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寶寶出牙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有的寶寶出牙快,有的寶寶出牙慢,這都是跟自身的生長發(fā)育相關的。
正常來說寶寶六個月就會萌出第一顆牙,到兩歲半基本上所有的乳牙都會長出來。
但有些長牙快的,五個多月就長出來了,長得慢得到三歲,牙才慢慢全部長全,所以父母不需要太焦慮。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符合孩子成長的發(fā)展指標,那怎么可以幫助寶寶更順利萌出牙齒呢?
父母日常生活可以這樣做!
一、注重口腔牙床清潔
寶寶從出生開始,我們就應該使用嬰兒專用的口腔清潔器或者無菌紗布進行口腔的清潔。
等寶寶大一點,差不多六個月左右就可以用指套牙刷,每天早晚清潔一次,幫助寶寶清潔口腔。
刷牙同時還能對牙床進行刺激,保持口腔健康能幫助牙齒順利萌出,緩解寶寶出牙不適。
二、選擇合適的磨牙棒
寶寶出牙是需要不斷刺激的,而且要出牙的寶寶會出現口欲期,需要通過不斷的啃咬來緩解牙齦的不適,那選擇合適的磨牙棒就顯得非常重要。
選擇寶寶的磨牙棒要從軟到硬,一開始給寶貝軟硅膠,等孩子需要啃咬強度大了再選擇硬一點的硅膠。
寶寶會在軟硬的適應中去刺激牙床,強健牙床,還能提高咀嚼能力。
三、輔食添加要循序漸進
很多父母對于寶寶出牙慢非常著急,當問到他們輔食添加情況時,就會發(fā)現長牙慢的寶寶,即使到一歲輔食添加通常停留在吃糊糊的階段!
正常來說,寶寶添加輔食是需要循序漸進地改變輔食的性狀的:
為什么輔食添加要循序漸進呢?是因為孩子的牙齦會因為食物的形狀而產生刺激和變化,等變化和刺激足夠多了,牙齒就會萌發(fā)出來。通過輔食的變化和咀嚼以刺激牙齒萌發(fā),當寶寶吃到塊狀食物時,牙齦會得到萌牙的信號,所以輔食添加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要停止不前。
四、多曬太陽,多運動
每次去兒保,醫(yī)生都會問寶寶曬太陽多不多,戶外活動時間多長,這就說明孩子多曬太陽其實是非常有益,每天保持至少一個小時的戶外時間能幫助寶寶促進鈣的吸收,幫助孩子長牙。
孩子萌牙是孩子成長階段里驚喜的一環(huán),很多父母一早就期待孩子長出大白牙,卻遲遲等不來。
如果家長能堅持去做以上幾點,等待牙仙子的時間一定會短很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