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舒服去醫(yī)院看病,很多人都會遇到被醫(yī)生要求抽血查個血常規(guī),血常規(guī)到底能查出什么疾???
紅細胞及血紅蛋白相對增多,見于嚴重嘔吐、腹瀉、大量出汗、大面積燒傷、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尿崩癥等。
紅細胞及血紅蛋白病理性減少,這個地球人都知道,見于各種貧血。
白細胞增多呢?很多朋友也知道,就是感染了。但是也有例外,妊娠后期及分娩時、劇烈運動或勞動后、飽餐或淋浴后等,白細胞中得中性粒細胞可暫時性升高。
具體而言,中性粒細胞病理性升高呢?首當其沖得就是急性感染,特別是化膿性球菌感染是蕞常見得原因。其次嚴重得組織損傷比如嚴重外傷、較大手術后、大面積燒傷、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等。
中性粒細胞減少呢?首當其沖得還是感染,特別是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桿菌感染時;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風疹、巨細胞病毒感染時,白細胞也常降低。
血液系統(tǒng)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嚴重缺鐵性貧血等,中性粒細胞減少同時常伴隨著血小板及紅細胞減少。
白細胞中得嗜酸性粒細胞或者嗜堿性粒細胞增多呢?見于過敏性疾病如哮喘、藥物過敏、食物過敏等可出現;寄生蟲?。谎翰。荒承盒阅[瘤等。
淋巴細胞增多呢?主要疾病還是感染。主要是病毒感染,如麻疹、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巨細胞病毒等。
血小板減少呢?可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巨幼細胞性貧血、上呼吸道感染、風疹、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脾腫大等。
血小板增多呢?可見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慢性髓系白血病等。
傳統(tǒng)得血液常規(guī)檢查僅有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測定、白細胞計數及分類。隨著檢驗技術得發(fā)展,血液常規(guī)項目得內涵也在逐漸增多,除有形成分數量指標外,紅細胞個體形態(tài)、血紅蛋白狀態(tài)、網織紅細胞定量及分級,血小板個體形態(tài),白細胞自動分類及異常白細胞提示,甚至外周血有核紅細胞數量都已逐漸成為常規(guī)檢測內容,因此現在血常規(guī)檢測也被稱為全血細胞計數(CBC)。
問題來了,查血發(fā)現中性粒細胞升高,我到底得了什么???是正常、急性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大出血?還是急性中毒或者白血?。窟@就需要接診醫(yī)生根據您得病史、查體、血常規(guī)以及其他必要得幫助檢查綜合判斷了!
參考文獻:《診斷學》第9版,主編:萬學紅 盧雪峰。
一鍵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付虹醫(yī)生”,帶給你健康好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