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色勾魂,酒散魄”,酒色對人的魂魄有什么樣的傷害呢?“三魂七魄”的說法,源自道教。
按照傳統(tǒng)的說法,人的生命分為肉體與精神,肉體是有形的存在,就是我們的身體,而精神是無形的,由“三魂七魄”構(gòu)成,當(dāng)三魂七魄齊和身體融合在一起的時候,生命就處于正常狀態(tài),當(dāng)三魂七魄出現(xiàn)問題,人就會出現(xiàn)情緒不穩(wěn)甚至精神紊亂等問題,嚴(yán)重的,比如魂魄分離消散,則有可能導(dǎo)致失去生命。
色勾魂,酒散魄
大家要注意的是,三魂七魄理論,是古人基于道教思想對生命的看法,也是古人對生命的傳統(tǒng)理解方式,所以在傳統(tǒng)文化中,有很多與魂魄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比如漢語中有“魂不附體”、“失魂落魄”、還有“魂飛魄散”等常用詞匯。
民間傳說江湖上有“迷魂”和“攝人心魄”之類的妖術(shù),總之在古人看來,魂魄是一個人生命中至關(guān)重要的組成部分,容不得半點傷害,不然輕則出現(xiàn)精神分裂,重則性命不保。
在生活中有很多看似讓人愉悅的事情,卻往往能傷人魂魄,消耗福氣,古人忠告“色勾魂,酒散魄”,按照古人對生命理解,一個人被“勾魂散魄”就等于兩腿一蹬去了陰曹地府,可見這“酒和色”的恐怖完全不亞于那“索命無常”。
色勾魂,酒散魄
古人為什么說美色可以勾魂?先看“魂”是什么。道家說“人有三魂”,謂之“胎光”,謂之“爽靈”,謂之“幽精”。
其中,胎光是生命之光,從媽媽懷孕那一刻起,胎光就開始主導(dǎo)人的生命,所以叫“天魂”,直到去世以后,也是這個天魂去輪回,過去老中醫(yī)在治病的時候,看一個人能不能救活,就看他的胎光怎么樣,如果胎光沒有了,那就沒有救治的必要,直接準(zhǔn)備后事就好。
三魂的第二魂叫“爽靈”,爽,就是快,靈,可以看作是“靈智”,爽靈決定了人的天賦、智力、直覺和反應(yīng),小孩子聰明伶俐就是爽靈出色的表現(xiàn),智力低下則是爽靈受損或丟失所致。
色勾魂,酒散魄
最后第三魂比較特殊,因為它就是“美色勾魂”的“魂”!這個魂叫“幽精”,它掌管身體的生殖系統(tǒng)與繁殖,主導(dǎo)人對性的審美,對性的取向和欲望。古人為什么說“色勾魂”?
舉個例子:當(dāng)一個十八歲的男子遇到一見鐘情的女子時,他會像被人勾走了魂一樣,這就是幽精在發(fā)揮作用。有句話叫所有的一見鐘情都是見色起意,這話其實是一定的道理。
因為美色的確很容易影響人“幽精”這道魂,沉迷美色的人,幽精會無法自控,最終讓人失去正常的思考和理智,比如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就是如此;而有些失戀的人、要死要活,同樣也是因為幽精受到了傷害,所以說“色勾魂”并非聳人聽聞,特別是男士,一定要注意。
色勾魂,酒散魄
三魂七魄的“魄”,有七個,具體是:尸狗;伏矢;雀陰;臭肺;非毒;吞賊;除穢,這些魄都是干什么用呢?它們直接關(guān)系到我們的肉體,有個詞叫“體魄”,還有個詞叫“魄力”,比如睡著了以后被子掉了,你會感知到變冷重新蓋好被子;又比如第二天早上六點要起床辦一件很重要的事,沒等鬧鐘你就醒了過來,這些都是你的“魄”在發(fā)揮作用。
如果魄出了問題,人就有可能在睡夢中一直醒不過來,也有可能一口氣上不來停止心跳,所以說人要“野蠻其體魄”,因為這個魄直接關(guān)系到身體是否健康,意志是否強(qiáng)大。
為什么說“酒散魄”,酒,大家都知道,對人體既有刺激作用,也有麻醉作用,喝酒的人,都是先感到興奮,喝了酒以后手舞足蹈話也變得比平時多起來,喝到一定的程度,就趴在地上不省人事,身體經(jīng)常在這種麻醉和刺激的反復(fù)影響之下,魄就無處依存;
色勾魂,酒散魄
最開始的表現(xiàn)就是手抖,很多長期喝酒的人連自己的手指都控制不了,說明他的魄已經(jīng)開始無法控制身體,久而久之魄就會逐漸消散,人的器官也會逐漸衰竭,因此古人說“酒散魄”,這是件非??膳碌氖虑?。
總之,無論是酒還是色,古人忠告“色勾魂,酒散魄”,人一定要節(jié)制自己的欲望不能縱欲,不要讓酒色掏空了三魂七魄,也不要讓酒色消耗了自己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