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來襲,往往風大雨狂,建筑、交通、人畜安全等都會受到臺風威脅。每念及此,總有一個想法蒙上心頭——
有可能人工消滅臺風嗎?
我們先從歷史里找找答案。有這樣兩個時間節(jié)點,人類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甚至可以操控天氣,一個是1945年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另一個是1946年美國科學家沙佛第一次成功完成人工降雨和降雪。前者讓人類看到了現(xiàn)代武器的強大殺傷力,仿佛武力對抗無所不能;后者讓人們產(chǎn)生了在天氣這件事情上“人定勝天”的錯覺。殊不知,這一切不過是初嘗甜頭后的狂妄罷了。
首先說武力對抗,上世紀40年代,一個名為“消滅臺風”的計劃在美國誕生。方法很簡單明了:用軍艦包圍臺風,然后“萬炮齊轟”。結(jié)果可想而知,臺風從路徑到強度,毫無改變。
“物理攻擊”不行,“魔法攻擊”總OK了吧?抱著這樣的想法,1947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美國陸軍、海軍、空軍聯(lián)手啟動了一個野心勃勃的“人工控制颶風計劃”(Project Stormfury)。美軍飛機沿颶風雨帶播撒了81公斤的干冰,結(jié)果颶風強度和范圍幾乎沒有變化,但路徑陡然發(fā)生改變:原本遠離美國本土的颶風瞬間轉(zhuǎn)向,并在佐治亞州登陸。關(guān)于這場“人為”的天災,美國政府和該項目組被民眾訴訟了59年。
以上兩個故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兩個信息點:
1. 臺風能量過于強大;
臺風每小時釋放的熱量相當于2600多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能量,原子彈在臺風面前尚如此弱小,普通炮彈毫無作為也就可以理解了;
2. 人類影響臺風的后果難以預估;
現(xiàn)有理論無法達到“指哪兒打哪兒”的干預效果,不但可能費力不討好,還可能弄巧成拙、引火燒身。
如果我們非要將人工控制臺風甚至消滅臺風作為一個必須達成的目標呢?那么,實現(xiàn)這個遠大目標,我們得經(jīng)歷這樣幾層蛻變:
1.對臺風了解更加徹底、更加深入;
目前,我們對臺風還做不到了如指掌,臺風的中長期預報以及多臺風的相互影響還是臺風業(yè)務中的難點。
2016 年第10號臺風“獅子山”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如下圖所示,副熱帶高壓、西南季風、9號臺風“蒲公英”、11號臺風“圓規(guī)”的胚胎、已經(jīng)變性為溫帶氣旋的“燦都”等等,無數(shù)復雜的系統(tǒng)出現(xiàn)在“獅子山”成長和行進路徑上。
所以,幾乎沒有人能完美預料到“獅子山”最后會走出一個“六親不認”的路線——
而對于操控臺風這樣的宏大項目,理論先行是必須的,否則美國20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末耗費數(shù)以百億美金的失敗項目,還將重演。
2.材料學領(lǐng)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臺風能量驚人,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設備能完全承受得起它巨大的破壞力。1979年10月12日,西北太平洋上迎來了人類史上最強臺風“泰培”,其中心最大風速達到每小時306公里,也就是85米/秒,已經(jīng)遠超17級風的上限(61.2米/秒)。
可以預想,將來若是想影響規(guī)模巨大的臺風,對應的設備也必定體型巨大且牢不可摧。而越是巨大、越是堅實,對設備所用材料的穩(wěn)定性、硬度、韌性和彈性的要求也就越高。所以,材料學的發(fā)展必然是臺風干預這種遠大目標的前置條件。
綜上,控制臺風,乃至操控天氣,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還不現(xiàn)實,但這些想法和實驗勇氣可嘉,而且隨著科學和技術(shù)的進步,這樣的遠大夢想終有一天將不再是紙上談兵!
筆者:陳山,中國氣象局氣象分析師,氣象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