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頭條某詩友發(fā)布一首七言八句,標上“七律”,特約頭條詩友相和。我很贊同這種文明方式,并且他也艾特了本人。由于原詩只能算是新韻古風(fēng),我也就免為其難,次韻(包括韻腳)和了《春夏秋冬》四首新韻七律。
興之所至,又贈一首與原詩每句首尾字俱同得七律,以助雅興。該詩友原作見下圖:
次韻三千曾報答,直言三道共經(jīng)綸
和詩/一凡詩詞客
大漠風(fēng)吹行色慚,雪白亂入昊空藍
月星寥落幾滴淚,梅骨伶仃永夜寒
塞北冰深堪裂鼓,江南水闊好行船
春心早比身歸去,一路神飛駕鳳鸞
鄉(xiāng)心飛度關(guān)山易,邊塞蕭條行路難
《春》
萬物新生替老慚,一江春水勝于藍。
東風(fēng)澹蕩拂冬淚,初日合和破曉寒。
鳥囀聲急催種谷,河開波動打魚船。
兒童借渡南溪去,十里長堤放紙鸞。
兒童放學(xué)歸來早,忙趁東風(fēng)放紙鳶
《夏》
葉亦凋零花亦慚,一場時雨洗天藍。
怡紅滿地花含淚,燕紫穿庭語問寒。
百里風(fēng)揚帆正鼓,一江岸闊好行船。
真堪踏浪歸鄉(xiāng)去,共與伊人畫鳳鸞。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秋》
號角聲悲斷愈慚,中天白月襯青藍。
露侵黃葉空垂淚,石淺清池水帶寒。
永夜忍聽催更鼓,晨光已誤返鄉(xiāng)船。
花開陌上應(yīng)歸去,得看淮揚飛赤鸞。
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
《冬》
孤梅難救百花慚,霧隱樓臺天隱藍。
凌掛檐頭如下淚,氣出口外若噓寒。
千重積雪堪凝鼓,三尺深冰可凍船。
邊塞蕭條無處去,暫將思語寄青鸞。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
(新韻八寒)282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