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俗話說:“一孕傻三年”。
對于孕媽來說,寶寶的到來就宣告了孕媽“智力程度”的下降,或許是出于對寶寶的擔心,又或者是真的智力“受影響”,寶媽在寶寶出生后,總是喜歡打著為寶寶的旗號給寶寶買很多看似有用,其實是“智商稅”的東西。
就拿豆媽來說,在毛豆剛出生的一段時間,購物幾乎成為豆媽的唯一興趣,總是囤積一大批昂貴但無用的母嬰產品。
回想起來,滿眼的血淚,更是妥妥的“智商稅”。
自從寶寶出生以來,我交過的“智商稅”大盤點:快看看你踩坑了沒
作為一名合格的媽媽,懷孕后,勢必要面對網絡中魚龍混雜的信息,以及親朋好友種種善意的分享。其中,不乏一些看似必須入手的育兒物品和神乎其神的育兒方法。
但許多商家,卻利用了媽媽因育兒而產生的焦慮和恐懼等心理,其最終目標,只是我們的錢袋子。話不多說,盤點一下,那些年,我曾經交過的“智商稅”。
● 智商稅之:祛除妊娠紋的產品
對于寶媽來說,寶寶的皮膚有多光滑,在看到自己妊娠紋時就有多煩惱。
如何恢復曾經光潔平坦的腹部,成為許多產后媽媽的心病,想變美的心理作用下,目光自然瞄準了可以消除妊娠痕跡的產品。
然而,目前市面所銷售的消除妊娠紋商品,其有效性均未被證明,也就是說,它們更多的是商業(yè)噱頭。
對于已經長了妊娠紋的媽媽,無論是祛疤產品或是價格不菲的橄欖油,可可油,對妊娠紋的去除效果,微乎其微。
想要根除妊娠紋很困難,只能做到盡量淡化,不要讓可惡的奸商鉆了我們愛美的空子。
● 智商稅之嬰兒學步車
學步車,看似是輔助寶寶走路的“神器”,實則為妥妥的“深坑”。
理論來講,學步車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幫助寶寶學習走路并保護其安全。
但越來越多的調查研究顯示,學步車,非但不能幫助孩子學習走路,反而對其發(fā)育造成一定不良影響,甚至帶來危險。
學步階段,寶寶摔跤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孩子們也是在一次次的摔倒和爬起中得到了鍛煉,并逐步掌握走路的要領。
雖然學步車的介入,可以幫助孩子少摔跤,但也變相剝奪了孩子自主學習的機會,這對寶寶的運動和平衡功能發(fā)展極其不利。
● 智商稅之寶寶輔食機
寶寶4~6個月,便開始添加輔食。輔食機因此受到了更多關注,其實,它就是一個集攪拌、蒸制于一體的食物料理機。
一般來說,國產機價位在300~500元,而進口機型價位最高可達2000元左右。
雖說選擇輔食機能減輕寶媽的壓力,可寶寶吃泥狀輔食的時間畢竟有限,一旦過了那半個月,這個輔食機就徹底失去了作用。
一般情況下,從寶寶8--9個月左右便可以開始嘗試小塊食物了,可寶寶斷奶的時間一般都在6~7個月,也就會說輔食機只能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對于家長來說實在是意義不大。
相比之下,家長如果選擇價位在十幾元廚房小工具,無論是叉子或者勺子,它們都可以有效地把食物搗成泥。
價格便宜使用周期長,怎么看都比輔食機更劃算。
智商稅之:各種兒童專用食品
隨著寶寶越長越大,做出美味可口,營養(yǎng)全面的菜肴,便成為媽媽們新的奮斗目標。與此同時,營養(yǎng)豐富,為寶寶量身打造的兒童食品,理所當然升級為許多寶媽的“新寵”。
然而,所謂更健康的兒童食品,并沒有宣傳得那么好。
就拿胚芽米來說,廠家一般都會這么介紹:
胚芽米,營養(yǎng)更全面,它需要特殊的機器才能夠生產,并有著更為豐富的維生素,為了孩子健康,媽媽值得一試。
其實,無論是糙米、胚芽米還是精白米,總體說來,主要營養(yǎng)就是碳水化合物,如果寶寶不挑食,大米中微末的營養(yǎng)差異,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與其多花幾倍的錢給寶寶買更貴的米,不如把這些錢投資在營養(yǎng)價值更高的食品上。
育兒寄語
不光如此,超市中的兒童干酪,兒童餅干,兒童榨菜,兒童肉松,兒童醬油等食物,都是常見的“智商稅”,能避則避。
其實,換個角度思考,諸多看似不實用的母嬰用品,正是媽媽對孩子愛的體現(xiàn)。
當然全心全意愛寶寶的同時,寶媽也要擦亮眼睛,不要在消費主義的洪流中迷失方向,選擇自己和寶寶真正需要的物品,才是王道。
ps:本文圖片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