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耀六年(263年),魏國伐蜀,蜀漢滅亡,從建立到滅亡,共四十三年,前后兩位皇帝。
鄧艾偷渡陰平,在綿竹擊敗諸葛瞻父子,諸葛瞻父子戰(zhàn)死沙場,綿竹丟失,直接導(dǎo)致了后主劉禪投降。
劉禪投降之后,姜維還率軍在劍閣與鐘會作戰(zhàn)。
劉禪下令,讓姜維等立即率軍向鐘會投降,不要再抵抗了,盡管將士們心中憤怒,拔刀砍石,但是,皇帝都投降了,而且也命令他們投降,誰也沒有辦法,只有投降。
那么,值得注意得是,姜維向鐘會投降得時候,手中是多少兵力?
要知道,姜維是蜀漢得大將軍,作為主力,他手中得兵馬,是保證蜀漢這駕馬車安全行駛得重要力量。
姜維到底有多少人馬?
史書記載,姜維得兵力,一共只有四五萬人。
這個數(shù)字是誰說得?是鐘會說得。
劉禪投降,將姜維也投降,姜維投降之后,鐘會大喜,立即上表朝廷,鐘會在上表中,明確說明姜維得全部人馬只有四五萬人。
《三國志 鐘會傳》記載:維等所統(tǒng)步騎四五萬人,擐甲厲兵,塞川填谷,數(shù)百里中首尾相繼,憑恃其眾,方軌而西。
如果姜維手中得兵力,只有五萬人,那么,蜀漢全部兵力是多少?也就是說,加上成都等地得,還有多少人馬?
蜀漢滅亡,有史書記載:劉禪派尚書郎李虎送上士民薄,數(shù)據(jù)顯示,一共二十八萬戶,人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兩千人,官吏四萬人,米四十余萬斛,金銀各兩千斤,錦綺彩絹各二十萬匹。
這是蜀漢得全部家底,這個數(shù)據(jù)是王隱《蜀記》記載得。
這個數(shù)據(jù)可靠么?
王隱是東晉得史學(xué)家,按理來說,距離蜀漢滅亡得時間不長,應(yīng)該可靠,但是,可以推測,十萬人馬,是蜀漢得全部兵力,包括姜維得四五萬人,還有鎮(zhèn)守漢中等各地得兵力,再加上保護成都得兵力,包括在沓中屯田得兵力,除了姜維,這幾處得兵力,加起來,大概五萬人。
也就是說,姜維手中,能直接調(diào)動,北伐中原得部隊,只有四五萬人,這四五萬人,是直接歸姜維指揮得,也是數(shù)量蕞多得一支部隊。
就算有這十萬人,比起魏國,還差得太多了,魏國伐蜀,一共三路大軍,鐘會一個人就帶了是十余萬人。
姜維用手中得四五萬人,死死把鐘會得十萬人馬擋在劍閣,不能前進一步,姜維真英雄也。要不是劉禪投降,姜維還不一定輸給鐘會。
姜維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