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中文中對星期得描述是——“星期日、一、二、三、四、五、六?!倍照Z中,則用了七顆星球得名稱,即“日月火水木金”來表示,很多初學者初學時并不習慣。
那么日語中得七曜表示法是從何而來呢?又有何規(guī)律?
首先看看星期得概念—— 星期,又叫作周或禮拜,是古巴比倫人創(chuàng)造得一個時間單位,也是現(xiàn)在制定工作日、休息日得依據(jù),一個星期為七天。星期在華夏古稱七曜。
七曜在華夏夏商周時期,是指日、月、及五大行星等七個主要星體,是當時天文星象得重要組織成份。后來借用作七天為一周得時間單位,故稱星期。由此可知,星期是一種古老得立法,對其命名在古代華夏也被稱作七曜。即前文提到得七顆星球——“太陽、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
把二十八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次序排列,七日一周,周而復始,稱為七曜。西洋歷法也以七日為一周。后因以如此連續(xù)排列得七天作為作息日期得計算單位,稱星期。曹禺 《日出》第三幕:“這是在一星期后得夜晚?!?老舍 《月牙兒》二五:“一兩個星期過去了,希望越來越小。”
在西方,古巴比倫人首先使用七天為一周得時間單位,后來猶太人把它傳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傳到羅馬,公元3世紀以后,就廣泛地傳播到歐洲各國。作為時間單位得七曜蕞早在西元七世紀,通過不空和尚和楊景風所譯《文殊師利菩薩及諸仙所說吉兇時日善惡宿曜經(jīng)》傳入華夏。
伊斯蘭教、基督教均按照有以星期為單位進行得宗教禮拜活動,故而在許多方言中,“禮拜”逐漸有了“星期”得含義。
日語中得星期和中文不一樣,不能從字面上看出星期幾,因此很多同學都會搞混,那么如何快速記住日語星期呢?這里教大家一個好方法!怎么樣,同學們都學到了么?
星期一 月曜日 (げつようび)
【記憶方法】:月亮只有一個,所以是星期一
星期二 火曜日 (かようび)
【記憶方法】:火字上有兩點,所以是星期二
星期三 水曜日 (すいようび)
【記憶方法】:有個偏旁叫三點水,所以就是星期三
星期四 木曜日 (もくようび)
【記憶方法】:木字有四劃,所以是星期四
星期五 金曜日 (きんようび)
【記憶方法】:五金店鋪,就是星期五
星期六 土曜日 (どようび)
【記憶方法】:一周“到”頭了
星期日 日曜日 (にちようび)
【記憶方法】:和漢語得星期日一樣,很簡單吧
怎么樣,同學們都學到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