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兒子,當初沒有參加中考,直升進了市重點高中。
一直以來,高三兒子與我們的相處,絕大部分時間都是母慈子孝,當然也偶爾也會有一點小摩擦。
在兒子讀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就時不時聽身邊的一些同事和朋友訴苦,說是青春叛逆期碰上了更年期,家里隔三差五的就要上演“火星撞地球”的大片,苦惱得很。
那時候,我就在悄悄的等待,自家兒子的叛逆期要來了吧?
奇怪的是,一直等到初三畢業(yè),孩子并沒有表現(xiàn)出很明顯的叛逆期。
雖然也心心念念的想著玩一玩手機,雖然也因為打籃球而回家極不守時,雖然懵懵懂懂的被女孩子追求,談了一場懵懵懂懂的戀愛,又懵懵懂懂被我們扼殺在了搖籃里……
但總的來說,都是在我們可控的范圍之內。
我們的目標很明確,是奔著市重點高中去的。
在我們的督促下,兒子沒有參加中考,直升進了市重點高中。
就這,在別人眼里,兒子大小算個學霸吧。[捂臉]
到了高中之后,整個高一年級,兒子表現(xiàn)還算良好,成績排名基本穩(wěn)定在年級前80左右。
這讓他一度沉浸在直升生的良好感覺里。
我記得有一次他跟我講了一個笑話,說:有一個高考狀元想向室友炫耀自己的高考成績,就故意問室友高考考了多少分?
結果,室友異口同聲的回答他:你還參加高考了嗎?
言語中對自己沒有參加中考頗有幾分得意。
但我并沒有笑話他,只是順著他的意思開玩笑:咱中考就沒參加,你不考慮一下高考?
逗得兒子哈哈大笑[捂臉]
從高二開始,兒子的成績開始呈下滑狀態(tài)。
先是在150名左右徘徊了很長一段時間。
這個排名老是無法得到提升,也穩(wěn)著沒有降下去。這一度讓孩子覺得自己基本就是處于這個水平了。
這期間我們也焦慮過,但絕不會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半點,總是鼓勵他。
而且我真是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了信心,覺得他能行。當然,這種信心是沒有任何依據(jù)的,只是單純的作為父母對孩子的堅定的相信。
為什么我會這樣。
這其中,與我自己與父母相處的經(jīng)歷有關!也許我會在后面說到吧。
后來,聽經(jīng)驗豐富的陪讀家長們說,年級前300名的排名,乘以8,基本就是全省的排名。
如果他們說的乘以8可信的話,全省1200名我還是能接受的。
我知道自己的孩子資質平平,比不上學校那些優(yōu)秀的“別人家的孩子”。
我對孩子沒有過高的期望值,也不想因為學習成績,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我以為兒子真就基本穩(wěn)定在這個水平了。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