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至楊梅正紅時!初夏正是楊梅漸成熟得季節(jié),一顆顆飽滿碩大得楊梅掛滿枝頭。楊梅,又名龍晴、朱紅,因其形似水楊子、味道似梅子,因而取名楊梅。楊梅味佳,素有“初疑一顆值千金”得美譽。它得果實色澤鮮艷、汁液多酸甜適口,營養(yǎng)價值高。古代文人對楊梅多有吟詠,宋代詩僧釋祖有詩曰:“五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顆值千金”,蘇東坡也曾說:“閩廣荔枝、西涼葡萄,未若吳越楊梅?!?,南宋詩人方岳曾說:“眾口但便甜似蜜,寧知奇處是微酸?!?,無論酸甜,皆是人間至味。
夾路楊梅樹樹紅,古詩詞里得楊梅,一起品嘗人間至味!
贈烏程楊蘋明府
唐-秦系
策杖政成時,清溪弄釣絲。
當年潘子貌,避病沉侯詩。
漉酒迎賓急,看花署字遲。
楊梅今熟未,與我兩三枝。
靈石西庵
宋-郭祥正
欲問庵中事,人馴虎亦馴。
楊梅幾番熟,誰為惜馀春。
觀楊梅
宋-陸游
山中戶戶作梅忙,火齊驪珠入帝鄉(xiāng)。
細織筠籠相映發(fā),華清虛說荔枝筐。
楊梅
宋-程俱
吳兒真是沐猴冠,欲比楊梅荔子丹。
不用紅塵占使騎,畫船飛楫向長安。
謝惠楊梅
宋-朱翌
杭州金氏越州楞,撒火飛星五月春。
百果若重推貢士,風流應(yīng)不下平津。
楊梅
宋-蘇泂
孫梅過盡官梅在,下番楊梅獨擅場。
喚作荔枝元不是,是渠猶著小紅裳。
食楊梅
宋-陶弼
嶺北土寒無荔子,人言形味似楊梅。
翠條丹實休相學,不愿紅塵一騎來。
項里項王之里也在山陰西南二十馀里地多楊梅
宋-姜夔
舊國婆沙幾樹梅,將軍逐鹿未歸來。
江東父老空相憶,枝上年年長綠苔。
浪淘沙-有得越中故人贈楊梅者為賦贈
宋-吳文英
綠樹越溪灣。過雨云殷。
西陵人去暮潮還。
鉛淚結(jié)成紅粟顆,封寄長安。
別味帶生酸。愁憶眉山。
小樓燈外棟花寒。
衫袖醉痕花睡在,猶染微丹。
宴山亭-賦楊梅
元-張雨
鶴頂朱圓,豐肌粟聚,寶葉揉藍初洗。
親翦翠柯,遠贈筠籠,脈脈紅泉流齒。
骨換丹砂,笑尚帶、儒酸風味。
誰記。曾問譜西泠,綠陰青子。
君家?guī)锥茸鹎?,摘天上繁星,伴人同醉?/p>
纖手素盤,歷亂殷紅,浮沉半壺脂水。
珍果同時,惟醉寫、來禽青李。
爭似。為越女、吳姬染指。
吟楊梅
明-孫升
舊里楊梅絢紫霞,燭湖佳品更堪夸。
自從名系金閨籍,每歲嘗時不在家。
西山看楊梅
近現(xiàn)代-華世奎
一徑穿蒙密,鮮紅萬綠兜。
山深夸捷足,樹矮笑低頭。
堆刺鶯難啄,垂球鵲莫偷。
攜歸頻餉客,粲粲白瓷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