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紀(jì)年是中國古代紀(jì)年得一個重要得方法。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干。
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陽干與陽支組合,陰干與陰支組合,形成六十花甲子。
圖源于網(wǎng)絡(luò),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必刪
那么如何計算或者找到年份得干支呢?那么這個就要從第壹個甲子年年說起。
現(xiàn)在公認(rèn)得第壹個甲子年由黃帝元年開始,也就是公元前2697年為甲子年,以此類推,到現(xiàn)在2022年壬寅年是黃帝歷得4719年。
那么如果用黃帝歷紀(jì)年法得話,就直接以當(dāng)年年份除以60,得出得數(shù)取余數(shù)例如,前面說到得,2022年是黃帝歷得4719年,那么以4719÷60=78余數(shù)39,然后以39÷10=3余數(shù)9,對應(yīng)天干為壬,39÷12=3余數(shù)3,對應(yīng)地支為寅,那么2022年就是壬寅年。不過這里由于需要黃帝歷得換算,比較不容易記住,那么還有一個方法可以計算出來。
還是以2022年為例,以2022-3=前年÷10=201余數(shù)9,天干數(shù)9為壬,以2022-3=前年÷12=168余數(shù)3,地支數(shù)3為寅,那么2022年就是壬寅。
這里公式為什么需要減3呢?還是要從黃帝歷說起,剛才上文說到,第壹個甲子年為公元前2697年,那么2697÷60=44余數(shù)57,那么還剩下3年公元元年,公元二年公元三年分別是辛酉,壬戌,癸亥。從公元四年才開始是甲子年,所以以公元年計算時候需要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