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一到,萬物滋生
春風一吹
各種綠瑩瑩、鮮嫩嫩的野菜
就迫不及待地冒出頭來
春天の味道
想把興文的春天一口“吞”進嘴里
香椿在枝頭舒展出了柔嫩的葉片
春筍從地里鉆出了小小的尖頭
還有折耳根、清明草…
承載著大多數(shù)興文人記憶的野菜正爭相生長
與此同時
正覺滿腹油膩的人們
也很難抵御它們清鮮水靈的誘惑
春筍
雨水時節(jié),春雨淅瀝瀝,一片片青翠欲滴的竹林下春筍就此破土,勢不可擋。
第一口春天,當然得是春筍。
春天里早早冒頭的春筍,個個細嫩挺拔,帶著清晨竹林濕淋淋的初春天氣,光是掂在手里就能感受到那飽含的鮮甜汁水。
剝開筍衣后,凈白的筍身顯露出來,做一道油燜筍、煲一鍋烏雞春筍湯、或是簡單地炒一炒,鮮、嫩、脆、味甘美,無限美味。
香椿
香椿就如菜蔬里的曇花,一年僅現(xiàn)半月光景,倘若錯過了季,就要再等上一整年。于是,趁著鮮嫩,要多采一些,抓緊時間吃。
香椿芽味道鮮香,口感嫩滑,食之難忘。香椿芽最常見的吃法,當屬香椿芽炒蛋,珍貴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
香椿的香氣混著雞蛋的鮮嫩,真可謂是香上加香,嫩上加嫩。
新鮮的細芽洗凈后用開水焯一下,切成碎末,與土雞蛋混在一起,大火燒鍋,椿段裹著蛋液,“呲溜”一下便鉆入熱油,不斷翻攪勺子至炒熟。
一盤金黃翠綠的香椿雞蛋上桌,那香味不由分說地就闖入了鼻孔……
折耳根
“折耳根,遍坡生,我是外婆的親外孫……”突然想起小時候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那時還不懂是什么意思。如今想來,卻承載著兒時滿滿的回憶。
折耳根,學名魚腥草。春天一到,興文的不少小山坡、田埂上,都零零散散地生長著野生折耳根,暗紅嫩葉,用鐮刀輕輕刨去泥,一拉扯根莖就出來了。
興文人對折耳根的愛,一兩句話可能說不清楚,總之能從葉葉吃到桿桿......
在興文,折耳根還被人們賦予了更多的可能性,每一種吃法,都直擊靈魂!
洗干凈后放點醬油、醋、白糖、辣椒、花椒就是一盤美味的涼拌菜了,味道簡直yyds?。。≌鄱磁D肉、牛肉裹折耳根串串,甚至被當作調(diào)味料,活躍在洋芋坨坨、烤苕皮、烤魚等小吃里......
清明草
春天一到,漫山遍野的清明草便伸出頭來,淡綠色葉桿上裹著白色絨毛,頭頂黃色小花,尤為可愛。在春天里,到山上摘一籮筐帶回家,既是踏青,又是“尋味”。
春暖花開之時,清明草做成的清明粑也成為春天人們舌尖上的一縷味道。
興文人用簡單的制作方式,讓身邊普通的野菜帶來味蕾上的不同體驗。
溫馨小提示
1.采摘野菜時,注意附近是否有禁止采挖野菜的提示牌;
2.路邊的野菜容易受到汽車廢氣和生活污水污染,不宜采食;
3.不輕易采摘和食用自己不了解或者沒有食用過的野菜,避免中毒;
4.野菜在烹飪前要注意一洗二泡三焯水。
通過食物感知春天
大概就是春日最美好的事了吧!
在你的記憶里
興文的春天還有哪些可食用的野菜
能勾起你的回憶呢?
快來評論區(qū)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