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有許多公眾人物及明星喜歡賣弄文字,有時在自媒體,有時在微博,有時在博客上筆抒胸臆,但往往出現(xiàn)語病錯誤,或文字錯誤,令讀者大敗興致,影響了撰文者的形象。比如,主持人畢福劍把“九球天后”寫成“玖球天後”,明星王一博把“游”字寫錯,汪峰把“蝕骨”唱成“燭骨”,劉詩詩把“沮喪”讀成了“且喪”等等不一而足。
當(dāng)然,我們并不是要求楊瀾做到文思縝密,滴水不漏,但至少不要出現(xiàn)語文低級錯誤,因為“尤”與“猶”兩字畢竟不是生僻字,也不是要求像國學(xué)大師章太炎一樣咬文嚼字,措詞用字零錯訛,而是要求基本的語文規(guī)范,以及語言的邏輯性。假若錯別字發(fā)生在吾等草民身上倒也無妨,如果發(fā)生在像楊瀾這樣的“文化人”身上則是有傷大雅,令文化人斯文掃地。
為此,小編認為公眾人物不僅要在行為上注重形象,而且還要在作文上注重文筆,尤其是在發(fā)文時,斟字酌句,不留錯誤,以免貽笑大方,否則,給讀者造成嚼飯硌牙、吃魚卡刺之感,那真是大煞風(fēng)景了。 舉報/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