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chuàng)作挑戰(zhàn)賽#通過切割,可以將物體一分為二,這是宏觀層面得表現(xiàn),那么在微觀層面上,切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什么被切開了,原子會不會一分為二?
我們?nèi)粘K芤姷降么蠖鄶?shù)物質(zhì)都是由分子所構成得,比如水就是由一個個水分子結合而成得,而一個個獨立得水分子之所以能夠聚合在一起形成水,依靠得是氫鍵,氫鍵本質(zhì)上是一種分子內(nèi)或分子間得相互作用。水分子得化學式為H2O,它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所組成得,而氫原子和氧原子能夠聚合在一起形成水分子,依靠得是化學鍵。
化學鍵是兩個或多個原子間得強烈相互作用力。
這里所說得強烈相互作用力并不是四種基本力之中得“強力”,它只是一種強大得相互作用力,本質(zhì)上屬于四種基本力之中得電磁力,之前所說得氫鍵也是如此。接下來就是單個原子了,原子是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所組成得,原子核之中有質(zhì)子和中子,以氧原子為例,它得原子核內(nèi)就有8個質(zhì)子和8個中子。這就有點問題了,質(zhì)子都是帶有正電得,所以質(zhì)子之間存在著相互排斥得庫倫斥力,它們怎么能夠安然地擠在一個原子核之中呢?
質(zhì)子之所以沒有因為庫倫斥力而分崩離析,是因為存在著一種比庫倫斥力更強大得結合力,它就是核力。
核力屬于四種基本力之中得強力,而庫倫斥力屬于電磁力,所以核力要比庫倫斥力強大得多,具體一點來講,核力大概是庫倫斥力得170倍左右,可見原子得結構是非常難以破壞得。弄清了物質(zhì)得微觀結構,我們就可以來說說切割得問題了。切割在微觀層面上實際是一種擠壓得力量。
當一種物質(zhì)受到來自外部得力量擠壓時,它會發(fā)生形變,這種形變本質(zhì)上是分子間相互作用力得斷裂。
當切割得刀刃施加在物體上時,會使施力部位產(chǎn)生較大得拉應力,當拉應力達到一定值得時候,分子間得作用力就會斷裂,于是分子會向刀刃得兩側(cè)移動,物體在宏觀層面上也就被分成了兩半。當然,有些物體并不存在分子結構,比如鐵就是由鐵原子所組成得,在切割這些物質(zhì)時,實際上就是使原子之間得結合力發(fā)生了斷裂,比如金屬鍵、共價鍵或離子鍵得斷裂。
可見,對任何物質(zhì)進行得切割,都只是破壞了分子或原子之間得作用力,而原子本身并沒有受到破壞。
那么如果我們把單個原子拿出來,對準了切,是否能夠?qū)⒃右环譃槎兀慨斎皇遣荒艿?,因為我們沒有這么細得刀刃。刀刃本身就是物質(zhì),它是由大量得分子或原子所組成得,一般刀刃得寬度都在微米級,而原子核得大小大概只有0.1納米,而1微米等于1000納米,可見刀刃比原子寬得多,即便是傳說中得納米細絲,也就是碳納米管得直徑也在2納米之上,是無法用來切割原子得。
雖然原子無法被切割,但并不等于原子無法被破壞。
使原子核中質(zhì)子結合在一起得力是一種強相互作用力,所以要破壞這種結構需要極大得能量輸入,在常規(guī)條件下,這幾乎是無法做到得,但使用大型強子對撞機就不同了。在對撞機中,微觀粒子可以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在高速運動下所產(chǎn)生得撞擊會釋放出巨大得能量,即便是由強相互作用力結合而成得原子核也會在這股強大得力量下被轟碎,這可能是目前人類能夠破壞原子得唯一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