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量長短得標(biāo)準(zhǔn),尺子
【例句】
①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保ā多嵢速I履》)
②寧信度,無自信也。(《鄭人買履》)
(2)度量
【成語】
度長絜大
度德量力
寸而度之,至丈必差
【例句】
①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quán)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過秦論》)
②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齊桓晉文之事》)
(3)讀duó,計(jì)算,估算,揣度,推測
【成語】
置之度外
揆理度情
審時(shí)度勢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度德量力
稱德度功
【例句】
①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②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fù)約不償城。(《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項(xiàng)王自度不得脫。(《垓下之戰(zhàn)》)
(4)標(biāo)準(zhǔn),限度
【成語】
吃穿用度
荒淫無度
進(jìn)退中度
誅求無度
揮霍無度
【例句】
①樂盤游,則思叁驅(qū)以為度。(《諫太宗十思疏》)
②生之有時(shí),而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論積貯疏》)
(5)制度,法律
【成語】
大明法度:明:嚴(yán)明;法度;規(guī)短,制度。大力嚴(yán)明制度、法規(guī)。
【例句】
①內(nèi)立法度,務(wù)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過秦論》)
②衡下車,治威嚴(yán),整法度。(《張衡傳》)
③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于有司。(《答司馬諫議書》)
(6)度量,氣度
【成語】
雍容大度
風(fēng)度翩翩
寬宏大度
恢廓大度
【例句】
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荊軻刺秦王》)
(7)度過,越過,通“渡”
【成語】
度日如年
糊口度日
虛度年華
暗度金針:度:通“渡”,過渡,引申為傳授。金針:傳說有名叫鄭采珠得姑娘,七夕祭織女,織女送她一根金針,從此她刺繡得技能更為精妙。后因以比喻秘訣,暗中將高超得技藝傳授給別人,又借指幕后交易。
①萬里赴戎機(jī),關(guān)山度若飛。(《木蘭詩》)
②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夢游天姥呤留別》)
③春風(fēng)何須怨羌笛,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涼州詞》)
(8)次,回
【成語】
前度劉郎
一年一度
【例句】
①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滕王閣賦》)
②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江南逢李龜年》)
③一年一度秋風(fēng)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采桑子·重陽》)
(9)僧尼道士勸人出家
【成語】普度眾生
(10)譜曲,唱曲
【例句】
①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揚(yáng)州慢》)
②每度一字,幾盡一刻,飛鳥為之徘徊,壯士聽而下淚矣。(《虎丘記》)
【語義提示】
“度”本義為度量,度量需要尺子。引申出“尺子”, 引申為標(biāo)準(zhǔn),限度。再引申為描度、推測。再引申為制度,法律,再引申為經(jīng)過。又引申為法度。又指人得氣質(zhì)或姿態(tài)。尺子可以多次度量,引申為次數(shù)。
【思維導(dǎo)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