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最近在寫裝修的事情,其實就是發(fā)現很多裝修設計公司、裝修隊甚至房主、業(yè)主都是有大量的認知空缺。所以有的時候一些觀點的提出,可能罵聲一片。但是這件事真的無所謂的,iN來輸出分享自己認為的事情,判斷對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iN也不期待任何人都和iN的觀點保持一致。
畢竟“邏輯上毫無錯誤,被普遍認同的話”都是廢話,也是不值得拿出來討論的。
iN對自己的認知是一個想法特別天馬行空的人,而且一旦有一個小的想法形成,也就會立刻著手想辦法給實現出來。所以在iN的生活中往往有各種奇怪的東西。
在裝修淋浴間的時候,就有這樣的一個想法:要在墻上有個能腳踩的地方,方便洗澡的時候將腳踩在上面。這樣在洗澡時洗腳就不用采用各種奇怪的姿勢了。[捂臉]
現在也有在浴室里面可以用的腳踏板,
直接釘在浴室墻面上,可以踩著來洗腳。甚至也有品牌做出浴室的折疊凳,
不僅可以腳踩還可以坐在上面。
最終iN并沒有選擇這些方案,雖然它們都能滿足基本需求,但是顯得突兀,一面墻上掛著這種玩意,感覺上并不體面。
高能預警:iN的很多想法都是因為一點點的小點滴而不斷地擴大的。
如果想體面,那么這個腳踩的位置就必須盡量地和墻面形成連續(xù)結構,就得有“一體感”。這樣勢必就要在墻面上做出一個臺面。
這個臺面可以用大理石來做一個寬度1.2米的平面并且下沿到地面。大理石的平面很好做,但立面則需要落地到瓷磚上。當然了,也可以用紅磚直接在地面上壘砌一個臺子上面貼瓷磚。
問題就此開始逆轉了,在這個預計的臺子正下方靠墻的位置是這個衛(wèi)生間的下水口。根本就不能覆蓋,必須為下水留出空間。臺子上開個洞就成了進山隧道的即視感,也會有十分不體面的感覺。
所以這個臺子還是懸空吧……
懸空的延伸平臺即可滿足腳踏的基本需求,也可以讓下水口留出進水空間,并且可以方便的維護,看似這個方案已經比較完美了。但到iN這里這就完了嗎?顯然沒有!
iN本身是對光線極其敏感的一類人,懸空的臺子下面會有陰影,這樣看起來會讓人覺得特別的不舒服。
有陰影就加燈補充照明唄。現在就進入了方案中最危險的地方——“你會腳踩著燈淋浴嗎?”,要效果還是要保命?果斷還是要選擇“要保命”的。
任何沖水流水的位置上安裝一個電燈都是不明智的選擇。因為不管多低的電壓都會讓使用者有觸電的危險。iN的方案也就在這里卡住了幾天。
但iN還是“一旦有一個小的想法形成,也就會立刻著手將想辦法給實現出來”的脾氣,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并不是需要將陰影區(qū)域通電,而是要讓陰影區(qū)域充滿光線。有光就能達成目的,于是“側透光纖”就進入了iN的視角。
用光纖把光線延長進去,也就成了這件事情的最終解決方案。最終在這個懸空平臺的節(jié)點上用到了4毫米粗的側透光纖。通過大功率發(fā)光二極管來驅動這些光纖為平臺下部提供照明。
這個部分的電路在裝修師傅鋪瓷磚和打隔斷之前就進行了布置。整體電路部分被封在了管道墻里面。只有光纖被從瓷磚鋪設的縫隙中引出來。
這樣就完成了腳踏平臺的照明,同時還為璧龕內部增加了頂部照明。
在瓷磚鋪設完畢之后,這些光纖可以剪裁到合適的長度利用膠固定到瓷磚表面。
由于還沒有最終安裝iN所需要的大理石臺,所以就給大家看下現在的燈條效果吧
當然了,還是iN的一貫風格,這個套燈也增加了homekit組件。
現在是可以根據環(huán)境狀態(tài)和淋浴間的使用情況自動的開啟和關閉。
其實昨天iN在說虛擬機不適合家里用的時候,大伙就很有微詞了。但真心地要注意一點,有時候一個人的認知和反應都受到自己的經驗所局限。所有我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都有自己的技術路線和解決方案。如果昨天不看到文章這里,你聽到iN說“在我家可以踩著燈條洗澡”是不是也感到不可思議和危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