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陽的高考一家人
寒假期間,小雨為姐姐小馬讓出了自己的書桌。圖為小馬在書桌前學習。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攝
我的大表妹小馬是高三學生,2020年6月就要參加高考。
2019年,河南高考人數(shù)已突破100萬,作為百萬分之一的小馬,對于家庭卻是百分之四百的關注度。這個春節(jié),為了小馬高考,家里看電視要靜音,外出聚餐的宴席也不見她。
7歲的小表妹小雨是小馬的親妹妹。土話說“百姓疼幺兒”,盡管小雨享受父母更多的憐愛,但在原則上也要一切以姐姐為主。
對小馬來說,高考這場戰(zhàn)役已進入倒數(shù)時刻。幺姨從未參加過高考,但她的大半輩子,都在跟這兩個字糾纏不清,孩子們的高考和理想,之于她,就是全部的生活。
同天下所有父母親一樣,在這場關注度極高的戰(zhàn)役里,我的幺姨、幺姨夫就像是后勤兵,永不缺席。
出路
小馬出生前,幺姨當過工人,后來廠子效益不好,又有了表妹,幺姨索性做起了家庭主婦。至此,一家人的開銷都靠幺姨夫的工資。在我的記憶中,幺姨找過兼職給人包月餅,都是些勞累的活。
“讀書就是為了讓你們別出苦力,現(xiàn)在沒知識掙錢多難啊?!边@句話我打小時就在聽,到現(xiàn)在有20多年了。
對于幺姨這一輩兒的人來說,他們靠著父母的幫襯和自己的努力,終于從農(nóng)村走到了城里。而我們這些后輩們要做的,與他們并無不同,走出小城,去更大的城市扎根。
信陽這座小城的普通家庭,高考仍是唯一的出路。
我的兩個表哥就是最好的證明。大表哥通過高考,一路讀到了博士后,現(xiàn)在是大學的副教授,2019年,32歲的他,在福州成了家。緊接著是二表哥,最后考上了武漢大學的研究生。
信陽人都說,考上好的高中,那就是一條腿邁進了大學。小馬的這一步,在2016年夏末如約而至,她步子邁得小了些,與信陽最好的高中差了幾分,去了另一所高中。
那時,幺姨一家還住在老房子里,廚房朝南靠著路邊。
幼時,我常去幺姨家,走在家屬院里,總是先看到陽臺上晾著妹妹們的衣服,再到拐角處就聞到廚房里的飯菜香。然后,還未進樓道,就聽見小馬大喊,“姐姐來了!”然后跑去給我開門。后來小馬大了,叫喊著跑去開門的成了小雨。
接送
幺姨一家的老房子在浉河區(qū),緊挨著信陽老火車站,而小馬初中學校在另一個區(qū),幺姨放心不下,仍是每天接送。
這時候的小雨剛5歲,身邊離不開人。幺姨沒辦法,一開始是讓鄰居們幫忙照看下,時間久了也不好再麻煩別人,只能硬著頭皮自己來。
媽媽們總是萬能的。幺姨找來了平日洗衣服用的小板凳,往電動車踏板上一放,小雨就坐在那。為了保證安全,幺姨騎行的時候會把腿分別放在小雨身體兩側,把小家伙固定住,姊妹倆一前一后。就這樣,解決了這個難題。
但問題總是解決一個,又來一個。
小馬上高中,學校開始要求學生們住宿,一開始,表妹試著住了一段時間。本以為松了口氣的幺姨,卻總是在周末收到一大堆要洗的臟衣服。學校的住宿環(huán)境不好,8人間,只有一個風扇,到了夏末秋初更是悶熱難耐,表妹沒住過校,不適應,最終以幺姨在學校旁邊租了一套房結束。
后來,小雨也到了上一年級的時候,也要接送。但兩個孩子的學校在兩個區(qū)。
幺姨用起了時間差。每天清晨,在小馬學校旁租的房子里,鬧鐘5點半準時響起。小雨還是個小學生,本可以再多睡一個半小時,但時間緊迫。
“姐姐愛睡懶覺,老是起不來,鬧鐘響好幾遍,我都醒了,她還沒起!”小雨說。
安置好了老大,幺姨又要騎上電動車,把小雨送到?jīng)负訁^(qū)的一所小學,到了下午4點,再接上小女兒,回家準備晚飯。母女倆吃過了,就帶上盒飯再往平橋趕,等著大女兒放學回家,微波爐里熱上飯。
在這一天里,幺姨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唯一閑下來的空當兒,還要操心著一日三餐、柴米油鹽,一切都是瑣碎的,“每天慌得像打仗一樣”。表妹不放假的時候,這樣的日子,每天都在重復,但偶爾也有變動。
變動
變動發(fā)生在2020年臘八節(jié)這天,我的姥爺去世了。
得知消息后,在外地的晚輩們都趕著回了老家信陽。有的從南到北,有的從北往南。那天,唯一缺席的親人是小馬。
但這怨不得她。葬禮儀式繁瑣,再加上守夜等,至少要耽誤三四天。小馬再有5個月就要高考了,家里親人們一致認為,“耽誤不得,回頭給她姥爺燒紙磕個頭就行了?!?/p>
姥爺有四個子女,我幺姨排行老四,是最小的女兒?;蛟S在姥爺去世到下葬那幾天,幺姨的時間才短暫地屬于自己,但她還是有操不完的心。
一邊是父親的喪事,另一邊是家里兩個孩子還在上學,需要接送,只好由我?guī)兔Я藘商煨∮?,幺姨夫則去陪小馬。準備出發(fā)前,小雨跟在他屁股后面,重復了好幾遍,“爸爸,你記得5點半喊姐姐,她愛睡懶覺?!?/p>
后來,小馬告訴我,那天她曾感覺到異樣,“我走在路上的時候,老掉東西,涂答題卡的時候,鉛筆芯也老斷,總覺得哪不對勁兒?!焙髞肀砻貌胖拦衷谀睦?,“我媽沒來,我就問我爸咋回事,他說姥爺去世了,我媽回不來”。
小馬說,她很想去看看姥爺,去他的墳前燒紙。本來商量好大年初一去,但在疫情影響下,初一這天,計劃也取消了。
或許,小馬與姥爺?shù)脑俅我娒嬉鹊礁呖冀Y束后。
風波
高二下學期是文理分科,分科就面臨著重新分班。小馬未能如愿留在原班級,回家時總帶著情緒,連著幺姨也向我媽訴苦。我媽一聽,也著急了起來,開始為這事兒東奔西走,“你妹這次考試成績下降了,幺姨都氣哭了,想給她換班,也沒辦法?!?/p>
我在北京跟爸媽視頻時,媽媽又念叨了起來,“今天想著這事兒,我走路上還絆一跤。”一旁的爸爸開始訓斥媽媽,“多管閑事”。
但媽媽不這樣覺得,在她眼里,小馬的事,比多掙錢還重要。最終在家人勸說下,小馬的心結打開了,成績也慢慢恢復。
本以為媽媽就此打住,直到有一天,家族群“相親相愛一家人”里傳來了媽媽的訊息,“小馬真努力,這是我今早聽到的最好消息”,并配了兩張聊天截圖。
我點進去一看,發(fā)現(xiàn)媽媽竟然偷偷說服了小馬之前的班主任,愿意接收她回原班級。媽媽當天早晨8點15分回了班主任消息,也是同一時刻便把聊天截圖分享在了家族群里。在媽媽與小馬班主任的聊天記錄里,班主任告訴媽媽,小馬大考成績相當優(yōu)異。
雖說是百姓疼幺兒,但姊妹倆少不了打鬧拌嘴。
2019年年底,幺姨一家人換了新房子,是套電梯房,大三居。裝修設計的時候,考慮到小馬今年將要去外地上大學,就在她的臥室里放了小桌子。而小雨的臥室,則有一個大書桌。
小雨放寒假比小馬早,先占了書桌,沒過幾天,小馬考完試,準備回家。當天小雨就收到幺姨的指令,“書桌讓給姐姐”。小雨年紀小,一下子鬧了脾氣,犟了嘴。但還是胳膊擰不過大腿,把書桌讓給了小馬。
小馬笑話小雨因為這事挨了打。“媽媽沒有打我,就是踢了我一腳?!毙∮暾f。
類似這樣的時刻還很多,小雨也常常會做出讓步,像一個小大人,看電視的時候把動畫片聲音調小。小馬學累了想玩會兒手機,她把手機讓出來,嘴上不是太情愿的她,有時也會說:“姐姐要高考了,讓著她,以后都是我的?!?/p>
理想
小馬的經(jīng)歷與我高中時期很像,高考之前沒去過別的地方。與外地的聯(lián)系,或許就是通過幺姨的手機與家中的一臺電腦,但每次也都是刷刷QQ空間,偶爾看看新聞,時間不長。
我工作后,與小馬很少談心。但她告訴我,自己經(jīng)常用幺姨的手機看我的朋友圈,“我才不想像你一樣做個記者,太危險了,還容易憤青”。
“那你想做什么?”我問。
“不知道,現(xiàn)在還是先好好學習吧。但是我對法律和金融還挺感興趣的,特別是財經(jīng)類的東西,我喜歡看?!毙●R說。
幺姨更希望表妹能學法律,將來當個律師,“你別看她像個小綿羊,在外面說話可不得了了?!?/p>
表妹說,雖然沒去過其他地方,但她不喜歡南方城市,“感覺太開放了,不適合我”。
“那你考北京吧,我還能照顧你。”我說。
剛聊完,幺姨便喊我們去吃飯。閑聊時,幺姨問我,“你們姨姊妹間,以后還走動不?”
“我家就我一個,肯定把她們當作親妹妹啊。”
“那你妹妹要是能考到北京去了,你多帶帶她?!辩垡陶f。
一旁的小雨,才剛剛上一年級。
“我想當個吃播,美食記者?!边@是小雨明確的理想。
同題問答
新京報:用一個詞來總結2019年。為什么?
小馬:曲折中前進。原因不想說。
新京報:過去一年家鄉(xiāng)最大變化是什么?
小馬: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進展較好,以前學校門口那條路臟兮兮的,現(xiàn)在好多了,垃圾也少了。
新京報:新的一年有什么愿望和規(guī)劃?
小馬:高考順利,考上理想院校的理想專業(yè),家人身體健康。
新京報:你最關心的社會問題是什么?希望怎么改變?
小馬:沒啥關心的,天天都在學習。如果真有的話,希望河南的高考卷不要比其他省難太多,讓我們壓力小一點……不過這個我也沒法改變。
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