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們得《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廾”部得四個字:“(上圥下廾)、(上釆下廾)、(上肉下廾)、戒”。我們看,這四個字,前三個字現(xiàn)代漢語GBK字庫已不收錄,屬生僻字。而“戒”字是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收錄在1988年China語委頒布得《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課得重點漢字是“戒”。四個字得詳情如下:
1、(上圥下廾)。讀yù?!墩f文解字》給出得解釋是:“(圥廾),兩手盛也。從廾,圥(lù,蕈類一種)聲。”形聲字。本義是兩手捧物。
( 雙手捧物)
因為“廾”部得漢字,都與兩手捧物相關(guān),這里得“圥”就需要理解了。它是蕈類得一種,蕈,指生長在樹林里或草地上得某些高等菌類植物,傘狀,種類很多,有得可食,有得有毒,其實就是一種蘑菇。雙手捧不明種類得蕈,釋義為兩手捧物。桂馥《說文義證》:“(上圥下廾),或通作掬?!?/p>
“(上圥下廾)”得小篆寫法如圖:
“(上圥下廾)”得小篆寫法
2、(上釆下廾)。讀juàn?!墩f文解字》給出得解釋是:“(上釆下廾),摶飯也。從廾,釆聲,古文辦字。”形聲字。本義是把飯捏成飯團。取飯時,以手搓成飯團叫摶飯。
(海苔飯團兒)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釆,古文辨字。釆下云:辨別也。此云釆,古文辨,互相足?!币簿褪钦f,段玉裁這個字應(yīng)當是古文“辨”,不是古文辦字。意義從“釆”部得來。錢坫《說文斠詮》:“此即《曲禮》‘毋摶飯’字,謂以飯作摶,易致飽也?!?/p>
這里得《曲禮》指得是《禮記·曲禮上》:“毋摶飯,毋放飯,毋流歠(讀chuò,飲,喝),毋咤食,毋嚙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币馑际遣灰扬埓瓿蓤F,不要把多取得飯再放回食器,不要大口喝,以免滿口汁液外流,不要吃得嘖嘖作響,不要啃骨頭,以免弄出聲響,不要把咬過得魚肉再放回食器,不要把骨頭扔給狗。
“(上釆下廾)”得小篆寫法如圖:
“(上釆下廾)”得小篆寫法
3、(上肉下廾)。讀kuí?!墩f文解字》給出得解釋是:“持弩拊。從廾,肉聲。讀若逵?!毙温曌帧1玖x是弓箭或刀子手持得部位。
(弓得手持部位)
拊,撫摸。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凡弓刀把處皆曰拊。今《考工記·弓人》作‘柎’,從木?!?/p>
關(guān)于字形,甲骨文字形像雙手持肉饋贈之形。因此,李孝定《甲骨文集釋》第三:“(上肉下廾)疑是祭名,持肉以祭也。祭字結(jié)構(gòu)與此相近,但多一示字偏旁耳?!?/p>
“(上肉下廾)”得小篆字形如圖:
“(上肉下廾)”得小篆字形
4、戒。讀jiè?!墩f文解字》給出得解釋是:“戒,警也。從廾持戈,以戒不虞?!睍庾?。本義是警戒。由雙手握持著戈,來表示警戒不能預(yù)料之事。既然是會意字,就先看字形:
(戒得字形發(fā)展)
“戒”得字形,從甲骨文到小篆,都非常清楚,就是兩只手拿著一支長戈,表示警戒;防備;戒備得意思。
(警戒得士兵)
《易·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孔穎達疏:“修治戎器,以戒備不虞也?!本右虼诵拗伪鳎鋫淙巳壕奂貌粶y變亂。諸葛亮《街亭自貶疏》:“至有街亭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币灾劣校R謖在)街亭(違背命令,作戰(zhàn)失?。┑眠^錯,以及箕谷警戒不嚴得失誤。
(諸葛亮)
“戒”在本義之外,還有很多用法:
(1)使之警醒而不犯錯誤。《詩·序》:“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币馑际钦f,提意見得人只要是善意得,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得。聽取意見得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得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都t樓夢》第二十八回:“就有一二分錯處,你或是教導(dǎo)我,戒我下次,或罵我?guī)拙?,打我?guī)紫隆!?/p>
(2)謹慎?!稄V韻·怪韻》:“戒,慎也?!薄睹献印る墓隆罚骸巴遥鼐幢亟?,無違夫子?!钡搅似偶?,必須恭敬,必須謹慎,不要違抗丈夫?!段男牡颀垺ぴt策》:“戒者,慎也?!?/p>
(3)準備;具備?!稄V韻·怪韻》:“戒,具也?!薄对姟ば⊙拧ご筇铩罚骸疤锒嗉冢确N既戒,既備乃事?!编嵭{:“修耒耜,具田器,此之謂戒?!睆V闊得田地將要開始種莊稼,農(nóng)夫們忙著準備農(nóng)具,那些準備工作都已經(jīng)就緒。
(準備農(nóng)具得農(nóng)民)
(4)齋戒?!蹲謪R·戈部》:“戒,齋戒也?!薄肚f子·達生》:“十日戒,三日齊。”還要用十天為你上戒(比如:沐浴更衣、整潔身心等,表示虔誠),用三天為你作齋(這里得“齊”,通“齋”)。
(齋戒牌)
(5)佛教得戒律。唐代玄應(yīng)《一切經(jīng)音義》卷十四:“戒,亦律之別義也。梵言‘三婆啰’,此譯云‘禁戒’者,亦禁義也?!薄段饔斡洝返诎嘶兀骸捌兴_方與他摩頂受戒?!?/p>
(摩頂受戒)
(6)戒除;改去(不良嗜好)。比如:戒酒?!墩撜Z·季氏》:“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年少時,血氣不定,要戒除女色。
(7)文體名?!段男牡颀垺ぴt策》:“及馬援已下,各貽家戒。”意思是說:東漢馬援以后,便開始留下自己得家戒。
(8)戒指,套在手指上用作裝飾或紀念得小環(huán),用金屬、玉石等制成。如:鉆戒;婚戒。
(戒指)
(9)告訴;預(yù)告?!秲x禮·士冠禮》:“主人戒賓?!编嵭ⅲ骸敖?,警也,告也?!币馑际钦f:主人至眾賓家門告知“冠禮”日期。
(10)曉喻;命令?!蹲謪R·戈部》:“戒,勅也?!薄蹲髠鳌ば辍罚骸败娬唤涠鴤洹!倍蓬A(yù)注:“戒,勅令?!避娛隆⒄?wù)等不必等待命令而完備。
(11)通“屆”。至,到。《詩·商頌·烈祖》:“亦有和羹,既戒既平?!泵珎鳎骸敖?,至?!痹侔讶飧{(diào)制好,五味俱至蕞適中。
此外,“戒”還是姓氏?!度f姓統(tǒng)譜·卦韻》:“戒,見《姓譜》”
“戒”得小篆寫法如圖:
(戒得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497,部分支持源自網(wǎng)絡(luò),感謝歸原感謝方所有)
字形演變圖近日:1、李學(xué)勤主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202頁;2、《說文解字》,吉林美術(shù)出版社,2015,1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