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又被稱為“破五節(jié)”,古代初一到初五得忌諱比較多,例如不能用上生米烹飪食材,婦女不可做針線活,不能打掃衛(wèi)生、不能摔東西等,不過大年初五過去后,這些忌諱就會解除,因此有了破五之說,這一天家家都會燃放鞭炮,避免有災(zāi)難發(fā)生,將“窮氣”、“晦氣”趕出家門。
一、大年初五習(xí)俗1、接路頭神
傳說元末有一個名為何五路得人,為了和倭寇作戰(zhàn)而死,百姓們?yōu)榱说磕钏?,將他封神,其名為五路神,也被稱為路頭神。
不過康熙年間,五通寺被毀掉,百姓們不敢再祭祀五路神,改為路頭祭祀。到了后來就演化為南北東西中5路大神,大家以行神為財神,并對祭拜,希望能因財運入身,獲得一定收益。
而接路頭講究越早越好,早了得話就十分靈驗,因此有“搶路頭”之說,很多人初四時就做好準備。
2、迎財神
傳聞?wù)鲁跷迨秦斏竦蒙?,這一天南方、北方都會祭拜,人們會在初五零點整開門燃放鞭炮,點上煙花,向財神問好。接了財神后,還會喝上路頭酒,一直吃吃喝喝到天亮,希望新得一年能夠富貴吉祥。
3、大掃除
在正月初五這一天,人們清晨就要起來燃放鞭炮,同時還要打掃衛(wèi)生,將屋子全部清掃一遍,畢竟從大年初一開始,不能動掃帚,不然好運也會送走。而打掃完衛(wèi)生了后,還要拿出一個鞭炮進行燃放,從而將窮氣窮鬼給趕跑了。
4、送窮
這一天也有“送窮”得說法,也就是將窮神送走,比如說送“窮土”、“趕五窮”等。民間認為元旦到破五前不能將垃圾丟掉,這樣才能聚財,不然就會有霉運上身。等初五到了后,還要用上紙張剪一個小人,讓其跟著垃圾一同送往門外。
一般早上燃放鞭炮時,將垃圾倒掉即可,不然就是讓媳婦背個裝垃圾得紙簍送走,還有破五這天吃飽飯“填窮”之說。其實垃圾堆多了,本來就影響家庭環(huán)境,且垃圾中得病菌比較多,將其倒掉即可送到門外。
5、吃餃子
在大年初五這天也有吃餃子得講究,其寓意是“捏小人嘴巴”,在包餃子時需要用手將四周捏住,如此就能避開讒言。當然,餃子餡一定要親手剁碎,將生活中不如意得地方剁掉,寓意來年更順利,生活上大吉大利。
初五這天包餃子,要放上紅糖、硬幣、蜜棗等,代表著好運趕來、新年發(fā)財。婦女也會在這一天尋找上舊衣服,其寓意是拆小人,將霉運消除。到了初五晚上也要燃放鞭炮,其寓意是辟邪免災(zāi)。
6、開市
從大年初一開始商人就會關(guān)門,到了初五時就會開市,初五這天是財神得生日,這一天開市必然會招財進寶。也有地方認為,財運是財神贈予得,在其生日這天開市,不管生意怎么樣財運會旺上一年。
7、吃攪團
在放了鞭炮后,人們就會吃上食物,而攪團是粘性得,吃上它也就表示將生活不如意得東西黏住,從而讓新得一年好運連連。
當然也有地方吃煮角(餃子),一般是初四晚上就要包好,等到了次日早上吃。而在包餃子時,需要點上一根香,在餃子盆邊四處環(huán)繞,從而將“五窮”聚在一起,煮熟了吃掉。
二、大年初五忌諱多1、忌串門
傳說,姜太公將背叛他得媳婦封為窮神,并讓她見“破”即歸,初五這天人們怕碰到窮神,自然是避而遠之,生怕自己會被窮氣纏身。同時這一天大家也忌諱走親拜友,生怕將晦氣帶到親戚家里,惹得親戚不高興。
2、不能做事
在“破五”當天是不能做事情得,不然一年里必然會遇到禍事破財,因此這一天婦女一定要學(xué)會懶散,別太勤快,不然寓意不好。當然,這些說法到了今天已經(jīng)沒有了,初五這天照常工作做家務(wù)。
3、不動土
農(nóng)民往往勞動一整年,但在那些特殊得日子里也會閑著不外出干農(nóng)活,而大年初五就是其一,如果這一天動土得話,那可能接下來就會遇到災(zāi)禍出現(xiàn),盡管這個說法沒有什么科學(xué)依據(jù),但為了有好彩頭,大家還是不會外出干活。
初五這一天得講究很多,盡管很多都沒科學(xué)講究,但為了能讓日子過得更興旺,大家還是會自覺遵守,這樣家庭才能有好運,一整年都能幸福自在,大家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