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吹潮免费视频,老熟女@tubeumtv,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二維碼
企資網(wǎng)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資頭條 » 行業(yè) » 正文

兩年3億增量,穿越抖音的不同迭代周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1-09-11 09:17:03    作者:企資小編    瀏覽次數(shù):62
導讀

有人說,選擇比努力重要,在近兩年選擇短視頻直播風口的,至少說賽道沒問題,進場越早紅利越多,但進場人數(shù)眾多,虧的賠的不在少數(shù)。相比互聯(lián)網(wǎng)和傳統(tǒng)電商,直播電商的發(fā)展速度要快得多,滿是紅利卻稍縱即逝,需要快

有人說,選擇比努力重要,在近兩年選擇短視頻直播風口的,至少說賽道沒問題,進場越早紅利越多,但進場人數(shù)眾多,虧的賠的不在少數(shù)。相比互聯(lián)網(wǎng)和傳統(tǒng)電商,直播電商的發(fā)展速度要快得多,滿是紅利卻稍縱即逝,需要快速迭代,才能與生態(tài)高效同頻發(fā)展。

華星酷娛18年6月進軍短視頻領域,11月做到粉絲1億,19年2億,20年3億。光鮮靚麗的數(shù)字背后,并沒有來自華誼的降維打擊,更沒有運氣,因為能接住運氣的一定是能力和認知到了。有的只是一路小步快跑,在自我迭代中做到高速增長。

張麗琨提到,華星酷娛雖是最早一批抖音官方認證MCN,但是別的公司都從微博、公眾號時代就已經(jīng)取得一波發(fā)展紅利了,而他們是完全從短視頻時代剛剛開始入局。創(chuàng)業(yè)之初只想著把事做好,后來的增速與穿越感并未預料到。

如果沒有自我革新與快速迭代的能力,華星酷娛也沒法平穩(wěn)穿越抖音不同的周期。臺前造星與成名,臺下卻是精細入微的理性與務實,高光下的每一個成績都有注腳。


沒有降維,而是從零摸索

華星酷娛核心團隊來自華誼創(chuàng)星(主做IP孵化、粉絲經(jīng)濟),是華誼兄弟集團新媒體事業(yè)部通過內部創(chuàng)業(yè)孵化的公司。12年年底創(chuàng)立,15年掛牌新三板,成為“粉絲經(jīng)濟第一股”。17年底項目已經(jīng)很成熟了,那時這一波人離職出來想做點新的事情,18年初就做了華星酷娛。

剛開始很多人提議做明星,大家認為華誼與明星合作是可以劃等號的。但正是對明星太了解,比如明星的需求,對短視頻當時的看法,沒辦法跟粉絲近距離溝通,以及明星的調性,讓華星酷娛很清楚不能走明星合作的路子。

張麗琨說,公司進入一個新的生態(tài),就要去做符合新生態(tài)自然屬性的事。18年初開始決定做達人經(jīng)濟,6月剛夠抖音首批資質,當時是首批官方認證的21家MCN之一。

抖音整個18~19年的盈利是來自廣告業(yè)務,所以華星酷娛剛好伴隨抖音同頻發(fā)展,18年9月星圖上線,華星酷娛正好有一些成功的賬號,就陪著星圖走了兩年。

“很多人說以華星酷娛班底的實力,是在降維,但其實沒有,而是歸零,重新開始”。張麗琨說,“剛開始做的時候我們帶出來的制片,連橫屏轉豎屏怎么拍都懵懵懂懂”。

那個時候她強制要求運營每天至少刷4小時抖音,去了解平臺,包括早期一個核心team組建的原生達人,把他們當成公司運營的觀察體。觀察達人賬號的流量什么時候停滯了,流量怎么再激活,怎么去升級等,就這樣從零開始一點點學。

不過張麗琨也認同方法論是可借鑒的,比如現(xiàn)在看短視頻直播有什么區(qū)別,圖文和音頻又有什么區(qū)別,可能只是渠道不同,一個故事可以通過圖文去傳播,短視頻傳播,只是內容換了一種形式遷移了。

與以前做電影不同在于,抖音作為公域流量導致對內容要求極高,電影只需要想導演用誰、主演用誰、預判市場,大體上就可以預判票房和評級。而短視頻完全沒法預估,今天一個視頻有100萬點贊,明天可能有1000萬點贊。

華星酷娛入局定位就是all in抖音。all in的結果是成長和積累很快,有很多MCN會選擇分發(fā)邏輯,一個素材分發(fā)很多平臺。張麗琨說:“每個平臺有它的游戲規(guī)則,完全分發(fā)導向,不見得小體量團隊會吃香”。現(xiàn)在看來,跟著抖音的變化同頻發(fā)展,做到Top,在星圖排名中穩(wěn)居前三,也得益于當時的決定。

星圖榜單

18年上半年華星酷娛主做泛娛樂賬號,到年底開始有廣告投放,之后發(fā)現(xiàn)有需求播放量、轉化等,19年開始大量的轉化需求,而要滿足這一需求就得有“有效流量”,于是公司開始規(guī)劃做垂類,測單個賬號,測下來會發(fā)現(xiàn)哪些賬號變現(xiàn)能力更好,哪些賬號粉絲屬性更好。

基于客戶對美妝市場的需求比較敏感,19年整年發(fā)力美妝矩陣,到年底發(fā)現(xiàn)美妝領域有大量競爭者入場,增量不好做了,那還能做什么呢?當時張麗琨覺得除了女性消費人群,其實還有汽車、游戲、3C這種偏男性的天然垂,但大部分垂類需求還是在女性力量,而從MCN端看,女性粉絲從哪來?從年齡層來講,答案是母嬰,所以2020年開始做母嬰。

此外,今年為了跟上直播電商的節(jié)奏,華星酷娛把一個團隊放到杭州跑電商。因為主播跟達人完全不一樣,有些達人是最早12、13年直播火的時候,不愿一天播四五個小時才選擇短視頻,短視頻做起來了,碰到有廣告要達人每天播4個小時,就不太愿意,二者人群基本是不匹配的,一些達人覺得拍拍內容,接廣告賺錢就挺好。

杭州分部主做直播帶貨型主播的孵化,陸續(xù)測試了十幾個達人,測試直播,其實有些數(shù)據(jù)是可觀的,比如小王子本人做的時候,第一場直播沒有投任何流量,實實在在的一兩千,第二場投點流量基本到兩三萬,投完(DOU+)后效果還挺明顯的,而且也能留住用戶。

近期雙11跟淘寶做了一次商務合作,把吳佳煜放到了“一猜到底”的首席體驗官,播了5場,漲了8萬粉絲,高峰值是8.5萬粉,算是一個挺可觀的數(shù)據(jù)了。

淘寶直播App開屏截圖


做差異化定位和垂類價值,沖消被迭代的可能

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以內容創(chuàng)作為優(yōu)勢的華星酷娛,是如何在2020直播電商年依然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

要做到持續(xù)穩(wěn)步增長,就得有取舍,并且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一直以來張麗琨都在想,華星酷娛要做什么樣的MCN?可能有的公司人數(shù)幾百上千個,達人成千上萬。

“我們到現(xiàn)在近200個達人,但是我們更想追求做柯銘這種一年增量1500萬的達人,像包子和餃子一年增長到1000多萬,或者說垂類矩陣,這樣更有價值,去年母嬰美妝只有20多個賬號,五六千萬體量,今年兩個矩陣總和粉絲量突破1億。其實MCN兩個核心抓手,一是用戶,二是品牌。這兩個抓手要重哪一頭,對于流量來講,我如何自我去重?如果我不去重的話,品牌和我合作的意義在哪里?”張麗琨說。

如果完全做泛娛樂賬號去重后反而沒有太大流量,因為泛娛樂有個鮮明特點:容易被迭代,比如現(xiàn)在沒人能想起18年跳某支舞的人是誰?唱某支歌的人是誰,他們被生態(tài)變化迭代了,現(xiàn)在都只記得一直在電商帶貨的Top主播。

張麗琨認為,其實生態(tài)迭代是有邏輯的,就是遞弱代償原理。任何事情,商業(yè)價值跟娛樂屬性沒辦法做到極致,商業(yè)價值做得很高,可能傳播力度就不夠了。娛樂屬性做得極高,商業(yè)價值就沒有了。MCN要找中間的平衡點,不斷思考怎么讓有價值的內容還有人看,然后吸引一些可傳播的有價值的流量。

做差異化也好,垂類也好,就內容邏輯來講,張麗琨認為,短視頻不是做視頻,而是做人設,很多賬號內容點贊量很高,但不漲粉,為什么?還有一些賬號粉絲基數(shù)并不大,但粘性很好,為什么?有些粉絲幾千萬,但其實沒有人認識他,為什么?

抖音的核心在于要做內容?還是做人設?如果今天拍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可能沒有突出人本身,用戶喜歡的是故事,點贊是因為被故事打動了,而故事里是誰可能沒記住。

但更多達人賬號,是通過自己的真實性格,對一個事的看法,看問題的不同態(tài)度去讓人喜歡。垂類達人講的內容,也許本質是一樣的,但呈現(xiàn)出的一定是不同的理解與表達,比如我覺得這個水好喝,我覺得這個水有點甜,或覺得這個水其實是苦的,但回味是甜的,他的理解和打動別人點完全不一樣。

運營過程中需要不斷總結方法,賬號怎么定位,怎么做內容框架,人設怎么突出。最終解讀產(chǎn)品時讓粉絲的感受與理解更直觀深刻。

很多人說華星酷娛做了好多嘗試,而且嘗試都對了,關鍵還是基于市場需求,以及思考什么是適合公司去做的。比如19年上半年平臺建議張麗琨做工會,簽直播,直播很賺錢,但是他們考慮了一個月,覺得那個模式跟公司基因不太吻合,所以沒去做。

19年只做了短視頻電商,今年開始有直播電商客戶需求。在疫情期,華星酷娛的品宣直播賣得很好,客戶也希望達人站到品牌直播間里做品宣。做完以后,發(fā)現(xiàn)客戶對直播間的理解也變了,原來是偏向于直播間像淘寶、快手這樣帶貨。

生態(tài)在變,客戶需求也不斷改變,從最早要點贊,再到要轉化、ROI,短視頻內容也得跟著需求改變。張麗琨說:“對于MCN公司來講,現(xiàn)在是抖音3.0,迭代了三次,我們怎么去防止賬號被其他人迭代,同時我們去自我迭代,有什么新東西、新玩法,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所以公司沒有做到那么大體量,也沒有做那么多賬號,而是想把服務做得更精些”。

18年只要玩熱點、玩梗就能火,這是1.0的抖音,用戶覺得酷炫、吸睛即可。那時華星酷娛做了不少泛娛樂賬號,從泛娛樂到垂類的強制轉型,經(jīng)歷了一次略沉重的自我革新。

19年初華星酷娛兩個億粉絲,年底還是兩個億,為什么?因為泛娛樂賬號的粉絲屬性與客戶需求有不少天然沖突,比如一條泛娛樂內容,日常播放在100~200萬,突然接廣告就迅速下滑,因為用戶想看好玩的東西,不想看廣告。那時張麗琨建議一些泛娛樂賬號轉型,比如轉美妝或母嬰,但有些達人年齡很小,拎不清這個價值,因此公司在19年初主動淘汰了一些達人,而之后補來的6000萬流量全部是美妝和母嬰的自孵化。

華星酷娛母嬰矩陣


因為生態(tài)變化快,團隊只有內部快速迭代,才能跟上節(jié)奏,目前公司的戰(zhàn)略是聚焦垂類。差異化定位和垂類價值做出來后,公司有了更穩(wěn)固的流量增長與營收,自然就沖消了被迭代的可能。


從嚴選達人到做精垂類,每一步都踩在點上

目前,華星酷娛做了16個垂類,其中劇情、時尚美妝、母嬰都是Top級,為了把垂類做到極致,需要對內容的吸量有高標準,而吸量的前提是優(yōu)質的達人IP,所以華星酷娛采取完全自孵化的精細運營模式(自孵化占比已超過80%)。

張麗琨認為,如果簽約,可以簽很多達人,去消耗或迭代就好,但是 MCN的根本是什么?要有自己的流量優(yōu)勢。做自孵化,在達人的選擇標準上自然就很嚴格了。張麗琨說,首先,要看人有沒有黑料,有黑料的一律不招,這是底線。其次是偏向招有專業(yè)知識的短視頻小白,如果達人之前做過短視頻,多少會有些印記,再去改方向,也許很難突破。

在垂類達人的選擇上,還有三個關鍵點:

第一、有沒有垂類的專業(yè)性。華星酷娛沒有演員制,沒有團隊寫腳本讓達人去演,因為這樣做出來可能不吸粉,達人也會不舒服。如果要招母嬰達人,一定要找媽媽。招美妝達人,一定是化妝師或造型師,或者跟行業(yè)相關的柜哥和柜姐。

第二、差異化。如果達人A很精分,這樣的人不會做第二個,第二個可能是偏專業(yè)路線的。

第三、有公信力會加分。像母嬰行業(yè)比較特殊,基本上所有的媽媽粉都挺粘,但流量不好觸達,張麗琨就想法子去找一些主持人媽媽、演員媽媽、營養(yǎng)師媽媽、心理學媽媽、二胎媽媽、混血兒媽媽,在不同維度做差異化。再比如汽車,找的是車評人,車老濕本身就是車圈主持人,專業(yè)背書對粉絲來說很重要。

此外,也有少量與平臺簽約的達人,18年時平臺開放給21家MCN 300個達人名單進行互選,那一次華星酷娛簽了10個達人,后來又簽了第二批,吳佳煜就是平臺里的達人,當時她希望往藝人方向發(fā)展,想破圈,于是互相簽約了。

華星酷娛沒有追求那么高的達人體量,只想把垂類做得足夠精,但其實做精垂類的過程也是在與平臺和客戶的碰撞中不斷成長的。

“18年七八月份開始,跟平臺有頻繁溝通,會知道最近的空白區(qū)在哪。例如有一些汽車客戶不想找顏值很高的小姐姐去車展里唱歌跳舞,想找專業(yè)車評人講汽車賣點。那汽車圈專業(yè)的主持人是誰?最后找到松橋。包括陳采尼,我們接到投放的第一個廣告是慢嚴舒檸,之后大多是美妝,美妝來了以后發(fā)現(xiàn)客戶需求挺多的,就做了美妝矩陣,母嬰賬號也是接了第一個母嬰產(chǎn)品之后開始做的”。

“更有意思的是做寵物號,19年跟平臺聊,他們說在抖音里喜歡狗的人是喜歡貓的三倍。但是貓的賬號是狗的三倍。因為狗太難拍了,貓比較乖,舔舔舌頭就像說話一樣。當時得到這個信息,我跟團隊講,我們去找?guī)字还穪碜鲆粋€賬號試試看,這才認識了柯銘,最開始是對著4只狗彈吉他唱歌,早期來公司時是100多萬粉,內容形式是彈吉他唱歌,因為他一直想做音樂,做一個歌手,后來提議說玩點劇情吧,就這樣做成了一個優(yōu)質的寵物賬號”。張麗琨說。

之所以能把很多垂類做到Top,顯然在方向的把控與達人的選擇上下足了功夫,此外就是基于市場需求不斷迭代內容。


極致用心,才有足夠吸量的內容

張麗琨坦言,18年進場,但凡能抓住平臺的發(fā)展脈絡,都會有起量趨勢。而華星酷娛一方面發(fā)現(xiàn)了客戶的空白需求,另一方面滿足了用戶的需求,就這樣兩年多做到3個億增量。

拿汽車來說,華星酷娛是在平臺還沒有汽車垂類賬號時做的,且只做了一個,因為做得太重沒敢復制,其實行業(yè)里汽車賬號也有很多偏泛化的。在0~100萬粉絲時,男女比例9:1,90%男粉。評論區(qū)全是噴車評論,張麗琨就在想,有沒有辦法做女粉?因為賬號主持人顏值很高,汽車是男粉多,但是男粉在平臺里增量很難做,難獲客,難做粘性。

后來思考通過內容找女粉:比如媽媽開車是怎么樣子?你一定不會的倒車技巧?車里面要不要放布娃娃?要不要放香水?做一些小白趣味知識,當時“車老濕”做到峰值300萬粉,比例4:6,40%女粉,直播榜單前三名粉絲是女生。

之后賬號做到500萬粉就沒再去做增量,因為松橋本身是專業(yè)主持人,他還想去做一些長視頻節(jié)目,后來聯(lián)合懂車帝做了“小喬駕到”這個節(jié)目?,F(xiàn)在“車老濕”這個IP,已經(jīng)品牌化了。

汽車客戶一般會投1個抖音短視頻,投1場抖音直播,再加小喬駕到的單車測評,或者微博blog,相當于不分發(fā),反而用精細化運營模式做了一個很重的賬號。

這樣一個極致賬號的背后,是想象不到的艱辛。張麗琨說,汽車這個號的團隊太累了,攝像、剪輯可以換,但出境人永遠是他,去年一整年,平均一個月休3~4天,有時候拍汽車長視頻,拿到手得先去跑山測試、測試頓挫、測試表現(xiàn),測試完了將近一天時間,回來后團隊寫稿子,拍攝要兩天,一個星期三天拍一期節(jié)目,另外兩天拍短視頻,還要做微博blog。因為做得太重了,看著有些小心疼,這也是沒去復制汽車賬號的原因。

由于汽車用戶決策比較長,除非剛好在選車,可能會有立即購買的心態(tài),加上大部分汽車的調性用戶是知曉的,所以品牌方希望在抖音短視頻講單個賣點,比如同比去年新的功能上有什么變化,或者可以無人倒車入庫,他們希望通過短視頻生動地解釋賣點,長視頻則告訴用戶車的真實表現(xiàn)對比同價位車的優(yōu)勢在哪。

而最后收割還是在4s店、經(jīng)銷商,所以華星酷娛做了很多跟懂車帝合作的方案,比如在這個視頻上沒有購買,但是通過視頻往4s店導流,或往汽車App導流就逐漸形成購買,數(shù)據(jù)還不錯,因為畢竟很垂,用戶都喜歡汽車。

張麗琨認為,任何流量都是有價值的,男生也有價值。如果做氪金文化肯定男生更有價值,只是華星酷娛沒有做秀場工會、游戲。

“對女性消費市場,雖說已經(jīng)試出了一些方法論,但方法論可復制嗎?我覺得不可復制。因為市場環(huán)境在變化,比如采尼是在市場空白時做的,但到現(xiàn)在我們做其他賬號都不會按照采尼的賬號來做,而采尼也面臨別人會不會迭代他的問題”,張麗琨說。

與此同時,張麗琨也一直在思考每個垂類號不同階段應該怎么玩。像王叨叨本身就很精分,什么都買,她就會分享自己用過的東西;小王子很逗比,真人跟你坐在一起,一句話都不說,很害羞,但是回家面對鏡頭就能放飛自我,因為東北天然的語言天賦,說話很接地氣,吸了很多小鐵粉;而GGG長得很歐美,但一張嘴是東北口音,給人強烈的反差;還有Rita,全部視頻手機拍,但拍出來的東西很TVC,像畫一樣美。通過做不同的內容、差異化的賬號,內部去重,從而吸引不同類型的流量粉絲。

做母嬰號時,發(fā)現(xiàn)母嬰運營特別難招,因為大部分媽媽沒有短視頻履歷,沒有經(jīng)驗,后來團隊制定了一個方法,找不同的媽媽,去挖掘媽媽身上的故事,比如用戶可能就想知道生孩子到底疼嗎?生孩子之前有沒有想過孩子長什么樣?生完孩子之后,那個孩子是你想的樣子嗎?完全以用戶的角度去生產(chǎn)內容。


關于短視頻內容運營邏輯,張麗琨提到以下三點:

一、開始的第一句話更重要

很多人都在講短視頻三秒定論,中間一個什么結構,結果怎么樣,打情感、打共鳴、或者博眼球。但核心在于,所有的框架需要符合抖音化,不要自己想一個框架,想起承轉合,結果前三秒用戶就走了。

張麗琨說,我們現(xiàn)在測試完,發(fā)現(xiàn)基本三秒都不夠了,用戶對于1條內容的決策是0.5秒,也就是開始第一句話怎么吸引人反而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比如:“hello大家好,我是誰”,可能這句話沒說完用戶就走了。但如果說:“你不知道嗎?竟然有人喝這樣的水”。這樣更能吸引注意力。

二、講出接地氣的白話(說人話)

很多早期的運營腳本,不知道怎么說人話,其實這個特別重要。如果你上來說煙酰胺、玻尿酸,其實用戶聽不懂,不如直接告訴用戶,玻尿酸是補水的,氨基酸面膜是做什么的,白話比什么都管用,尤其垂類知識本來很專業(yè)化,就更需要翻譯成白話。

三、不要想著取悅所有人,而應突出用戶需要的賣點

沒有任何一個產(chǎn)品是所有人都喜歡的,就不要說這東西真的很好用,說不到關鍵點。比如美妝,直接告訴用戶油皮可用還是干皮可用?或者價格真的很低,學生黨必備,職場白領省錢必備等。女孩子關心的無外乎三點:變美、變瘦、變有錢,那怎么結合產(chǎn)品從這三個點去吸引且留住她們,這是需要重點思考的。

“其實做每個賬號都很用心,對于自孵化賬號來說更需要時間。一夜爆火這個事我從來不信,我覺得紅得越快,摔得越慘。你有沒有辦法承接并持續(xù)讓用戶喜歡你?拿貝貝叔叔和刀木熊先生來講,他既是公司員工又是達人(抖音原生達人),他自己在挑戰(zhàn)不被迭代,每次出內容都要測試,內容至少改十幾次,而且不停地找新方向。我們更喜歡這樣,大家All in狀態(tài)的合作”。張麗琨說。


一個定位,兩個發(fā)展模型,一點點夯實商業(yè)壁壘

華星酷娛跟其他競品對比,最明顯的是做出了垂類差異化定位與價值,且很多垂類賬號產(chǎn)出都很高。截至目前的數(shù)據(jù),整個流水規(guī)模美妝占4~5個,母嬰占2~3個,還有汽車、寵物等。

優(yōu)質的多垂類賬號,其好處在于接廣告業(yè)務,給客戶更多選擇,客戶也會更信任。

品牌方投抖音的需求是什么呢?主要在于品宣、品效、品銷(帶貨)三個維度。品宣主要是KA客戶,比如蘭蔻、歐萊雅,他們希望找到調性相同的,對達人的內容有一定要求,這部分客戶一般選擇投放體量300萬+的賬號,或者小的賬號但內容拍得很好。

品效是指抖音效果,比如一些挑戰(zhàn)賽、貼紙,他們希望通過不同的玩法把品牌傳播得很好,這類客戶需求腰部和頂部達人。

還有一些客戶,希望在種草時有拔草(帶貨)的苗頭,喜歡純口播投放,基本上需求10~200萬粉的賬號,客戶投完后發(fā)現(xiàn)短視頻還有ROI,會覺得很驚喜。

有的客戶想要傳播效應、播放量的賬號,像柯銘一條視頻點贊100萬,播放量三四千萬,客戶就很想投他,因為流量太爆炸了,CPM值很低。

華星酷娛跟其他直播型MCN不太一樣的是,沒有一個達人的收入占比超過3%,目前都是均衡的,這才是矩陣的力量。

張麗琨說,從18年開始,公司做了兩個模型,第一個是金字塔模型,保證0~100萬的賬號有多少個,100~300、300~500萬+的賬號有多少個,且要保持每年遞增,這是一個比較穩(wěn)妥的事,不會出現(xiàn)被大頭部要挾,而底部半天孵化不出來。包括流量也有所傾斜,一個賬號如果100萬往200萬爬了,會通過投放dou+等給予一定流量支持。

第二個模型是多方向并行。比如看女性消費市場不再只看消費,也看女性是從哪來,現(xiàn)在在做4個方向,1個方向是情感,女生天然比較感性,于是做了很多劇情賬號,體現(xiàn)小夫妻小恩愛小家庭,像包子和餃子,就是一個老外嫁到中國,產(chǎn)生了一些好玩的內容。

第2個方向是家庭場景,大部分女孩都很宅??裸懙馁~號不是寵物號也沒賣過狗糧,而是宅女文化,因為喜歡狗狗的大部分粉絲是女生。這個賬號到現(xiàn)在廣告合作全部是品宣,掃地機器人、吹風機等家用電器,客戶很喜歡投他。品牌想要的就是品宣效果,而他的播放量爆炸,拍一條視頻單條播放量可達到兩三千萬??赡芡?0個帶貨賬號加起來播放量都沒有他1個高,所以在做劇情賬號時,一定是要做有傳播效應的,做到很有意思的廣而告之,他的廣告點贊都在100萬以上。

內容則是通過家庭場景植入,比如家里面亂糟糟的,4只狗每天各種折騰,或者通過給狗狗洗澡,演示幾只狗的故事,最后告訴你“戴森吹風機真的不傷毛”,這種軟植,能讓用戶更好地理解產(chǎn)品。而不是告訴用戶產(chǎn)品赫茲多少,顏值多高。

第3個方向是核心消費的時尚美妝,當時美妝客戶通過陳采尼、小王子本人、GGG都了解公司了,很多廣告需求來了,發(fā)現(xiàn)賬號不夠賣就開始做美妝矩陣。

第4個是母嬰,做母嬰是為了做女粉年齡層的增量,開始沒有運營經(jīng)驗,只做了沈小孕這一個賬號,隨著需求變多開始做母嬰矩陣,當時正好有個產(chǎn)品是孕婦可用,投了幾個母嬰賬號,發(fā)現(xiàn)數(shù)據(jù)比美妝賬號還要好,因為“孕婦可用”這個點以媽媽身份講出來,跟一個小女孩講出來效果是不一樣的,媽媽涂完口紅親下寶貝,這就很自然地告訴用戶,真的是媽媽可用。還有一點是“敏感肌可用”,很多媽媽怕有一些特別成份,這兩個點也是用戶需求的點,迎合客戶與用戶需求,才能把試錯成本降到最低。

張麗琨經(jīng)常跟達人們交流,如果要做一夜暴富的達人,其實才是對彼此最不尊重的方式。公司可以用很好的營銷手段,讓達人一夜間流量暴增,之后收割三個月,這是達人接受不了的。實際上很多達人都在焦慮明天涼了怎么辦,而不是現(xiàn)在有這么多粉絲,趕快去收割一下,受公司價值觀的影響,公司與達人之間形成了雙向的負責。

達人在成長過程中思想上會有很大的變化,對于內容型MCN來講,“金字塔”加上“多方向并行”的模式,能讓團隊更穩(wěn)固,將風險降到最低?;ヂ?lián)網(wǎng)的核心是迭代,對于產(chǎn)品、用戶、MCN、達人都一樣。張麗琨說,如果想不被迭代,得思考通過什么樣的機制,提升抗風險能力,形成公司的商業(yè)壁壘,不然MCN跟達人就沒什么區(qū)別了。


最令人難忘的三件事

公司:高速增長下“被創(chuàng)業(yè)所綁架”的感覺

創(chuàng)業(yè)第三個月開始盈利,兩年間公司兩次搬家,這讓張麗琨感觸很大。最早從華誼離職的十幾個人在共享空間辦公,第一次搬家是在30人左右,搬到一個別墅里,因為覺得做內容安靜一點比較好,門前有柿子樹、果樹,當時只租一套,上下加起來600多平。

一開始并沒想做這么大,只是當項目去做,后來擴張到近百人搬家到來廣營,這次搬家對張麗琨觸動最大,有種“被創(chuàng)業(yè)綁架”的感覺,當時21家MCN只有華星酷娛只做抖音,其他20家都是微博時代或微信公眾號時代來的,他們多少有些基礎,在站外可能有一兩個億的粉絲,有成熟達人,通過分發(fā)就能有增量,但華星酷娛完全從零開始。

張麗琨說,那天看馬云的視頻很有感觸,“一個人的夢想叫夢想,一群人的夢想叫理想”,當有這么多人時,需要理性地思考帶著大家一起賺錢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大的責任。

平臺:抖音運營隨時秒回的響應速度

為了盡快學習新的生態(tài)玩法,張麗琨每個周末都在上班,很多時候,周六日很晚還在與平臺對接人留言,讓她印象特別深的是抖音的人永遠秒回,早期抖音運營也是一幫95年的年輕人,管理層是90后,員工是90~95年。

對此張麗琨感觸挺深,因為之前對接的大廠平臺,7:30以后就找不到人了?,F(xiàn)在與平臺的對接中,能感覺到彼此方向的一致性,平臺的快速響應與配合,是對公司最大的支持,也給了公司更大勇氣往前沖。


團隊:正反饋帶動強大自驅力

雖然搬家有很直觀的感受,但最大的感觸還是來自團隊,有一個小細節(jié)讓張麗琨印象深刻,她幾乎每天10點多下班,當時有一個運營同學晚上在加班,剛過10點,張麗琨說“你怎么還不走?”他說“我把這個弄好就走”,那會兒公司在偏遠的北五環(huán),過了很久同事還在加班,張麗琨又問了一遍,她說“反正也沒地鐵了,我就把這個弄完吧”。

都說90、95后的年輕人不好帶,華星酷娛團隊成員全都是90~98年的,很多是第一份工作。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就做了個破百萬甚至更多的賬號、談成了百萬的單子,收獲了強烈的正反饋,驅使他們想把事情做得更好,這種成就感照比十年前初入職場的那波人來說強太多了,這也是這個時代的魅力所在。

除了工作中的正向反饋外,團隊的自驅力也來自公司營造了讓年輕人更喜愛的文化氛圍。雖然華星酷娛目前不到100人,但是北京辦公室面積有1000多平米,進入公司讓我感覺眼前一亮,走時又仔細參觀了一下,墻面掛著手工苔蘚的藝術畫,辦公室各個角落擺放著藝術雕塑,還有舒適且漂亮的各式沙發(fā),空曠的休息區(qū)、健身區(qū)……置身其中,你會覺得待在這兒就是件美好的事。

華星酷娛辦公室

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氛圍往往是緊張的,而華星酷娛想給員工營造一個有溫度的空間。據(jù)說在裝修時有一個細節(jié),設計師想在辦公室留點空位以備后續(xù)擴招,李志陽先生(華星酷娛創(chuàng)始人)則說:“明年擴張明年再說,我需要保留一些空的區(qū)域讓大家待得舒服”。而第一天搬家很多同事發(fā)朋友圈感嘆公司太好看了,就是沒有床。

團隊自驅力還體現(xiàn)在很多細節(jié)處,最有意思的是,有次去成都參加官方線下活動,別的公司都是活動完了去夜店或去唱歌,華星酷娛的小伙伴們吃完飯說“姐姐,我要回去寫腳本”。幾乎每次出去都是吃完飯回去寫腳本。

有人曾采訪柯銘:現(xiàn)在流量這么好怎么看?他說,就覺得明天會涼!他永遠是焦慮的。一條視頻要拍攝剪輯3~4天,因為狗很難拍。張麗琨曾跟他說一些同質化鏡頭,可以用之前的素材。他說:不行。原因是有個粉絲留言指出他的某個鏡頭之前用過,他特意跟人解釋,并決定此后所有鏡頭絕不用素材。

數(shù)據(jù)來自抖查查

團隊里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的狀態(tài):單純、執(zhí)拗、自驅力強,你可以說他們是時代的寵兒,因為他們可以獲得及時的正反饋,而反饋讓他們始終處于自驅動的循環(huán)中,但不管怎樣,這才是讓張麗琨最感動的,因為對公司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有某個頭部達人,而是擁有一支優(yōu)秀能打的團隊。


結語

張麗琨認為,總的來說團隊是幸運的,在一個很好的時機做了對的選擇。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選擇誠然重要,但高光背后,是帶著團隊從零開始,不斷自我迭代,深入用戶心理,深入客戶需求,將內容的吸量能力做到極致,并不斷做強商業(yè)壁壘做大公司營收,這樣才能與生態(tài)同頻,穿越平臺的不同迭代周期。

張麗琨是一個漂亮優(yōu)雅,看起來文靜的女人,在柔聲細語的講述中,你能感受到她對市場的敏感,決策的果斷,以及務實的理性魅力,這給我挺大的反差感,似乎柔軟中有著源源不斷的能量。

高光背后,慎小事微。

心之所向,無問西東。

 
(文/企資小編)
打賞
免責聲明
本文為企資小編推薦作品?作者: 企資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biorelated.com/news/show-176185.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3 - 企資網(wǎng) 4890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70200058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在線QQ: 303377504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客服001 客服002 客服00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