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秦說漢(464)秦始皇到底是不是私生子?長期以來史學(xué)家爭論不休,真相細思極恐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私生子,雖然正史上已經(jīng)蓋棺定論,但史學(xué)家們?nèi)匀辉跔幷摬恍?。秦始皇大手筆地結(jié)束了春秋戰(zhàn)國數(shù)百年以來的戰(zhàn)火紛亂,締造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quán)國家,其出生血脈是否正統(tǒng),關(guān)乎著無數(shù)中國人的顏面。因此,從感情上人們更愿意相信秦始皇是嬴姓子孫正統(tǒng)血脈之說。但是,歷史是歷史上客觀存在的,誰也不能以個人好惡來篡改歷史。
支持秦始皇不是私生子的人認(rèn)為,非嬴姓不可能被立為嫡,對于非王宮出生的子嗣,王宮有嚴(yán)格的檢驗程序。所以,嬴政被立為國君,一定是血脈正統(tǒng)。而且,嬴政(秦始皇)若是私生子,秦莊襄王絕不甘心戴綠帽子,更不可能立他為王位繼承人。還有人搬出《史記.秦始皇本紀(jì)》中的一句:“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zhì)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因此斷定,司馬遷對于秦始皇是私生子一說同樣前后矛盾,秦始皇不可能是私生子。
但支持秦始皇是私生子一說的則直接引用了《史記.呂不韋列傳》中的一句話:“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yè)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绷硪晃皇穼W(xué)家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也佐證了這個說法:“呂不韋娶邯鄲姬絕美者與居,知其有娠,異人從不韋飲,見而請之,不韋佯怒,既而獻之,孕期年而生子政,異人遂以為夫人。”史記與資治通鑒被稱為史學(xué)雙壁,在史學(xué)界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因此,嬴政私生子的說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相信。
從正史上來看,司馬遷與司馬光都是支持秦始皇非嬴姓正統(tǒng)血脈說法的,前面《史記.秦始皇本紀(jì)》中提到的“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只是一種官方公開的說法,我們不能僅憑這句話就可以斷定秦始皇的身世。按戰(zhàn)國時期的慣例,一個大家庭里,只要被立為嫡子,就可以成為這個大家庭的接班人,繼承大家庭里大部分財產(chǎn),被立為嫡子的人可以是大兒子,小兒子,妾室之子,或者是過繼過來的兒子。君王的家庭里也一樣,被立為嫡子的,理論上就成為了儲君。雖然自古就有立長為嫡的說法,但事實上也有很多嫡子并非長子的案例。秦莊襄王就是被過繼給華陽夫人,所以被立為嫡子,繼承了王位。
異人(秦莊襄王)是安國君(秦孝文王)與夏姬之子,異人出生之后,夏姬并不受寵,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異人還是排行在二十多個兒子里居于中間的一位,按長幼排序與生母受寵的程度,異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成為嫡子。因此,異人稍稍長大之后,就被派往趙國充當(dāng)人質(zhì)。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是不講武德的,說翻臉就翻臉,一旦開戰(zhàn)可能就是先殺人質(zhì)。而異人被派往戰(zhàn)斗力相對強悍的趙國做人質(zhì),說白了就是沒有讓其活著回來的打算。因此,秦始皇的父親在趙國做人質(zhì)的時期,不僅是吃喝無著,而且還是把脖子別在腰帶上過日子。也就是說,異人質(zhì)趙期間,有人給他一根稻草,他都會感恩涕零,只要能讓他活下來,他什么條件都能答應(yīng)。
如果沒有碰到來邯鄲做生意的珠寶商人呂不韋,異人能不能活著回咸陽還是一個問題,更別奢望回秦國被過繼為華陽夫人當(dāng)?shù)兆恿?。呂不韋一介商人,無利不早起,敢散盡家財在異人身上投資,一定是有算得到的巨額的回報。異人一旦回到秦國當(dāng)了君王,萬一翻臉不認(rèn)人,呂不韋不僅竹籃打水一場空,還有可有小命不保。自古以來,君王為了鞏固權(quán)力,冤殺幾個人根本就不是個事。因此,呂不韋把已經(jīng)有了身孕的趙姬獻給異人,目的可能不僅僅是日后成為秦國未來的相邦,也許還有更大的欲望。送給一個有身孕的女人給異人,又何嘗不是想有更長遠的權(quán)利延續(xù)呢?
當(dāng)然也有人說,當(dāng)時趙姬只是有身孕,呂不韋又怎能知道趙姬生下來的一定是男孩呢?那時候又沒有女人為王的先例。其實呂不韋從結(jié)識異人開始,就一直是在賭。他在賭趙國不會輕易殺掉異人,在賭華陽夫人能接受異人為嫡子,也在賭異人會索要趙姬,更在賭趙姬所懷的身孕是男孩。事實上,這些概率性的事情,也被呂不韋一一賭對了。反過來說,如果當(dāng)時趙姬生下的不是男孩,相信呂不韋也一定有其他的應(yīng)對之法。或者退一步講,呂不韋最初幫助異人,只是想在秦國得到一官半職,但后來趙姬生下男孩之后,他的想法就改變了,他更想成為君父。這個想法會不會與異人不謀而合呢?難道異人真的心甘情愿戴綠帽子?
前面說過,異人若得不到呂不韋的幫助,他根本就沒有能力與秦國牽上線,而且在趙國為質(zhì)時的性命朝不保夕,日子都難以為繼,身邊就更不會有女人陪伴了。異人得到呂不韋的資助之后,生活寬裕起來,飽暖思淫欲,就看上了呂不韋的女人,因此也跳進了呂不韋挖的一個坑,把一個已經(jīng)有了呂不韋血脈的趙姬帶回家過起了小日子,然后生下了嬴政(秦始皇之父)。劇情發(fā)展到了這時,異人仍在趙國,華陽夫人還沒有答應(yīng)立異人為嫡子,也就是說這時的異人除了生活條件得到暫時的改善之外,朝不保夕的質(zhì)子命運并未改變,為了保命,戴頂綠帽子又算得了什么呢?也就是說秦莊襄王,不僅知道嬴政真正的生父,同時還利用了嬴政的身世與呂不韋達成了對雙方最有利的秘密協(xié)議。
呂不韋是精明的商人,善于給自己的生意上保險,更擅長捕捉任何一個讓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關(guān)鍵。秦昭襄王的嫡子是安國君(秦孝文王),安國君雖然有二十多個兒子,但他最寵愛的卻是華陽夫人,可偏偏華陽夫人沒有子嗣,沒有子嗣就保障不了日后的榮華富貴,因此華陽夫人能接受一個繼子的需求很合理,可遠在趙國的異人未必就是華陽夫人的首選。但是,呂不韋大把的金銀與珍奇起到了作用。同時,異人更加明白,對于華陽夫人這個權(quán)力欲的女人來講,她需要的是更長久的權(quán)力掌控,嬴政是異人爭取成為華陽夫人嫡子的最好籌碼。異人為了上位,連名字都改為子楚了,都把生母放一邊了,認(rèn)個私生子當(dāng)?shù)兆訅焊筒皇莻€事。這何嘗不是符合華陽夫人與呂不韋的利益,也符合異人自己的利益呢?
事實證明,在呂不韋散盡家財,不遺余力地運作之下,異人成功地在秦趙交戰(zhàn)之時從趙國逃出,異人回到咸陽,甚至沒有與生母夏姬見面,直接拜見華陽夫人,并改名為子楚(華陽夫人為楚國人),被華陽夫人認(rèn)為嫡子。三年之后正式頂替了其父安國君(秦孝文王)的職務(wù),成為了秦莊襄王,繼位之時立即從趙國迎回了趙姬與嬴政。
很玩味的是,異人回秦國的三年之內(nèi),也有了成蛟等子嗣,如果嬴政真的非異人所生,異人即王位后,為何仍然會立嬴政為嫡子呢?回味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異人回到秦國后的三年內(nèi),雖然被過繼為華陽夫人的子嗣,也被安國君立為嫡子,但嫡子在未繼王位之前仍然啥也不是,安國君還有二十幾個生龍活虎的兒子,其中的關(guān)系錯綜復(fù)雜,變數(shù)很大。而在這個時期,異人最信賴的,仍然只有家底厚實的呂不韋,如果在這個時候改變主意立其他人為嫡子,自己被廢掉也是有可能的。三年之后,秦昭襄王兩腳一蹬駕鶴西去,安國君也繼位為王,很玩味的是秦孝文王(安國君)在位三天就掛了,已經(jīng)更名為子楚的異人順利繼位為秦莊襄王,這里面真正起到作用最大的還是呂不韋。
秦莊襄王即位后,能不能改變嫡子人選呢?從感情上,從理論上都可以改變,但事實上行不通。同樣一個道理,秦莊襄王雖然在眾多兄弟中脫穎而出,事實上位置并不牢靠,畢竟他真正在秦國經(jīng)營只有三年,這三年之內(nèi)無法培養(yǎng)根深蒂固的人脈關(guān)系,王宮之內(nèi)沒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嫡系,因此,他必須將對他幫助最大的呂不韋安排一個最有實權(quán)的位置—丞相。而呂不韋取得實權(quán)之后,像做生意一樣把秦國經(jīng)營得有聲有色,把軍政大權(quán)更加牢牢控制在手。這個時候秦莊襄王再想要更改嫡子,估計卻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是有心無力了。
更玩味的是秦莊襄王在位三年也駕鶴離去,秦莊襄王閉眼之時,他的二十多個兄弟還虎視眈眈地健在呀,私生子名義上也是自己的兒子,總不能自家皇權(quán)傍落。讓嬴政繼位為王,呂不韋能死心踏地地幫嬴政,改立的話不光是名聲不好聽,更重要的是不一定能成功。因此,秦莊襄王至死也沒有改變立私生子為儲君的念頭,事實上嬴政成為秦國的老大之后,很快將秦國的事業(yè)發(fā)揚光大,統(tǒng)一了中原,秦莊襄王的這個決策沒有毛病。
秦莊襄王閉眼之際,加封呂不韋為相邦(在當(dāng)時相邦比丞相的級別要高),趙姬掌管王印玉璽,等于是秦王政即位之初,王權(quán)完全落到了呂不韋與趙姬手里,真正的集軍政大權(quán)于一家。秦莊襄王的權(quán)力分配本身沒有問題,而且秦國在呂不韋的打理下國政十分昌盛。但后來出現(xiàn)的問題是呂不韋對權(quán)力產(chǎn)生了迷戀,到了約定的時間仍不愿還權(quán)于嬴政,而趙姬又不甘寂寞,與呂不韋舊情復(fù)燃之后又迷戀起男性特征特別明顯的嫪毐,還又生了兩個私生子,搞得嬴政是私生子的傳聞人盡皆知,讓他很沒有面子。特別是嫪毐為爭權(quán),還起兵謀反,欲刺殺嬴政而改立他與趙姬的私生子為王,這觸動了嬴政的底線。
于是,隱忍多年的嬴政在繼王位后立即爆發(fā)了。首先,他在行冠禮的同時派昌平君(屬于華陽夫人楚系勢力)平定了嫪毐的叛亂,將嫪毐五馬分尸,將嫪毐與趙姬的兩個私生子裝進布袋活活摔死,手段不可謂不殘忍。隨即將呂不韋削職為民,但沒有剝奪其文信侯爵位的待遇,同時也將生母趙姬幽禁于深宮。嬴政雖然是個狠人,但這個時候?qū)ψ约旱纳高€算是網(wǎng)開了一面,沒下狠手。
但隨著劇情的發(fā)展,由于呂不韋在秦國主政多年,人脈深廣,他雖削職為民且為人低調(diào),但拜訪他的人仍然絡(luò)絡(luò)不絕,大有呂不韋仍有復(fù)出的跡象。這讓嬴政沒有了安全感,于是將呂不韋貶到四川,在呂不韋前往房陵的途中,嬴政又寫了一封不到三十個字的信,殺人誅心,導(dǎo)致呂不韋飲鴆自盡,結(jié)束了榮華而又不幸的一生。
呂不韋一生投資獲利頗豐,囤積居奇用一生心血投資了君王,也收獲了位極人臣的榮華富貴,但最后卻因為親生兒子的一封信而自殺,可謂是成功,也可謂是失敗。他從一個商人搖身一變?yōu)橄喟睿蔀橐蝗酥?,萬人之上的權(quán)臣,在這個階段,毫無疑問這個投資是成功了。哪怕是后來被削職為民,仍食邑洛陽十萬戶,這種待遇也是無人左右了。奈何權(quán)力是魔鬼讓人迷失了本性,親兒子為了權(quán)力的鞏固,連親生父親也不放心,當(dāng)呂不韋看透一切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活著已經(jīng)毫無意義了,于是自殺了,以成全兒子。
其實呂不韋成為相邦之后,在嬴政沒有行冠禮之前,是有能力廢王另立的,甚至可以自立為王,歷史上田氏代齊等類似的事情也是發(fā)生過,但呂不韋沒有這樣做,一來風(fēng)險太大,二來犯不上跟自己親兒子爭權(quán)壓力。而且嬴政雖然內(nèi)心十分恨呂不韋,卻也沒有直接下令殺死呂不韋,畢竟血濃于水,就像他恨趙姬將其幽禁于雍城,但終也是沒殺趙姬,還將其接回了咸陽甘泉宮,這個親生母親,可是伙同情夫要謀殺他的人呀。所以說,呂不韋的自殺,說明了他對自己親生兒子的無情而絕望,而呂不韋為了扶持自己的兒子繼位為秦國的王,煞費苦心,工于心計,讓人細思極恐。
202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