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biāo)題:貧而樂,富而好禮
子貢說:“貧窮卻不巴結(jié)奉承,有錢卻不驕傲自大,怎么樣?”孔子說:“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于道,縱有錢卻謙虛好禮哩?!?/p>
——楊伯峻《論語譯注》
錢之外
之所以想到錢,是因為楊伯峻先生把“富”翻譯成了“有錢”。幾年前流行過一句話,叫做“窮得只剩下錢了”。真正的沒錢人敢這樣說嗎,真正的有錢人敢這樣說嗎?所以,這一定是不算有錢也不算沒錢的人,在不談錢的時候發(fā)的一句感慨。錢可以買到很多東西,但有些東西是錢買不到的。偏偏,人除了需要錢以外,還需要其他很多“東西”。表面上看起來,這是個矛盾。但正因為如此,才有了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
沒有錢,也缺少其他“東西”的人,可能會因貧而諂;只有錢,但缺少其他“東西”的人,可能會因富而驕?!罢~”就是低三下四,在誰面前低三下四呢,無疑是在富人面前。“驕”就是趾高氣揚,在誰面前趾高氣揚呢,無疑是在窮人面前。于是,窮人和富人之間,就有了一條鴻溝。這條鴻溝到了難以逾越的時候,窮人的低三下四就會變成仇恨,富人的趾高氣揚就會變成無視。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是窮人和富人能夠坐在一起、走在一起的“表情基礎(chǔ)”。
貧而樂道,就是還有精神支撐,這是不消沉的基礎(chǔ);富而好禮,就是還有精神追求,這是不庸俗的前提。貧而樂道、富而好禮,是窮人和富人能夠相處、相融的“心態(tài)基礎(chǔ)”。
窮人不想富嗎,富人沒有窮過嗎?所以,孔子關(guān)于窮人和富人“兩種人”的議論,其實也是關(guān)于一個人在貧的時候和富的時候“兩種狀態(tài)”的議論。
(尚之)
南沙參:根呈圓錐形或圓柱形,略彎曲,長7~27cm,直徑0.8~3cm,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體輕、質(zhì)脆易折斷。無臭,味微甘。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補氣,化痰。補肺脾之氣,適用于脾肺氣虛,倦怠乏力,食少,自汗,舌淡,脈弱者。主產(chǎn)江蘇、安徽、浙江、貴州等地。
加載中... 視頻 直播 美圖 博客 看點 政務(wù) 搞笑 八卦 情感 旅游 佛學(xué) 眾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