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
“無事心中去,有意神歸來”
“無法亦無相,不覺入神通”
……
《白馬非馬》……
世人千萬,獨幾人獨!
世人萬千,笑幾人笑!
……
?今傳“不言之教”, 非以誠敬,不必讀。
我教不了你,也度不了你,還自離去。
非有覺悟之人,亦不能看。
非有虔誠之心,亦不能讀。
……
若真心想通,閱后有悟,焚香一枝,以敬圣明。
?我不講法, 不授神通,今轉(zhuǎn)“不言之教”,得之多少,在于緣份。
一、
曰:
讀書讀到神歸處,亦無邏輯亦無法;
文不通,語不通,天地之間已神通。
?你讀書,讀得是什么?
?“ 不言之教”,教得是什么?
你讀書,要語通,文通,邏輯通,你才讀得懂,理解得了么?只可惜呀,失之毫厘,謬之千里?!耙磺薪?jīng)典”皆不是給你看得,你永遠也看不懂。
?“語通,文通,邏輯通不過是世間之法,執(zhí)世間之法,如何得如來真諦,入老君之門,又如何通天地大道?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為不法之教,無法之益。
?讀書你看得懂得,不過是法。
???有言之教,教無知;不言之教,教無明。有法之教,教人法;無法之教,道法自然。
?有法之通,人通;無法之通,神通!
?讀書讀到最后雖然你字不識,語不通,文不楚但是你依然找到了感覺,悟到了喜悅,方此為心已明,神己通。
?心中無念,手中無法,其法自然,如來。
?你腦子明白只是法,你得心明白才是道。
?心中明白,無需言表。
此時-此刻-你是否---已經(jīng)放下?
二、
曰:
千山如是,萬法歸一
法不離人,萬法皆空
……
我寫得很多文章都狗屁不通,但是不妨礙“明白”。
……
?“法”是法律、法度、法器;也是方法、效法、法門;還是邏輯、因果、工具……。
……
歸根皆底為“角度”。
每一種“法”都是一個角度,一個方向,一種工具。每一種方法、每一個角度,每一種工具都有一個結(jié)果。
法為因,相為果;千法千相,萬法萬果;一種邏輯,一種結(jié)果。
?“萬法歸一”,“萬流歸宗”得理解不是說所有得方法最終歸于一種方法,而是說所有得方法最終逃不了一種“法”。無論你用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它最終離不開“一”---人。
? 人之萬法,終是一法---“我法”。
因:法不離人,萬法皆空;
故:人不執(zhí)法,道法自然。
三、
心中無明,方覺大道忽明忽暗;
心中有法,觀照萬物似實還虛。
……
?“法”即為道,亦不為道。
? 法出于人,為人之法;法出于道,為道之法?!胺ā弊鹘嵌戎v,人法即人得角度,道法即道得視角。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得角度在下,地得角度在上,天得角度在道,道得角度無所不在。
我們看一朵花。左看、右看;上看、下看;360度看,無論怎么看,都脫不了“我”看;我們學習、生活、思考無論怎么學,怎么想,都離不開“我學”,“我思”。
雖三百六十度之看,上下幾千年之看?!胺ā彪m萬變,“我”卻不曾改變。故雖世間萬千之法,其實不過只一種“我法”;世間萬千之行,其實不過只一種“我執(zhí)”。
其實質(zhì)以“法”為變,仍“我”為執(zhí);以“我”為中,以萬物為外;以為“我”道,以萬物為法。
?“空門”之空,“無我”之我;
?“有法無道,無法而道生”。
?你心中若有,一切其實不清不楚,似是而非;若心中真無,一切自然明明白白,徹徹悟悟。
……
???讀到此處,若你心中生出來得還是法,不是神?你我無緣。不是你得緣故,是我得無知、無能、無法。
不若笑一笑,放我歸去……。
……
后續(xù)……
是不是還有一種不是“我看”之看,不是“我思”之思?這會是什么“看”和“思”呢?這種“看”與“思”又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是否能看到“三界”之外,“五行”之空?
……
“zhou”不起法故為“zhou”。
……
曰:
說到此處方已了,忽然一笑天已曉,
夜生月來心生花,方始此心才入道。
……
……
謹以拜謝“老君”不言之教,恕我有言之過“……”。
我不知自已說了什么,忘了,忘了?。?!
……
此生終有劫,此身終無意,
了卻生死事,一笑入紅塵。
……
?我謹記得一直有“你”跟隨,滿心喜悅,不自語,送君心,“光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