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人殘了一條腿,雙手也不完整,已經(jīng)八十多了,還得靠種地養(yǎng)活自己。
一切都要從他12歲那年說起,當年老柱患上麻風病,顴骨高聳 ,下頜腫脹, 就連手指也開始變形,家人嫌棄, 村民避之不及,17歲更是被驅(qū)趕到無人山溝,這一住就是幾十年,盡管現(xiàn)在他已痊愈,卻不愿再與人接觸。
如今老柱一把年紀還得扛著鋤頭翻地,不料 ,鋤頭不小心飛到田坎下,他只能爬下去撿,地還沒翻好 ,就弄了一身泥,老柱眼神漠然, 看不出有絲毫憤怒,顯然這樣的狀況已發(fā)生過無數(shù)次,一條臟得看不出顏色的毛巾,浸濕后簡單擦拭兩下 ,就當清潔了。
到了飯點,老柱翻出一塊石板拂去灰塵,借著斷指之間殘留的骨骼卡住菜刀,一刀一刀地切下去,廚房還是老式灶臺,燒火 ,洗鍋, 做飯,整個過程安靜且順暢,老柱抱著飯碗坐在門口,對著陽光, 一勺一勺慢慢吃著,盡管沒有一點油水,野貓還是被香味吸引過來,湊到他跟前小心翼翼地試探著,得到一勺飯后 ,便聚在一起歡樂的吃起來,而這位老人則抬起頭,望著遠處的天空不知在想些什么。
老柱并不是個例,年過花甲的阿嬌也有一段心酸事,15歲患上麻風病,好不容易治愈 ,回村卻遭到歧視,丈夫與她離婚, 一兒一女關系也不甚親近,她想回麻風院居住同樣被拒,無奈之下,阿嬌只能找了兩條船和朋友一起生活,這位老人同樣不幸,因為這場病 ,大好前途沒了,回家后還發(fā)現(xiàn)房子被人燒了。
提起這些事 兩人已然認命,“別人怕我們,又能有什么辦法?!痹卺t(yī)療不發(fā)達的過去,患上麻風病就是生不如此,雖然病魔已被現(xiàn)代醫(yī)學攻破,可這些患者卻成了被時代遺棄的的人,除開這些四處散落的“隱居者”外,還有許多遺留下來的麻風病村,住著許多手腳殘疾有孤老無依的人。
政府提供的補貼,每人每月60元錢 ,30斤大米, 20斤豬肉,還有志愿者不定時義診慰問,但對患者們來說,年輕一點還能靠種地和勞動照顧自己的生活,年紀大了 ,就是能守著這點補貼艱難度日,老人們一人一間屋子 ,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雖然不缺什么, 但總覺得日子沒有盼頭,大多數(shù)人, 在門口一坐就是一整天。
雙腿殘疾的想走動,就只能靠著手臂支撐和兩條長凳行動,從院子到屋里,每移動一步都是艱難的,隔壁屋的老太太手腳盡失,坐在地上, 費力地從桶里掏出一團毛巾擦臉,她看著鏡頭 ,看不出歡喜還是悲傷,村外的破房子里。黃叔艱難地搗騰著鍋里的吃食,吃飽之后,他鋪平一張白紙放上煙絲,雙手謹慎的卷起來穿進煙筒,隨后滿足地叼起來,對他而言,這就是一天里最大的安慰,而對麻風村里的人來說,只有志愿者來的時候最熱鬧,歌舞表演總能讓人高興,每當這個時候 ,老人們總會露出笑容,但志愿者們離開之后,他們只能坐在門口 ,看著封起來的鐵欄發(fā)呆。
張叔是其中異類,別人發(fā)呆 ,他就寫字畫畫,色彩豐富的油畫在白墻紅磚中顯得格外亮眼,這大概是整個村里最有活力的地方,對這些老人來說,麻風病改變了他們一生的軌跡,一旦生病, 妻離子散 ,孤獨終老就是既定結(jié)局。有的人曾想過死去,有的人至今不愿照鏡子,不論悲觀與樂觀,他們始終懼怕向外界表明患者身份,他們害怕世人知曉后對自己的家人帶來負面的影響,
截止2018年,全國仍有600個麻風病村 ,遺留20萬以上麻風康復者,約2萬人仍生活在村中 ,很多村子只有幾人或一人,可怕的是病毒 ,患者沒有錯,也不該被世人用有色眼鏡對待,人性之惡 ,有時比疾病更可怕。
對患者來說,活著本身就是最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