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周渝民接受臺媒專訪時透露,因為5歲的女兒屬于比較敏感、脆弱的高敏度小孩,需要父母花更多時間、精力來陪伴,因此他覺得一胎就夠了,沒有生二胎的計劃。
高敏感孩子真的這么可怕?
記得有研究顯示:
在挑戰(zhàn)情景中出現(xiàn)強烈生理反應(yīng)的孩子(敏感型兒童)會比其他孩子更容易生病,壓力較大時也更容易出狀況。
因此,家有高敏感孩子的父母對孩子的養(yǎng)育問題格外傷神。
高敏感孩子的四個特性
HSP(高敏感族)是美國心理學(xué)家伊萊恩?艾倫博士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天生具有敏銳感覺的一群人。
根據(jù)艾倫博士的說法,高敏度的發(fā)生率一般為15%-20%。敏感度很高的孩子又被稱為高敏感孩子,但因為他們的情感細膩又敏感,通常會被認為難相處,很任性。
但這并不表示,高敏感孩子一定都是內(nèi)向、靦腆的,據(jù)調(diào)查有30%的高敏感孩子是外向型,在《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中,艾倫博士整理出了四個高敏感孩子的特性:
(1)深度處理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想得多、想得深。
例如,媽媽一句很普通的話或者一件很平常的事,孩子就會展開很多聯(lián)想。一句,“這個恐龍,我們家有,不買了。”高敏感可能就會思考媽媽為什么“不買了”,進而聯(lián)想到“媽媽不愛我”、“媽媽不要了”、“我沒人要了”等等負面的信息,把自己嚇的哭鬧起來。
(2)容易過度
哪怕是為了高敏度孩子專門安排的活動,他們也會興致不高。不喜歡別人制造的驚喜,明明背得很熟的詩句,在大庭廣眾下也很難背得順暢,簡單來說,高敏度孩子很容易放大當時的情緒、想法,通俗點就是玻璃心、容易情緒化。
(3)情緒反應(yīng)大,同理心很強
高敏度孩子不止對周圍事物很敏感,對情緒反應(yīng)也比一般孩子敏感。
有一位媽媽曾經(jīng)分享,她三歲大的兒子看到她在找東西,就把眼鏡拿給了她,媽媽問“你怎么知道媽媽在找眼鏡?”結(jié)果孩子回答“我看到你一邊打掃衛(wèi)生,一邊東張西望,就想媽媽應(yīng)該在找眼鏡。”
雖然高敏度孩子很會觀察別人,察覺他人的想法,但他們對于悲傷、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感受能力也很強。
像,看到媽媽罵哥哥,哥哥沒哭,但他卻哭了。被老師、父母批評一句,一個多月還是悶悶不樂。
(4)能敏銳察覺細微刺激
細節(jié)控,很多一般孩子不會注意的細節(jié),高敏感孩子卻非常在意。像換了一條新浴巾,結(jié)果孩子卻大叫“不舒服”;面條煮的時間久一點,孩子也會大叫“不吃了”,當然,媽媽身上很細微的變化,即便爸爸看不出來,孩子也會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
簡單總結(jié)來說,高敏感孩子對周邊環(huán)境中的細節(jié)捕捉能力很強,并且還會對變化進行深入思考,做出比一般孩子更加強烈的反應(yīng)。
面對高敏感孩子,父母該怎么辦?
因為孩子的敏感度,高敏度孩子很容易給人一種,“內(nèi)向消極”、“作”、“神經(jīng)質(zhì)”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對父母來說,養(yǎng)育高敏感孩子非常耗費心力。
像,在外面逛街時,孩子因為褲子濕了一點就哭鬧著要換一件;馬上就要上學(xué)遲到了,孩子卻因鞋子不舒服,堅持回家換一雙;在你看來,明明只是一句簡單的“不行”,但孩子卻感覺像天塌了一樣;去幼兒園,不愿和小朋友玩,不想交朋友……
對于父母來說,養(yǎng)育一個高敏感孩子,在某些時候真的很“煩人”,但為了你們能顯出越快,也為了孩子能健康成長,父母就必須要區(qū)別一般父母的教育方式:
1、接受孩子的與眾不同
在不了解孩子是高敏感孩子前,你可以會受不了孩子,因為手破一點皮就哭鬧不休,也可能會因為孩子的玻璃心,覺得他“神經(jīng)質(zhì)”,但在了解孩子是高敏感孩子后,你的想法就要改變。
去接受孩子的與眾不同,這不是“作”,也不是孩子在操控你,更不是你過于寵愛的結(jié)果,這是孩子天生的特質(zhì)。
為了完成思想上的改變,你可以把這些孩子讓你感到奇怪、失望的部分,轉(zhuǎn)化成描述孩子正面的優(yōu)點,像“膽小”是“謹慎”;“玻璃心”是“情感豐富”;“吹毛求疵”是“追求完美”等等。
?2、給孩子提供更多的安全感
因高敏感孩子對環(huán)境中的細節(jié)過于關(guān)注,又想得多,他們的安全感就會比一般孩子少,因此父母就需要額外多關(guān)注孩子,給予他們更多的保護。
例如,在帶孩子去陌生環(huán)境前,要先告知孩子會遇到哪些事,哪些人,需要注意什么,如果不舒服要及時告訴父母。父母要將可能發(fā)生的狀況,詳細地給孩子多講解幾遍,減少孩子去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用心中有數(shù)來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3、有話就說
高敏感孩子大都想得多,因此,父母在平時就要給孩子做出榜樣,有什么事都要說出來,讓孩子看到父母是如何思考,如何處理問題的。不要讓孩子瞎想,自己這么做是不是惹父母生氣了?
有話就說,不僅能讓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能讓孩子了解父母的想法,在這種溝通氛圍下,孩子也能學(xué)會如何與其他人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
4、與孩子交流要注意語氣、音量
對待敏感兒童,父母需要注意自己的語氣和音量,衡量自己語言的強度是否合適,并且盡量不要批評和生氣,因為你的話語的力量很可能會嚇著他們。
對敏感兒童,父母要多些耐心,語調(diào)也要盡量輕柔。
5、不要給孩子貼負面標簽
敏感是一種天生的特質(zhì),就像有人習(xí)慣用右手,有人習(xí)慣用左手一樣,不要因為孩子愛哭、過度敏感、膽小就給孩子隨意貼負面標簽,你的貶低不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好,只會讓他變得越來越敏感而已。
在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認知中,對高敏感孩子的評價一般不高,認為他們膽小、不太合群,別人稍重的一句話,他就能郁悶很長時間,與他們交往要小心翼翼才行。
其實每種特質(zhì)都會有正反兩面,高敏感孩子比一般孩子更具有同理心、更敏銳,也更有創(chuàng)造力,他們小心謹慎、三思而后行,雖看著決定性慢,但卻也很少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