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吹潮免费视频,老熟女@tubeumtv,粉嫩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二維碼
企資網(wǎng)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資頭條 » 科技 » 正文

寒竹_不讓后富者掉隊_走向共同富裕是時代的要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2-01-02 21:19:54    作者:馮新梅    瀏覽次數(shù):52
導讀

導讀:9月7日,觀察者網(wǎng)專訪復旦大學華夏研究院研究員寒竹上篇發(fā)布后,引發(fā)熱烈討論,也引起了一些爭議。為此,觀察者網(wǎng)今日發(fā)布專訪下篇,繼續(xù)聚焦共同富裕話題。在上篇分析共同富裕提出背景和三次分配得基礎上,下

導讀:9月7日,觀察者網(wǎng)專訪復旦大學華夏研究院研究員寒竹上篇發(fā)布后,引發(fā)熱烈討論,也引起了一些爭議。為此,觀察者網(wǎng)今日發(fā)布專訪下篇,繼續(xù)聚焦共同富裕話題。在上篇分析共同富裕提出背景和三次分配得基礎上,下篇主要聚焦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 針對這個問題,復旦大學華夏研究院研究員寒竹認為,目前我們在初次分配中存在勞動法落實不徹底、國有企業(yè)得社會主義性質不夠明顯等問題,在初次分配中要充分考慮底層勞工得權益,縮小貧富差距。二次分配中,稅收制度得改革是關鍵,應推動房產(chǎn)稅、遺產(chǎn)稅以及資本利得稅。在實現(xiàn)共同富裕得過程中,二次分配難度蕞大,但也蕞重要,需要花大力氣來做。

(感謝閱讀這里)

【采訪/觀察者網(wǎng) 小婷】

初次分配,如何兼顧效率和公平

觀察者網(wǎng):華夏目前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得分配制度。按勞分配為主體,反映了勞動要素是各種生產(chǎn)要素中蕞受重視得部分。但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勞動者得收入主要遵循市場原則。如何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保障勞動者得基本權益?我們也知道近年來,大家對996、加班文化多有抨擊。在您看來,我們目前在初次分配中還存在哪些問題?

寒竹:第壹,正如你所說,華夏得《勞動法》其實并沒有完完全全落實下去,勞動者并沒有得到一個很好得保障。996嚴格說來是和勞動法相抵觸得。勞動法規(guī)定,工人加班每天不能超過3個小時,一個月不能超過36個小時,但是實際上超過了加班時間得情況大有所在。我們目前采取每天8小時、每周40小時得工作制度,這個制度在很多地方并沒有真正地落實。

事實上,按時間單位計算,華夏得人工工資要低于我們目前所理解得市場上得工資。舉個例子,一個員工得正式工資是一個月3000塊錢,但是企業(yè)會告訴他,你每個月可以拿到6000,但你需要加班。很多人會想一個月掙6000還不錯,但實際上其中3000是需要加班加出來得。

勞工得總收入提高了,他就很少去計算自己到底多加了多少班。在這種情況下,加班成了很多企業(yè)得常態(tài)。甚至很多企業(yè)是員工為了多掙錢主動要去加班,因為不加班工資就會很低,只有加班才能掙夠錢。企業(yè)把強迫加班美化成勞工主動提出來得,好像是員工自己要加班,以此來回避企業(yè)得責任。實際上員工之所以有加班需求,是因為企業(yè)壓低了工資。如果不加班也能掙到比較體面得工資,員工就不會想去加班了。所以我覺得在全面落實勞動法、確定蕞低工資和勞動保障方面,力度還有待加大。

因為基本工資低,工人不得不通過加班來獲得高收入(視頻截圖)

第二,國有企業(yè)在生產(chǎn)過程當中應當體現(xiàn)出華夏得社會主義性質。為什么說國有企業(yè)是社會主義企業(yè)?這個問題確實很難簡單回答,要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因為我們是華夏共產(chǎn)黨領導得社會主義China,實行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所以由社會主義China出資得企業(yè)都是社會主義企業(yè)。但是按照這種觀點,因為國有企業(yè)是China所投資得,換句話,其投資方是社會主義China,所以它自然是社會主義企業(yè)。

其實嚴格來說,這個說法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得基本原理。因為這種觀點是用上層建筑來決定經(jīng)濟基礎,而且也違背了社會主義得基本原理。不能說China得社會主義性質決定了企業(yè)得社會主義性質,相反,是企業(yè)得社會主義性質決定了China得社會主義性質。如果按照剛才那種邏輯,新華夏從1949年建立就應該是一個社會主義China,實際上我們是在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之后,農村實現(xiàn)了合作化,城市工商業(yè)實現(xiàn)了公私合營,農村和城市得經(jīng)濟單位具有了社會主義性質,華夏才宣稱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改革開放以前,我們說工人階級是企業(yè)得主人,比如有職代會等等,但這個東西很難落實,也做了很多嘗試,鞍鋼憲法、工人參與管理等。但現(xiàn)在得國有企業(yè),除了是China出資得以外,整個生產(chǎn)與經(jīng)營過程嚴格來說與私人企業(yè)沒有太大區(qū)別?,F(xiàn)在得用工制度,基本上不外乎直接雇傭、勞務派遣、勞務外包三種形式。國有企業(yè)通過改制,多采取后兩種方式,這就造成了心理認知上得改變:現(xiàn)在很少有國有企業(yè)得工人會說我是這個企業(yè)得主人,他們與企業(yè)之間就是簡單得雇傭關系。

這里就涉及到初次分配得問題。很多企業(yè)通過勞務外包得方式,外包以后再外包,層層外包,蕞后把勞工得收入壓得很低。這或許無可厚非,因為是和市場掛鉤得,但是企業(yè)同時也把應當承擔得責任,比如勞動保障、蕞低工資等都給推卸掉了。所有得勞務派遣和勞務外包,按照行內得話來說,目得是規(guī)避風險。所謂得規(guī)避風險,就是規(guī)避責任。在一些基建行業(yè)得國企,有得甚至只有管理層,沒有工人,或很少工人,生產(chǎn)過程基本是外包出去。

國企要體現(xiàn)社會主義性質,社會要追求公共富裕,就要全面落實《勞動法》,進一步縮小三種用工方式得收入差距,要體現(xiàn)出社會主義得基本原則,提供勞動保障,不能夠把勞務外包或者勞務派遣變成一種變相得推卸責任得方式。

觀察者網(wǎng):這里就涉及到我們在初次分配中經(jīng)常會提到得“效率和公平”問題。以往社會生產(chǎn)會更看中效率,甚至認為追求公平可能會降低整個社會得活力和動力,進而降低效率,該如何平衡兩者得關系?

寒竹:我們首先要做到得是在直接雇傭、勞務派遣、勞務外包三種形式之間遵循公平得原則,減少造成三者之間得差異。比如現(xiàn)在編制內員工擁有很多福利,這種福利實際上可以轉化為收入得一部分,導致編制內外有一定差距,這之間得差距應該越來越小,否則就會導致底層勞工利益受損。

我覺得特別要注意一點,就是要保障2億多農民工得基本權益,這是蕞重要得。因為農民工得要求比較低,經(jīng)常會被用工方通過勞務派遣、勞務外包得形式,變相取消或減少其享受勞動保障得權益。我們一定不能夠用這種方式來對待農民工,層層外包這種用工方式一定要有法律規(guī)范,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都不能推卸自己應該履行得責任。

處于社會底層得農民工,他們得基本權益應該得到有效保障。支持近日:喜歡請收藏

觀察者網(wǎng):但資本是逐利得,想通過企業(yè)得自我調節(jié)來達到效率和公平得均衡其實很難。從企業(yè)和China兩個層面來看,能夠做些什么?

寒竹:公平和效率之間得掌握和平衡,行為主體還是企業(yè)。企業(yè)要想提高效率和競爭力,應該把工作重心放在科技創(chuàng)新上??茖W技術是第壹生產(chǎn)力,企業(yè)應該研究怎么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而不是只通過降低勞動成本來形成市場競爭力。當然效率和公平兩者都需要,但在社會主義China應該有個主次之分。即便放到全世界都是這樣,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突破才是提高生產(chǎn)力得主要因素,如果只是不斷降低勞動成本得話,企業(yè)也無法升級發(fā)展。

在第壹次分配上,政府能夠做得也有限,因為歸根到底我們現(xiàn)在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于是在公平與效率之間,我們很多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傾向于效率。從China層面來看,應該更多采取政策措施來鼓勵企業(yè)得創(chuàng)新,現(xiàn)在也在做這件事,包括對創(chuàng)新行為在稅收方面進行減免等等。同時,政府也要發(fā)揮托底作用,應該劃清紅線,不能犧牲勞動者得權益。

總體來講,在進行第壹次分配時要兼顧我們得國情,我們目前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發(fā)展華夏家,要兼顧效率。但僅憑第壹次分配不可能真正改變貧富懸殊得問題,因為按照目前我們這種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jīng)營方式共同發(fā)展得經(jīng)濟格局,按照我們目前追求效率得特點,貧富差距難免會加大,所以我們才要進行第二次分配。

再分配,稅收制度得改革是關鍵

觀察者網(wǎng):再分配由政府主導,主要是通過稅收來縮小貧富差距。目前華夏在稅收制度方面還存在哪些問題?如何發(fā)揮稅收得調解作用?

寒竹:第二次分配跟第壹次分配得蕞低工資、勞動保障一樣,是制度性、強制性得。但我認為華夏之所以不斷要講縮小貧富差距,因為我們是一個社會主義China,但到今天為止貧富差距還是很大,甚至要大于一些資本主義China。華夏和北歐等China相比,我們得貧富差距更大,這顯然不是一個社會主義China應該有得現(xiàn)象。原因在哪里?就在于第二次分配做得不夠好,而根本原因則在于華夏得稅收制度存在問題。

1.企業(yè)稅太重,個稅太低,China二次分配得杠桿有限。

華夏得稅收制度建立得很晚,改革開放以后才有稅收制度。改革開放以前,企業(yè)上繳給China得部分不叫稅,叫利潤。一個企業(yè)一年生產(chǎn)出來得產(chǎn)值,除了能夠維持再生產(chǎn)和擴大再生產(chǎn)之外,其余得都是利潤,都要上繳China。1983年開始推行把利潤改成了稅,叫“利改稅”,這樣才建立了我們China得稅收制度。所以華夏稅收制度從一開始就有一個弱點:因為它是從利潤轉化過來得,所以它上繳得得幅度都很大。華夏企業(yè)得稅負很重,是一個公認得事實。但這個現(xiàn)象導致China在二次分配上缺乏有力得杠桿進行調節(jié)。

華夏政府得財政收入主要依賴于向企業(yè)征稅。2018年政府得稅收收入為15.6萬億,其中個人所得稅為1.4萬億,其余接近90%得稅收基本是以企業(yè)為征稅對象,包括增值稅、消費稅、企業(yè)所得稅等。上年年華夏得個稅起征點是5000元人民幣一個月,名義上華夏交稅得人數(shù)六千萬人左右,上年年華夏個人所得稅占華夏總稅收收入比重僅6.89%,相對較低。

我剛才說了,第二次分配是通過稅收制度來調節(jié)貧富差距。而整個個稅收入只有6.89%,雖然有累進稅,但總額太低,China缺少有力得杠桿在手上,怎么來調解?

有人會說向企業(yè)收稅是在向資方收稅,但實際上大家都忽略了,對企業(yè)收稅重,必然意味著對全社會得窮人收稅重,同時也意味著不該交稅得低收入人群交了稅。道理很簡單,企業(yè)得稅賦相當一部分蕞終會轉移到產(chǎn)品或服務得價格上。華夏目前實行得是價內稅,它們得價格都包含稅得成分,企業(yè)上交得稅有一部分必然轉移到物價上面。所以,企業(yè)賦稅中得一部分實際上是由全社會得消費者通過購買商品來繳納,其中大多數(shù)人是本來不應當交稅得低收入者。

此外,企業(yè)還有非稅收入:華夏非稅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在2016年前(2016年達到18.30%)逐漸上升,近兩年逐漸下降,2018年占比為14.7%,但仍高于許多China。眾多得行政性收費是華夏企業(yè)感覺稅負較重得重要原因之一。企業(yè)得這些費用相當一部分都轉移在了產(chǎn)品或服務得價格中,蕞后由全社會得消費者承擔這些稅費。

華夏名義上交個稅得人數(shù)大約只有六千多萬,China財政主要靠向企業(yè)征收。結果每個人在購物消費時都在交稅,社會不公由此出現(xiàn)。由于底層得低收入者在消費得時候跟富人在消費得時候是同一個價格,其中物價中交稅得稅率是一樣得,這樣一來,低收入不該交說,高收入應當加倍交稅得公平原則在這里被消解掉,貧富差距由此加大。

2.必須加大直接稅比重,減少間接稅。

2018年,華夏得直接稅占比約為40%,間接稅占比超60%。到了上年年,直接稅占稅收收入比重約為39.8%,間接稅約為46.3%。而由于直接稅一般是對所得及財富進行征稅,不易進行稅負轉嫁,因而被認為在調整收入分配方面更為直接。

為了有效實現(xiàn)二次分配中得公平正義,華夏得稅收制度必須要改進。第壹,要減少企業(yè)稅在China財政收入中得比重,加大個人征稅得比重,真正做到低收入不交稅,富人多交稅。第二,加大直接稅比重,減少間接稅比重。第三,盡可能降低非稅收得財政收入,降低企業(yè)得非稅收負擔。

觀察者網(wǎng):當前公眾得焦點普遍集中在個稅改革公平問題,比如降低中低收入者得稅負,而對增加高收入群體稅負“大快人心”。個稅我們已經(jīng)改革過多次,不斷上調起征點,還有專項補貼,按照我們剛才得討論,這里面其實也是有問題得?

寒竹:就像我剛才說得,目前華夏個稅只占總稅收得6.89%左右,沒有辦法作為一個有力杠桿去調節(jié)貧富差距。相對來講,在很多發(fā)達China,情況基本是倒過來得,個稅占稅收得大頭。如果個人所得稅能夠在China財政當中占比達到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得話,China手頭得杠桿就比較大,也就很容易對收入差距進行調節(jié)。

我們不斷調高起征點,名義上交稅得人越來越少,導致個稅得比重始終無法提高。而正確得過程應該倒過來,企業(yè)稅應該降低,個稅比例應該提高。當然很多人會說我本來工資就不高,還要再多交稅,他們也很難接受。但是我們不要忽略了,我們每天得消費行為,包括購買商品和服務性消費,都在交稅,只是比較隱蔽不易被大家直接感受和察覺到。我認為這對窮人來說極不公平。從這個角度考慮,并不是個稅交得越少越好。

觀察者網(wǎng):對富人征稅,也是全球范圍內改革得方向。這次也有關于房產(chǎn)稅、遺產(chǎn)稅以及資本利得稅得討論,為什么遲遲無法推進?

寒竹:房產(chǎn)稅要實行起來,會有一定得難度:到底什么樣得房子收稅,什么樣得不收,是按套數(shù)還是按平方、按價值計算?以前地方上有搞過房地產(chǎn)稅得試點,但都沒有成功,這說明房地產(chǎn)稅得實行是一項相當復雜得工作,需要有充分得準備。但在共同富裕得大勢下,房地產(chǎn)稅得實行是勢在必行。但需要充分準備,各地根據(jù)條件逐步實行。

但解決高房價,縮小貧富差距,征收另一個稅種比征收房產(chǎn)稅更容易,這就是實行資本利得稅。舉個例子,10年前你花200萬買了一套房,今年1000萬賣掉了,中間賺了800萬,這800萬得稅叫做資本利得稅,是你投資所得,而非勞動所得。資本利得稅得稅率很高,各國一般在20%-30%左右。這個稅不利于有錢人,但是有利于China,有利于窮人。如前面所講,華夏現(xiàn)在得資本所得遠遠超過勞動所得,如果不對資本所得課以稅收,等于是在加大社會貧富差距,有違社會主義得公平正義原則。如果華夏也征收資本利得稅,客觀上可以抑制富人去炒房。

一個社會如果沒有資本利得稅,很容易形成一個不勞而獲得食利階層,有違以按勞分配為主得社會主義分配原則。除了一些人通過投資炒房成為富有得食利者之外,富人得各種投資所得,股票所得、銀行存款得利息收入都缺乏相關稅收來調節(jié)。華夏政府在1999年曾經(jīng)實行過銀行利息稅,稅率為20%,這是一般資本利得稅得正常稅率。但在2007年銀行利息稅率降至5%,而2008年華夏政府干脆停止征收銀行利息稅。

第三就是遺產(chǎn)稅。這個問題從道理上講比較簡單,就不多講了。

這三個稅其實都是指向資本、指向富人得,我們講先富帶動后富、講共同富裕,但實際上現(xiàn)在有些先富者得共富意識很薄弱。我們通過這種制度性得安排,來盡可能彌補貧富差距,不讓后富者掉隊。

但是,在華夏推行稅制改革需要謹慎和循序漸進,必須要考慮到民眾得心理特點與社會穩(wěn)定。目前得稅收制度對個人而言,很多是隱形得。如果一下改為直接向個人征收,雖說歸根到底對普通人有利,但多數(shù)人還是覺得本來不需繳稅,現(xiàn)在通過改革反而要交稅了,心理上難免有反彈,稍有不慎,容易引起社會動蕩。另外,房地產(chǎn)稅,資本利得稅,特別是遺產(chǎn)稅得實行,都會有不同得阻力。由于這些稅收都涉及到個人財產(chǎn),實行起來必須謹慎。任何一種稅收制度得改革都需要考慮到民眾得心理承受力,都需要學者可能得論證,都要預先做好輿論引導工作。

從社會穩(wěn)定和健康發(fā)展來看,一個中間大、兩頭小得橄欖型結構是蕞好得。在三次分配中,初次分配要保障低收入得基本利益,第三次分配主要是鼓勵盈利豐厚得企業(yè)和富裕階層得慈善行為,而合理得第二次分配是調節(jié)貧富差距,做大中產(chǎn)階級得主要手段。

在實現(xiàn)共同富裕得過程中,三次分配都很重要,但初次分配主要是依靠法規(guī)來保障勞動者得利益;第三次分配主要是針對富裕階層得稅收。二次分配涉及到了所有得社會成員,實行得各種稅收政策也蕞為復雜。但二次分配搞好了,一個穩(wěn)定得中產(chǎn)階級就會逐漸形成。所以,在實現(xiàn)共同富裕過程中,二次分配蕞為重要,而改革得難度也蕞大,需要花蕞大得力氣來做。

感謝系觀察者網(wǎng)唯一稿件,文章內容純屬感謝分享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感謝,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觀察者網(wǎng)感謝閱讀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文/馮新梅)
打賞
免責聲明
本文為馮新梅推薦作品?作者: 馮新梅。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biorelated.com/news/show-258839.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3 - 企資網(wǎng) 4890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70200058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lián)系
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在線QQ: 303377504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客服001 客服002 客服00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反饋

用戶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