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情況:平時稍微多吃兩口,就容易飽脹、消化不良,有時候還會莫名奇妙的打嗝,甚至出現(xiàn)反酸……
這大多是在提示您消化不好了!長期如此,可引起很多并發(fā)癥,包括胃炎、胃灼熱、反流性食道炎等。
所以想要預防胃病的發(fā)生、避免胃病的加重,改善消化狀況很重要!那具體我們該怎么做呢?
1
促進胃酸分泌
是改善消化的基礎
胃酸不僅擔負著食物的分解消化工作,還有助于部分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更起到屏障功能,消滅有害細菌保護胃。
改善消化情況,首先是要促進胃酸的分泌。我們能做的是:
1.戒煙酒;減少精細碳水化合物、高甜、多加工的食物,以免引起胃部炎癥,降低胃酸活性,誘發(fā)反酸等癥狀。
2.細嚼慢咽。充分地咀嚼,能減輕胃的工作量,減小消化系統(tǒng)負擔,使得胃充分分泌胃酸。
3.補充營養(yǎng)素。胃酸的制造過程需要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B的參與,因而像牛奶、豆?jié){、橘子、獼猴桃、根莖類蔬菜等可以多攝入。
鋅元素,是生產(chǎn)碳酸酐酶(一種參與胃酸生成的酶)所必需的成分,所以牛肉、牡蠣、蝦、堅果等富含鋅的食物可以多吃。
另外,一些苦味食物,進入腸道后,能刺激胃粘膜分泌胃液。因而像苦瓜、西柚、百合、蓮子等食物可以適量添加。
4.學會排解生活壓力。胃腸道也被稱為人體最大的“情緒器官”,心理壓力過大、過度勞累、情緒緊張、焦慮、抑郁等,都容易影響大腦自主神經(jīng),進而影響腸道功能,出現(xiàn)消化不良癥狀,甚至功能性胃病。
5.對抗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會通過抑制胃酸分泌,或產(chǎn)生一些堿性物質中和胃酸,讓自己得以生存。因此如果經(jīng)常消化不良,建議就醫(yī)進行C13/14呼吸實驗,若檢查出陽性,需及時治療。
消化不良,除了胃的問題,還可能是消化酶的產(chǎn)生減少以及腸道問題。
2
胰液、膽汁
腸胃消化工作的“幫手”
人體消化食物需要各種消化液,包括唾液、胃液、胰液、膽汁、腸液。它們所含的各種消化酶,能將食物分解成人體可以吸收的小分子。但所有酶都是特異的,一種酶只催化一種化學反應,因此,消化酶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
像胃液中有胃蛋白酶,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胰腺中有胰蛋白酶、脂肪酶等,腸液中有腸淀粉酶、麥芽糖酶等。
值得一提的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的消化酶最多,達9種。因此,保護胰腺正常工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腸胃的消化負擔。
①巧用硒元素。硒元素能促進胰腺腺泡合成和分泌淀粉酶、脂肪酶,保護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正常運行。而且日常攝入充足的硒還能幫助預防多種癌癥。
貝類、海鮮類、大蒜、蘑菇、鵪鶉蛋中含有硒元素。
②每天都吃早餐,避免暴飲暴食,減少膽結石的發(fā)生率。因為發(fā)生膽結石梗阻時,很容易導致胰液反流,或者膽汁進入胰腺,誘發(fā)炎癥,使得胰液分泌異常。
另外,肝臟分泌的膽汁雖然不含消化酶,但能對脂肪起到乳化作用,與消化酶互相協(xié)同,是消化過程中不可缺少的。
像長期素食、不吃早餐,或是患有膽囊炎、膽結石的人,更易出現(xiàn)膽汁分泌不足的情況。
3
平衡菌群
促進腸道消化能力
其實腸道是否健康,最主要原因在于腸道菌群是否平衡。
人體腸道內(nèi)約有10萬億個細菌,而它們大致可以分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其中有益菌,也稱之為益生菌,主要是各種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可以合成多種人體生長發(fā)育必需的維生素、氨基酸,參與糖類和蛋白質的代謝,同時還能促進鐵、鎂、鋅等礦物元素的吸收。
有害菌,數(shù)量一旦失控、大量繁殖,就會誘發(fā)各種消化道疾病,比如腹瀉、腸易激綜合征、腸炎等,甚至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癥等的發(fā)生風險!
因此,不管是為了改善消化還是為了增強免疫,我們都需要平衡腸道菌群,也就是益生菌占主導優(yōu)勢。
①常吃酸菜、泡菜等發(fā)酵蔬菜,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首先發(fā)酵過程對蔬菜進行了初步的“消化”,其次發(fā)酵蔬菜含有大量益生菌,有助于修復腸道。
②補充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在小腸無法消化吸收,進入大腸后會促進大腸內(nèi)的菌群發(fā)酵,產(chǎn)生一些短鏈脂肪酸(如乙酸、丙酸、丁酸等),使結腸內(nèi)維持酸性環(huán)境,有利于有益菌的繁殖生長。
所以像番薯、玉米、粗糧、芹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都可以多吃。
③保持口腔衛(wèi)生。多項研究都發(fā)現(xiàn),口腔中生長的有害細菌會進入腸道,影響腸道菌群。因此,每天刷牙、定期洗牙,保持口腔衛(wèi)生,可以抑制潛在的有害微生物,平衡你的腸道菌群。
④善用香料,抑制有害菌生長。大蒜、生姜和姜黃等香料,其中都含有一些活性物質,具有抗菌的好處。
來源: CCTV回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