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蘭州1月9日電 (記者 魏建軍 李亞龍)“我就是個放羊娃?!表n梅14歲從甘肅省永登縣大山走出,歷經(jīng)三十載拼搏,最終改變命運。而今,她懷揣“家國情懷”,走出“舒適圈”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與黃土地上的孩子們一起圓夢。
2019年10月,韓梅聯(lián)合多名熱心人士,在蘭州新區(qū)建起了中國國刀“天下第一刀”蘭州榮譽展館,旨在為家鄉(xiāng)人民提供一個免費參觀學習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銘記歷史、愛國愛家、感恩生活”。
“放羊娃”的夢想:一定要走出大山
能吃上“酸菜、洋芋、面條飯”,是韓梅小時候最幸福的事。上世紀80年代,她生活的永登縣坪城鄉(xiāng)中塘村沒水沒電,每天要趕著上百只羊,往返于“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的鄉(xiāng)間小路。
因家庭貧困,韓梅9歲就開始放羊,小學三年級輟了學。這個村里的女放羊娃,雖然過得很苦,但很快樂。然而,在她11歲時不幸患了骨髓炎,腿疼得無法行走,再也趕不了那群羊了。
想要外出,都是靠父親背著……醫(yī)生提出要截肢,“我堅決不同意”,韓梅哀求醫(yī)生再做個會診,哪怕做個試驗?!懊\最終還是眷顧我這個放羊娃?!弊罱K,她如愿了。
可出院后,擺在韓梅面前的,還是從小印在她身上的字眼——“窮”。家里的百畝地因干旱很多荒廢,能種的一些也是“靠天吃飯”,遇到風吹雨打等自然災害,就沒有了口糧?!拔业囊惠呑硬荒茉诖笊嚼锒冗^?!彼龥Q定,要走出大山,讓父母和弟弟過上好日子。
圖為孩子們參觀蘭州榮譽展館并與韓梅合影。(資料圖) 李維東 攝歷經(jīng)艱辛與病魔抗爭,最終贏得人生
1987年,14歲的韓梅在鄉(xiāng)鎮(zhèn)信用社貸款100元,去天津一家服裝廠打工,每天“縫縫補補”12小時,每月18塊錢的工資,全部寄回家里。這是放羊娃第一次走出大山,“包吃包住”的活在她看來已經(jīng)很幸福,但隨之而來的,卻是種種艱辛。
洗碗筷、搬家具、刷油漆、做服裝、處理污水……從天津到南京再到浙江紹興,韓梅輾轉(zhuǎn)多地。后來,她嫁到了紹興,在一家家具廠工作,昔日的放羊娃、打工妹慢慢成為一家頗具規(guī)模公司的總經(jīng)理。
沒想到好日子剛開始,病魔卻接踵而至。因工作環(huán)境里的甲醛、苯較高,2004年她又患上了白血病。接下來,歷經(jīng)長達十余年的治療……后來,就連乳腺癌也來“湊熱鬧”。
2006年,她帶病“北上”,在北京創(chuàng)業(yè)成立了一家科研公司,并獲得“全國第七屆創(chuàng)業(yè)之星”榮譽。一次有幸的機會,她開始義務(wù)幫朋友做衣服品牌“天衣無縫”的推廣和代言。
2015年,中國原創(chuàng)立體無縫蕾絲制衣技術(shù)驚艷了米蘭世博會。接著,她身著“天衣無縫”在中法品牌高峰論壇上亮相,風采無限,“其實此刻我氣血很虛,幾次都險些暈倒?!?/p>
從小山村的放羊娃,到歐洲時尚圈的“弄潮兒”。韓梅覺得,不論身處何地,都要有顆“中國心”,做好下一代的愛國教育,非常有必要。
銘記歷史,讓下一代“家國情懷”更豐滿
2019年春季,韓梅游覽“中國抗日第一山”觸景生情,想到那么多年輕的烈士安息在這里,很多連名字都不知道,“當時就淚流滿面,雙腳像粘在地面上,拔不動、挪不開。”
就這樣,帶著家國情懷,韓梅再次回到了故鄉(xiāng)這片黃土地。每天東奔西走,因自身血小板和白細胞較低,經(jīng)常體力不支?!熬褪前逊孔佣假u了,也一定要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尋覓到一個好地方?!?/p>
2019年7月,她想起來多年前認識的一位“80后”青年劉志祥,這位從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企業(yè)家同樣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兩人一拍即合,立即開啟了中國國刀蘭州榮譽展館的籌建工作。
8月15日,她找到了蘭州新區(qū)“晴望川民俗文化村”的負責人李維東,“這里算是新區(qū)的網(wǎng)紅‘打卡地’,能否落地?……”起初韓梅心里還犯嘀咕,可讓她沒想到的是,李維東不僅豪爽答應(yīng),還要跟她“一起干”,免費提供場地。
9月22日,蘭州市區(qū)展館正式揭牌;9月29日,蘭州新區(qū)展館也免費向社會開放。10月7日,中國國刀“天下第一刀”蘭州榮譽展館揭牌儀式暨授刀授牌儀式在蘭州新區(qū)晴望川民俗文化村舉行,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特別珍藏版三軍儀仗隊閱兵指揮刀正式展出。韓梅的國防夢在這一刻“起航”了。
短短三個月,已經(jīng)有5萬多人免費參觀了他們的展館。
“感覺晴望川是個小村落,但卻是我的‘大世界’?!表n梅說,這里不僅有黃土地農(nóng)村的專屬記憶,更希望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發(fā)酵地。這條路任重而道遠,既然落地了,就要不忘初心,全力以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