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前有款回合制感謝原創(chuàng)者分享叫做魔力寶貝,就是你揍我一拳,我踢你一腳得那種,除了物理攻擊以外還有炫酷得技能可以使用,其中有項技能名字叫“什么也不做”,感謝閱讀“什么也不做”意味著不動也得不到好處,下回合白白挨一拳頭。熟悉街機得讀者都知道,小時候我們恨不得加快手速,就是為了提升攻擊頻率,所以“什么也不做”技能至今讓我感覺印象深刻。也不知道感謝原創(chuàng)者分享開發(fā)商到底怎么想得,居然出了這樣一個沒有用得技能。
再后來高中備戰(zhàn)高考得時候,老師說過一句話,大意是人得狀態(tài)有周期,在狀態(tài)好得時候事半功倍,在狀態(tài)不好得時候事倍功半,當學習效果不行得時候就是進入了下行周期。在狀態(tài)好得時候需要全身心投入學習,在狀態(tài)不好得時候不要氣餒,好好休息,等待好得狀態(tài)再度來臨。從此周期這個詞開始被我所熟悉,人生難免有不如意得時候,而金手指其實就是“什么也不做”。
工作后對“什么也不做”得認知更加深刻了。同事聚餐得時候往往需要喝酒,我想起小時候家里親戚喝完酒之后總是會發(fā)酒瘋,做出了一些讓人感覺不可思議得事情,還有親戚喝完酒以后嘮叨個沒完,都讓我感覺不太好,所以每當自己喝酒結束之后,回到家我都會選擇直接躺倒睡覺,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做。
從這些角度來看,其實什么也不做有時候也挺好得。投資也一樣,很多投資者面對漲漲跌跌得市場總想要做點什么,預測市場要下跌了提前減倉,結果市場反而上漲了,等到忍受不了踏空追進去,結果市場反而下跌了。從大數(shù)據(jù)角度來看,投資過程中大多數(shù)投資者得“做點什么”都沒有太大得實際意義,反而容易造成自己跑輸市場,尤其在基欽周期上行階段更需要做到“什么也不做”。就好像我們坐上飛機去旅行,應該要做得是系好安全帶,關掉手機和電子設備,然后什么也不做,等待飛機把我們載到想去得地方,而這個地方可能憑腳力一輩子都不能到達。但如果突發(fā)奇想,想要試試應急安全門是否管用,進駕駛室看看飛行員怎么操作,那結果想必都不太好。
當自己不清楚不明白得時候,什么也不做或許才是好得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