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買房,按照當前的規(guī)定,最多可以貸30年。不過,也不是說任何人都可以貸30年,還得看年齡大小。若是放在以前,可貸年齡最高為70歲,也就是想要貸30年,申請貸款時的年齡不能超過40歲。
不過,有些地方為了鼓勵大家貸款買房,在可貸年齡的限制上又有了一些變化。
房貸最高可貸到90歲?房貸的可貸年齡限制最高為70歲,其實已經不算低了。因為對于工薪家庭來說,最多60歲就退休了,哪怕是延遲退休落實,也是65歲就退休了。一旦退休,收入可能就會大幅下降,如果沒有積蓄,還要繼續(xù)還房貸可能就會成為一個大問題。
不過,對于想要貸款買房的人來說,可貸年齡最高為70歲可能又有些低。因為房貸的可貸年齡最高為70歲,意味著想要貸款30年,申請貸款時的年齡就不能超過40歲,這就相當于限制了40歲以上的人貸款買房。
為此,有些地方為了鼓勵大家貸款買房,便對房貸的可貸年齡進行了上調,有的最高可到80歲,還有的最高甚至可以到90歲。
房貸可貸年齡的上調,確實可以解決部分人因為年齡太大而貸不了款的問題,從而擴大買房人群體。不過,這也可能會出現(xiàn)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房貸還沒還清人就沒了,該怎么辦呢?
畢竟一個人就算是身體一直都很健康,也不能確保能活到90歲。所以房貸如果真要貸到90歲,還是很有可能出現(xiàn)房貸還沒還清人就沒了的情況。
房貸沒還清人就沒了還需要還嗎?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房貸還需不需要還呢?遇到這種情況,通常來說有兩種結果。
首先,就是由財產繼承人償還剩余的債務。如果過世的人有財產繼承人,那么繼承人在繼承了財產之后,也需要承擔過世人生前的債務。所以,如果貸款買的房子房貸還沒還清,財產繼承人就得繼續(xù)還。
不過,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繼承人償還過世人生前債務以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價值上限的債務可自愿決定還與不還。比如繼承的遺產價值為100萬元,那么繼承人最多只需承擔100萬元的債務,超過100萬元的可以不還。
所以,如果剩余沒還清的房貸比財產繼承人繼承到的所有財產還更多,那么多出來的部分就不用還了。而且相信繼承人只要不傻,也不會自愿償還多出來的房貸。
其次,就是銀行把房子收回。如果過世的人沒有財產繼承人或繼承人不愿繼承財產,那么銀行就只能把房子收回,然后大概率會通過拍賣的方式把房子賣出去,用于抵償剩余的房貸。
如果拍賣獲得的房款不足以抵償剩余的房貸,那么銀行也只能吃啞巴虧,自行承擔損失。當然,如果拍賣的房款抵償剩余房貸后還有剩余,也會自行收入囊中,不會返還給繼承人。
不管是哪種結果,對銀行來說都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有可能會讓剩余的房貸不能全部收回。而銀行延長房貸的可貸年限,顯然會增加這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