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頂山
位于圍場縣朝陽灣境內(nèi)
主峰海拔1940米
大光頂游記
?老騎手
6月20日,隨絕嶺狼哥徒步圍場大光頂。傳說當(dāng)年乾隆到此圍獵,放眼大好風(fēng)光,遂賜名“大觀景”。后清廷設(shè)“墾植局”,伐林木修建避暑山莊,又經(jīng)民國、日偽時期的亂砍濫伐,植被盡毀,大觀景竟變名大光頂。新中國成立后,經(jīng)多年植樹造林,已如塞罕壩又綠滿山嶺。
早6點半,大巴車出市區(qū),走高速至四合永,過伊遜河,穿圍場縣城,向朝陽彎。9點多從“劈柴拌”村右拐入山溝,出水泥路駐車。大家整裝下車,向右沿山谷上行。有驢友看海拔,已是1100多米。
天氣如心情一般好,藍(lán)天白云,樹茂草肥。錦帶花叢一人多高,花粉紅,狀如串鈴,將謝未謝,綴在枝葉間,驢友叫它牛犢子花。
十幾頭花牛在林邊吃草,兩牛犢臥在一旁。有驢友近前于牛犢合影,它很溫順的給予配合。坡上坐著的放牛人知我們從市里到此爬山,笑著說:“我在這天天爬呢。”
走漸高,坡漸大,林漸密,人漸喘,隊伍漸散。中間兩次小憩,約11時鉆出樹叢。眼前豁然開朗,一派高原氣象,視野開闊,遠(yuǎn)望山嶺逶迤,郁郁蔥蔥;仰視天藍(lán)如碧,白云舒卷;身旁樹木稀疏,草鮮花繁,一簇簇紅白相間的狼毒花嬌艷惹眼。大家或佇或行、或坐或臥、或笑或跳,在美景里嬉戲。問驢友,此處海拔1600多米。西天忽云烏如鉛,鋪展開來,風(fēng)吹身涼,似有山雨欲來。
繼續(xù)向高處行進(jìn),過梁,進(jìn)入人工林,十幾公分粗細(xì)的云杉筆直如士兵列陣,展示著林木工人數(shù)十年的辛勤勞動,遮擋著西北高原的風(fēng)沙,保衛(wèi)著塞罕壩下的美麗家園。林中一條荒蕪的車道被綠草黃花覆蓋,如綠色的河流金星閃爍,浪漫美麗勝過銀河。和同行相互幫助留照后,我大聲呼喚身后的驢友:這里有最美打卡地!
手機有了信號,我邊走邊在林中識別山花,認(rèn)識了黃色的有毛莨、野罌粟、西洋蒲公英,藍(lán)色的迷迭香、花蔥,粉白成團(tuán)的歐纈草,白色的草莓花、銀露梅。也有的花手機竟然不識。
近12點,狼哥招呼大家在林邊休息午餐。餐后順林中車道繼續(xù)前行。道左出現(xiàn)一個荒廢的院落,紅磚墻圍著寬敞的院,院門兩根樹干交叉。院里一座兩層灰色平頂小樓,二層外墻有水泥抹框,內(nèi)浮雕毛體行書“河北省大光頂山廣播電視臺”,紅漆半落,似在述說著昨天的故事。
過廣播電視臺不遠(yuǎn),狼哥指引大家左拐上林坡。坡上是護(hù)林人家,院里房屋坐西北朝東南。房后一凸嶙峋的山石,較房稍長、稍高且窄,成為院墻。院南一座灰色的瞭望塔矗立著。驢友們紛紛蹬上房后嶙峋的山石墻,萬頃綠波在腳下起伏。舉目北望,林海盡頭隱隱可見一圓球漂在波浪之上。那就是今天的目標(biāo)地——部隊的雷達(dá)站,距此約3公里。
知雷達(dá)站不讓拍照,多數(shù)驢友不再走那3公里了。我和幾名驢友則不達(dá)目的不罷腳。
走在裸露著砂石的道路上有些熱。道旁林邊正在圍鐵絲網(wǎng)。問正在工作的工人,圍網(wǎng)主要防止人及牲畜入林。林邊有牌,上寫“林地已投放鼠藥嚴(yán)禁進(jìn)入”。我問工人:“林里真的投藥了嗎?”答:“這么大的林子,管不了什么事?!蔽艺f:“投了藥還不把鳥藥死嗎?”答:“這幾年林子的鳥可不少多了?!蓖端幾o(hù)林,損壞生態(tài),真不知決策者是怎么想的。
1點多鐘到海拔1771米處的雷達(dá)站外。有哨兵提示:這里不可以照相。我們表示遵守規(guī)定,與哨兵聊了幾句,曾經(jīng)的軍人大東還給哨兵敬禮,哨兵還禮。之后回返。
在廣播電視臺外與大隊聚齊,出林區(qū)后狼哥帶大家偏南順山梁下山。狼哥在前探路,大東在后收尾?;爻瘫葋砺菲D難了許多,也看到與來時不一樣景色,有形狀各異的山崖,有裝著山那邊景色的埡口,有紅的、黃的百合。
在山埡口,我們看到了“中國最美梯田”。
穿過大片的樺樹林,走下一道長坡,終于回到路邊,時間已過4點??词謾C記錄,走了27000多步?;乜淳G色綿延的山嶺,吟詩一首:
乾隆賜名大觀景,
濫伐竟成大光頂。
經(jīng)年工人征戰(zhàn)苦,
萬畝云衫氣如虹。
蒙古原邊擋荒沙,
塞罕壩下護(hù)新城。
今日徒步花山上,
摸天弄云乘綠龍。
2021.6.24
作者簡介:
王金光,筆名老騎手,曾在內(nèi)蒙下鄉(xiāng)兩年、服兵役四年,2017年在河北省承德市工商局退休。伏案為公文二十余年,喜讀書,好游玩,偶爾寫點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