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說“堂堂七尺男兒”,那么七尺男兒到底多高呢?
能夠肯定得是,這個“尺”必定不是現(xiàn)在得“尺”。因?yàn)榘凑宅F(xiàn)在得算法,1尺等于33.3333厘米,七尺就是233.3厘米,這個高度比姚明226厘米都還高出一個腦門。所以,七尺男兒到底是多高?
在商代,一尺大約等于今天得16.95厘米,而十尺就是一丈,這樣算來一丈大約為1米7,大致等于一個成年男子得高度,所以“丈夫”一詞大概就是源自商代。那么七尺也就是118.65厘米,不足1米2,放到現(xiàn)在,連車票都不用買就能上火車了。
到了周代和秦代,一尺等于如今得23.1厘米,那么七尺就是161.7厘米,這個身高可以夠得上一個成年人得身高,但是也算成年人中得比較矮得了。我們常用得一個短語是“堂堂七尺男兒”,可見七尺定然不會太矮。
到了漢代,一尺大約21.35到23.75厘米,七尺就是1米5到1米66之間。
而到了三國時期,一尺約現(xiàn)在得24.2厘米,七尺大約就是1米7,正好是一個普通成年男子得身高。
南朝時期,一尺約25.8厘米,七尺大約就是1米8,在成年男子中算比較高得。
北魏,一尺合今30.9厘米;隋代,一尺合今29.6厘米;唐代,一尺合今30.7厘米;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厘米;明清時,一尺合今31.1厘米,顯然這些“七尺男兒”都超過兩米,可能性極低。
從以上數(shù)據(jù)來看,商代、周代、秦代直到漢代,七尺相對而言都太矮,用七尺來形容一個威風(fēng)凜凜得大好男兒有點(diǎn)不恰當(dāng)。而從北魏、隋代、唐代、宋元、明清直到現(xiàn)代,七尺均已超過2米,那么八尺和九尺男兒那是得有多高,所以也不恰當(dāng)。
運(yùn)用排除法,只剩三國時期得1米7和南朝時期得1米8得可能性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