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吉林2月8日電 (蒼雁 石洪宇)在中國東北,有這樣一種說法:出了十五才算過完年。喬洪斌和村莊里的大多數(shù)村民一樣,都希望這個“年”早點過去,春天早點來。
70歲的喬洪斌在村莊尚未蘇醒前就起床了,老伴于喜芝已經煮好了元宵,端到老喬跟前。于喜芝知道,老喬仍需要在零下20攝氏度的冬天里忙碌一整天。
喬洪斌所在的平和村位于吉林省樺甸市金沙鄉(xiāng)境內,村莊有人口1750人,是當?shù)貥藴室饬x上的大村。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個村莊在2020年的元宵節(jié)里“安靜”下來。
老伴于喜芝讓老喬“很感動” 蒼雁 攝作為平和村黨支部書記,喬洪斌在元宵節(jié)里品出了“別樣人情味”。
“村里設置了4個固定的卡點,負責來往車輛的登記,不允許外來人進村?!笔睾蛟诳c的35名志愿者是喬洪斌在抗疫戰(zhàn)場上最親密的伙伴。
“他們讓我很感動,都是主動參與進來的?!敝驹刚邆兎Q這是在“守衛(wèi)村莊”。
卡點不僅要排查外來人員和車輛,也會規(guī)勸要外出購物的村民。如果村民要購物,值守人員會幫助聯(lián)系商販,雙方在卡口處交易?!霸谶@個時候不能講人情?!眴毯楸笳f。
喬洪斌的志愿服務隊中大部分人年紀較長。這其中就包括63歲的于喜發(fā)和60歲的何慶山。
于喜發(fā)負責值守平和村平和屯路口,他兒子也被安排在值班表中,父子倆早晚換班。何慶山則騎著三輪車在村里巡視,一天中至少有10個小時在村路上“巡線”。
“封閉”的村莊很安靜 蒼雁 攝“觀察每一輛路過的車輛,如果外來的車在村子里停下,需要去詢問他們從哪里來,外來人更是躲不過卡點人的眼睛?!眴毯楸笳f,東北人歷來以“好客”著稱,特殊時期下的村莊,這看起來有些“不盡人情”,但基于疫情防范,只能如此。
喬洪斌理解的“人情味”體現(xiàn)在另一方面。志愿者中劉麗娜和劉成志姐弟并不是平和村人,但姐弟倆每天都會開車給附近村莊值守的志愿者送午飯?!盁岷醯陌?、粥、餅,都是劉成志的媽媽做的。很感動,他們都在守護村莊?!?/p>
如果一切順利,喬洪斌希望今天早點回家,和老伴吃一頓“團圓飯”。
70歲的喬洪斌在守衛(wèi)自己的村莊 蒼雁 攝喬洪斌每天都往返于卡點之間,往往回家時已是深夜。“一般一天會走兩趟,兩趟需要近5個小時?!弊寙毯楸蟾袆拥氖?,不管多晚,老伴都會在他回家的時候給他端上一碗熱飯。
“老喬不挑食,方便面也愛吃?!庇谙仓バχf。
元宵節(jié)近午時響起的鞭炮聲提示著這個“團圓”的日子對村民依然很重要。村莊上空飄浮著輕薄的炊煙,家家開始生火做元宵節(jié)里的團圓飯。“現(xiàn)在都在自己家里過節(jié),不串門?!眴毯楸蠛痛迕竦南敕ㄒ粯?,疫情過后自然會有更多的“團圓”,更多的“人情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