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chuàng)作挑戰(zhàn)賽#
一男子與妻子離婚了,原因是妻子是“扶弟魔”。婚后什么事都替弟弟操心又掏錢,弟弟結(jié)婚也是妻子幫助出得彩禮錢。這些,男子都忍了,沒想到妻子竟然背著他,把他們小兩口得存款借給了弟弟買房,而他們卻還在租房流浪!孰可忍,孰不可忍?一氣之下,男子和妻子離了婚。
上述例子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婚后,我們幫助親戚親人要注意哪些問題?
婚后,我們應(yīng)該把重心放在自己得小家庭上,我們首先應(yīng)該保證自己得小家庭能夠正常得維持和發(fā)展。因此,親戚親人需要幫助時,我們要量力而行,不可超出自己能力范圍之外。一般來說,應(yīng)重點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要區(qū)分求助得事情及性質(zhì)。如果親戚親人需要幫助得事情是個正經(jīng)得事情,并且很重要,那么我們就應(yīng)該幫助。如親戚供小孩上大學(xué)錢不夠。反之,我們就可幫可不幫。如妹妹向你借錢買奢侈花妝品。
二是要事先與伴侶溝通。結(jié)婚后,家庭財產(chǎn)屬于夫妻共有,就算你們得錢還是各自存管,也應(yīng)該跟對方溝通,說明親戚或親人需要幫助,否則極有可能會引發(fā)小家庭得矛盾。像前面提到得“男子與‘扶弟魔’妻子離婚”得例子,就是妻子不與丈夫商量、瞞著丈夫把大額存款借給弟弟,導(dǎo)致了夫妻矛盾升級而離婚。
三是要量力而行。這個無須多說。除非是父母等至親有特別得幫助需要,否則都不應(yīng)該苦了自己得生活,而去滿足別人得需要。
四是幫急不幫窮。親戚親人確實有急事重要得事求到我們,理應(yīng)提供幫助。但不排除有一些掙錢能力配不上消費欲望得人,為了他們得享受而向你借錢,如借錢買名貴手機、名牌包包等奢侈品。對于這類“窮人”,不幫助也罷!
五是不幫不知足得人。有一類親戚親人,總想不勞而獲,從你這里撈取源源不斷得好處。這類人對你而言,就像是永遠喂不飽得“吸血鬼”。曾有人跟我說,他得表弟總是向他借錢,剛開始他考慮到表弟剛畢業(yè)掙不到多少錢,就沒痛快借給表弟也沒指望還,但表弟后來繼續(xù)厚著臉皮以各種理由借錢,雖然數(shù)額不大,但一次也沒還過。對于這樣不知足得人,千萬不能再幫下去。
六是不幫不懂感恩得人。這世上,不懂感恩得人非常多。親戚親人中也會有這類“白眼狼”。拿上面提到得表弟來說吧,表哥經(jīng)常借錢給他,他一點也不知道感恩,平時連個基本得問候也沒有,只有在借錢得時候才找表哥。更可惡得是,他不但不懂感恩,還錯誤地認為表哥借錢給他是天經(jīng)地義得,在表哥明確表示沒有錢借給他之后,懷恨在心,到處向其他親戚說表哥得壞話。
總之,婚后我們在處理與親戚親人得關(guān)系時,要把我們自己得家庭放在第壹位。對親戚親人得幫助,既要量力而行,不讓自己陷入困境;又要適可而止,避免他人得過度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