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癢后,《歌手當打之年》能否憑借年輕歌手們重現輝煌? 2020-01-08 15:48閱讀: 納蘭驚夢/文
作為季播節(jié)目,《歌手》系列絕對可算是“大前輩”了。作為曾經最炙手可熱的節(jié)目,《歌手》熱播時用萬人空巷絲毫不為過,“現象級”也似乎成為了它的代名詞。
連續(xù)七季的播出(四季《我是歌手》,三季《歌手》),節(jié)目也不可避免的進入疲勞期,收視率和網絡熱度的低迷,讓不少人一度猜測,《歌手》是不是也最終也要告別了。
但在招商情況依舊堅挺的情況下,今年的《歌手》依舊還是如約而至。更讓人驚喜的是,今年的《歌手》主打“當打之年”概念,意思也很明確:參加節(jié)目的以樂壇“當打之年”的歌手為主,這一點從已經官宣的首發(fā)歌手陣容就可以看出來:周深、毛不易、華晨宇、袁婭維、蕭敬騰、徐佳瑩和米希亞七位歌手中,年紀最小的是94年的毛不易,年紀最大的是78年的米希亞,平均首發(fā)年齡33歲。
眾所周知,《歌手》系列一度被認為是老歌手翻紅的福地,從第一季開始以來,確實有不少過往知名 度并不算高的實力歌手一鳴驚人,譬如黃媽黃綺珊和杜麗莎;也有一些在刻板印象中年齡與風格比較疏離年輕人的歌手出圈,譬如“萌叔”韓磊、騰格爾等;還有曾經紅極一時,后來由于種種原因淡出視線的,如陳潔儀、林憶蓮等。除了帶給觀眾華語樂壇黃金年代的追憶以外,確實也給年輕歌手交流與學習的機會。
《歌手》的改版指向很明顯,就是給年輕的實力歌手開辟戰(zhàn)場,不再是老歌手翻紅的套路了,這也算是這檔老牌節(jié)目的順應時代需求之變。憑心而論,《歌手》這次的改版確實讓人很是期待,一方面,官宣的首發(fā)歌手基本都是兼具實力與人氣的新生力量,對于大幅拉動節(jié)目的關注度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沒有前輩的場子年輕人也更容易放的開。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歌手當打之年》首發(fā)陣容里的七位歌手里,有五位可以稱之為“熟人”:徐佳瑩是《我是歌手》第四季的首發(fā)歌手,最終總決賽獲得第6名,還在《歌手2017》的總決賽助陣過獅子合唱團;以“獅子合唱團”名義參賽的蕭敬騰和袁婭維是《歌手2017》的首發(fā)歌手,一個是年度第3,一個是年度第7;華晨宇取得的成績最好,作為《歌手2018》的補位歌手,他一路殺到了年度亞軍,僅次于當年無可撼動的“結石姐”;毛不易雖然沒有正式參賽,卻是先后兩次作為幫唱嘉賓助陣總決賽,一次是助陣張韶涵,一次是助陣齊豫。此次作為“首發(fā)歌手”,更是被人戲稱為“逆襲”。
至于如今人氣也越來越高漲的周深,雖然沒有登上過《歌手》舞臺,但他在其他音樂綜藝節(jié)目里驚艷的表現,也使得他的入選無可爭議。極具辨識度的嗓音特質,以及對于歌曲詮釋的共情能力,都是周深的殺手锏。
要說首發(fā)歌手中相對陌生的,自然是日本歌手米希亞,但她在日本樂壇的地位相當之高:能夠跨越五個八度音域的她首張專輯即在日本狂銷250萬張,打破了當時小室哲哉與織田哲郎獨霸日本樂壇的局面,并且改變了當時日本樂壇的流行方向??梢灶A見,米希亞將有可能是《歌手當打之年》最大的驚喜。
除了各位首發(fā)歌手會拿出怎樣的表現令人關注,今年《歌手》改版另一大看點,則是賽制會否依舊采用高頻率的淘汰、補位和踢館玩法。畢竟,在局限歌手群體的規(guī)則之下,如果依舊采取往季的淘汰賽制,能否保證貫穿始終的音樂品質也是個巨大的問號。洪濤想要讓《歌手》重返青春,光靠小打小鬧可還遠遠不夠。
舉報/Report
作為季播節(jié)目,《歌手》系列絕對可算是“大前輩”了。作為曾經最炙手可熱的節(jié)目,《歌手》熱播時用萬人空巷絲毫不為過,“現象級”也似乎成為了它的代名詞。
連續(xù)七季的播出(四季《我是歌手》,三季《歌手》),節(jié)目也不可避免的進入疲勞期,收視率和網絡熱度的低迷,讓不少人一度猜測,《歌手》是不是也最終也要告別了。
但在招商情況依舊堅挺的情況下,今年的《歌手》依舊還是如約而至。更讓人驚喜的是,今年的《歌手》主打“當打之年”概念,意思也很明確:參加節(jié)目的以樂壇“當打之年”的歌手為主,這一點從已經官宣的首發(fā)歌手陣容就可以看出來:周深、毛不易、華晨宇、袁婭維、蕭敬騰、徐佳瑩和米希亞七位歌手中,年紀最小的是94年的毛不易,年紀最大的是78年的米希亞,平均首發(fā)年齡33歲。
眾所周知,《歌手》系列一度被認為是老歌手翻紅的福地,從第一季開始以來,確實有不少過往知名 度并不算高的實力歌手一鳴驚人,譬如黃媽黃綺珊和杜麗莎;也有一些在刻板印象中年齡與風格比較疏離年輕人的歌手出圈,譬如“萌叔”韓磊、騰格爾等;還有曾經紅極一時,后來由于種種原因淡出視線的,如陳潔儀、林憶蓮等。除了帶給觀眾華語樂壇黃金年代的追憶以外,確實也給年輕歌手交流與學習的機會。
《歌手》的改版指向很明顯,就是給年輕的實力歌手開辟戰(zhàn)場,不再是老歌手翻紅的套路了,這也算是這檔老牌節(jié)目的順應時代需求之變。憑心而論,《歌手》這次的改版確實讓人很是期待,一方面,官宣的首發(fā)歌手基本都是兼具實力與人氣的新生力量,對于大幅拉動節(jié)目的關注度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沒有前輩的場子年輕人也更容易放的開。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歌手當打之年》首發(fā)陣容里的七位歌手里,有五位可以稱之為“熟人”:徐佳瑩是《我是歌手》第四季的首發(fā)歌手,最終總決賽獲得第6名,還在《歌手2017》的總決賽助陣過獅子合唱團;以“獅子合唱團”名義參賽的蕭敬騰和袁婭維是《歌手2017》的首發(fā)歌手,一個是年度第3,一個是年度第7;華晨宇取得的成績最好,作為《歌手2018》的補位歌手,他一路殺到了年度亞軍,僅次于當年無可撼動的“結石姐”;毛不易雖然沒有正式參賽,卻是先后兩次作為幫唱嘉賓助陣總決賽,一次是助陣張韶涵,一次是助陣齊豫。此次作為“首發(fā)歌手”,更是被人戲稱為“逆襲”。
至于如今人氣也越來越高漲的周深,雖然沒有登上過《歌手》舞臺,但他在其他音樂綜藝節(jié)目里驚艷的表現,也使得他的入選無可爭議。極具辨識度的嗓音特質,以及對于歌曲詮釋的共情能力,都是周深的殺手锏。
要說首發(fā)歌手中相對陌生的,自然是日本歌手米希亞,但她在日本樂壇的地位相當之高:能夠跨越五個八度音域的她首張專輯即在日本狂銷250萬張,打破了當時小室哲哉與織田哲郎獨霸日本樂壇的局面,并且改變了當時日本樂壇的流行方向??梢灶A見,米希亞將有可能是《歌手當打之年》最大的驚喜。
除了各位首發(fā)歌手會拿出怎樣的表現令人關注,今年《歌手》改版另一大看點,則是賽制會否依舊采用高頻率的淘汰、補位和踢館玩法。畢竟,在局限歌手群體的規(guī)則之下,如果依舊采取往季的淘汰賽制,能否保證貫穿始終的音樂品質也是個巨大的問號。洪濤想要讓《歌手》重返青春,光靠小打小鬧可還遠遠不夠。
舉報/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