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
〔宋代〕陳與義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譯文】
二月得巴陵,幾乎天天都刮風,料峭得春寒給園林得花木帶來了災難,叫人擔心害怕!
嬌嫩得海棠,毫不吝惜鮮紅得花朵,獨自在寒風冷雨中默默開放著。
【賞析】
這首絕句與其說是寫春寒,不如說是詠海棠。說到詠海棠,自然忘不了蘇軾得《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逼鋵?,這兩首海棠詩都是借海棠寫自己。蘇軾筆下得海棠圣潔、幽寂,是他貶官黃州時得寫照;陳與義筆下得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時得寫照。
這首詩得前兩句是鋪墊?!岸掳土耆杖诊L,春寒未了怯園公”,聯(lián)系到下文,不僅有風,而且有雨,春寒料峭中,日日風雨,凄冷無比。更何況詩人還流離失所、漂泊無依。由己及物,想到滿園即將吐蕊發(fā)芽得花木,禁不住有些擔心?!扒訄@公”此三字,道出了詩人心境:既怯花不發(fā),又怯花發(fā)遭雨打。
盡管有些心情,但孤寂得詩人還是希望尋覓到些許得安慰。當他看到園中海棠時,欣喜之情油然而生:“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彼纹钤~《錦纏道》曰:“海棠經(jīng)雨胭脂透?!焙L慕?jīng)雨打風吹,像濕透得胭脂一樣,會有所殘敗。但詩人眼中得海棠,卻是那樣得傲然不屈:“不惜”嬌色、“獨立”風雨?;静粫惺裁辞楦?,有情得只是詩人,詩人“情眼觀物”,便萬物皆有情了。此時得海棠不再是海棠,而是詩人得化身——風流,雅致,卻還有孤傲得品格。
此詩感謝作者分享開海棠喻己之風,以海棠幽寂喻自己貶官遭際。而陳簡齋筆下得海棠雅致孤高,不僅風致,更具品格,正是他流亡時得寫照。詩人將自己得風骨、品格融入對海棠得描寫中,使這首詩成為詠物詩得上乘之作。聯(lián)系到“靖康之難”后大多北方得宋人被迫漂泊他鄉(xiāng),這首詩也就獲得了超越個人情懷得普遍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