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文分享-全文分享海外版
“小孩哪兒有腰?。俊焙芏嗳诵r候都聽過這句話,當孩子們追問父母“小孩為什么沒有腰”時,父母又常難以作出解答。
一種解釋是,這與古代得“諧音?!庇嘘P(guān),古代小孩早夭甚多,孩子說“腰”同音“夭”時便會被父母制止。也有解釋說這和中醫(yī)“腎”得概念相關(guān),認為小孩成年后才有“腰”。
實際上,小孩不但和大人一樣有“腰”,而且這“腰”同樣容易受損。
腰部肌肉難“伺候”
腰部肌肉是一群很難“伺候”得肌肉,與四肢得“梭形”肌肉不同,腰背部肌肉以長條扁平肌肉為主,還有很小得幫助肌肉,由于維持體態(tài)得作用,它們很難得到充分休息,易產(chǎn)生勞損。
我們處于正站或正坐時,脊柱處于中立位,上半身得體重主要通過椎體、椎間盤等固定結(jié)構(gòu)向下傳導,腰背部肌肉得力量主要用于姿勢得維持。當出現(xiàn)彎腰動作,如伏案工作、洗碗拖地等勞作時,豎脊肌就會額外起到類似吊車吊臂得作用,維持脊柱姿勢以免直接癱倒下去,這種發(fā)力會比正站或正坐時增加2—3倍,在慢性不良姿勢得維持過程中,豎脊肌容易勞損??梢?,腰部肌肉得鍛煉要小心翼翼才行。
腰部肌肉需休息
對于腰背部而言,坐下需要腰背部乃至整個脊柱維持豎直姿勢,它沒有休息;躺下如果姿勢不良,腰部肌肉需要維持脊柱中立姿勢,也不能算作休息。那么,什么動作對于腰部來說才算休息呢?這里介紹兩種方式:
旋轉(zhuǎn)式(搖擺式)休息:在處于中立位得各種生活動作或者運動動作時,腰背部處于緊繃狀態(tài),也就是說以這種姿態(tài)為基礎得生活運動方式,腰背部都得不到休息。而旋轉(zhuǎn)、搖擺這樣得動作,兩側(cè)肌肉會有交替放松過程,腰部會得到一定休息。
腰部支撐式休息:在需要久坐或久站時,可以用硬質(zhì)腰圍提供部分支撐力以減少腰背部得持續(xù)發(fā)力強度,從而減少腰部肌肉得勞損。但是,不建議長期佩戴這種腰圍,長期佩戴會導致腰部肌肉“廢用性”萎縮,進一步加重腰部肌肉退化。在睡眠時,可以通過對腿部姿勢得調(diào)節(jié)或者腰部支撐來減少腰部因維持自身姿態(tài)造成得持續(xù)發(fā)力,讓腰部肌肉在休息中得到徹底放松。
強化腰肌有“秘訣”
腰部肌肉具有缺少爆發(fā)力、易勞損、易受傷等特點,這就注定了我們不能采用高強度、高密度、高壓式得鍛煉方式。在臨床工作中,我總結(jié)出腰部肌肉鍛煉“五字秘訣”:慢、靜、小、休、連。
“慢”,就是在專門針對腰部肌肉得鍛煉過程中,動作一定要慢下來,在做緩慢旋轉(zhuǎn)、屈曲等動作時可以對腰部肌肉進行更好得刺激,同時可以避免爆發(fā)式運動對肌肉得強刺激。
“靜”,就是靜態(tài)動作鍛煉,以腰部鍛煉常見得“五點支撐”“小燕飛”為例,其動作精髓就在于達到腰部刺激姿勢后得靜止動作,需要根據(jù)自身情況維持5至15秒時間,以達到充分刺激。
“小”,就是范圍小,腰部肌肉刺激動作不追求動作得夸張。過分得牽張容易增加其他穩(wěn)定結(jié)構(gòu)得受損風險,小范圍浮動可以在安全范圍內(nèi)有效刺激肌肉。因此,要遵循“量小”原則,腰部鍛煉不宜追求單次得過量刺激,以每天維持小量刺激為宜。
“休”,就是時刻牢記腰部肌肉都是“寶貝兒”——累不得、傷不起,經(jīng)過一個鍛煉周期后,一定要讓腰部肌肉得到徹底放松,再進行下一個周期,切忌急躁心態(tài)和盲目運動。
“連”,就是腰部肌肉鍛煉要進行“持久戰(zhàn)”,建議每天都要對腰部肌肉進行刺激,既要循序漸進,也要持之以恒。即使是很小量得刺激,對腰部肌肉得活性保持也具有重要意義。
(感謝作者分享為China體育總局運動醫(yī)學研究所體育醫(yī)院運動創(chuàng)傷骨科主治醫(yī)師,洪建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