珊。
而且,由于每個人的骨盆大小和骨骼狀況不同,如果一個人先天骨盆大,或者身高過高、過矮,也并不適宜用腰臀比衡量身材。
最后是腕線過襠。
這一概念來源于體操運動。體操運動員的選拔需要滿足手腕超過襠部的需求,這樣能夠證明一個人軀干較短,腿部較長。
所以,簡單粗暴點兒來說,是不是“大長腿”,就看能不能腕線過襠。
在維密秀場上,大多數(shù)模特,都滿足過襠或者齊襠這一標準。
國內(nèi)腿長的名人如迪麗熱巴、古力娜扎等,也都滿足這一標準。
正確心態(tài)看待身材
看到這里,是不是有立刻起身去健身房的沖動了?
其實以上這些科普,并不是要大家根據(jù)各項數(shù)據(jù),追求極致的完美身材,而是想讓更多人,用正確、科學的心態(tài)看待身材。
美學家舒斯特曼就曾提出“身體美學”的概念_
所謂身體的美,是人自己了解身體情況,并通過各種身體訓練方法,讓身心更加健康,生活更加愉悅。
而不是用盡從物質(zhì)到技術(shù)的一切手段,塑造一個“看上去很美”的身體。
女孩子的美麗,并不能用簡單的數(shù)字衡量。
無需一味追求體重上的數(shù)字,不必為了小數(shù)點的波動而焦慮。
在健康的前提下,找到適合自己的狀態(tài),才是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