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燈在全屋裝修中絕對是必備的材料,吊頂、過道、玄關(guān)……很多位置都需要通過射燈來提供照明和營造出氛圍感。然而實際裝修中,好多朋友家裝修好后卻沒有想要的氛圍感,多半是射燈沒選對!
好的射燈光暈有類似小山丘一樣的效果,看起來柔和舒服,能瞬間提升家里高級感;而劣質(zhì)的射燈不僅光暈不規(guī)則,光斑嚴重,安裝和拆卸時還很麻煩,一不小心就會把吊頂也扯壞,真的是讓人白白花了冤枉錢。
那么,這么重要的射燈裝修時該如何來挑選呢?下面把我的經(jīng)驗做些總結(jié),如果你也正準備挑選射燈,那么下面的內(nèi)容就要認真看了:
一、選燈前,做好兩點準備
分清種類:射燈和筒燈別買錯買射燈的第一步,就是要注意分清射燈和筒燈的區(qū)別。另以這個簡單,實際挑選時不少人會搞錯!這兩種燈從外形上較為相似,但實際效果卻各不相同:
射燈的光源比較聚集,一般用在需要強調(diào)和突出的地方,比如裝飾畫擺件上方,背景墻上方等位置。
筒燈的光源比較分散,可以作為輔助光源,一般用在餐廳和走廊更合適。
提前準備:射燈在吊頂前應(yīng)當?shù)轿?p>射燈建議大家在木工做吊頂前就要準備到位,這樣確保射燈的直徑明確,木工師傅就可以現(xiàn)場根據(jù)射燈尺寸來定孔的大小。當然,也可以讓師傅留成標準的75孔,這樣在后期買射燈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了,你只能挑選與之匹配尺寸的射燈。
二、選燈時,注意5條指標
發(fā)光模式:選COB,不選SMD目前市面上的射燈發(fā)光模式要么是SMD、要么是SMD。不要選要選SMD的,這種射燈聚光性比較差,外圍看起來會有重影。
而COB射燈效果好很多,這種模式是單點發(fā)光,光效比較柔和,聚光性比較好,最終氛圍感當然更強。
散熱方式:選鋁材,不選塑料和鐵殼另以為發(fā)光源才重要,燈體不重要。其實燈體很影響射燈的散熱效果,關(guān)乎燈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所以很重要。
市面上的射燈燈體無外乎三種:鐵殼、塑料殼和鋁殼,選擇時要選鐵殼和塑料殼,容易生銹、老化;建議選鋁殼,因為鋁材做的燈殼不僅散熱性能好,而且比較耐磨一點,使用壽命當然會更長。
另外,注意要選擇外置散熱的,鋁材的大部分是外置散熱。如果是內(nèi)置的散熱器,時間長了會影響燈的壽命。
防眩處理:選深杯防眩,不選淺杯體無防眩的射燈的防眩處理很重要,好的射燈都是深杯體加防眩處理的,因為發(fā)光源越深,遮光的角度就越大,防眩光的效果就越好,對我們的眼睛傷害就會越小,防眩效果好,也沒有副光斑,打出來的光整體柔和邊緣卻有力量感,非常適合照亮墻上的掛畫或者增加墻面的質(zhì)感。
而一些低價的射燈會有明顯的副光斑,打出來的光會有零散感,質(zhì)感很差。
色溫范圍:4000K通常不出錯射燈的色溫對光照環(huán)境中視覺上的溫感影響明顯,色溫越低感覺越冷,反之色溫越高感覺越溫暖。
實際挑選時,建議把射燈的色溫選在4000K,這屬于比較適中的范圍,能適合絕大部分場景使用。
顯色指數(shù):大于90的顯色指數(shù)則是還原能力的指標,一款射燈的顯色指數(shù)越高,則表明它就越能還原物品本來的顏色。
建議射燈的顯色指數(shù)要盡量高,當然越高的燈價格也就越貴,我的經(jīng)驗是大于90的。達到這個標準的燈能深度還原色彩,讓家里看起來舒服且高級。
光束角:24度和30度射燈的光束角會影響光照效果,所以不要亂選。要根據(jù)需要照射的物體和離墻開孔的距離來選擇合適的光束角。
如果實在不懂怎么選,就選24度和30度光束角的,后期再注意燈的離墻距離,這樣也是較為保險的辦法。
三、安燈時,距離是關(guān)鍵
孔距:90~120厘米射燈的孔距要注意做到合理,孔距太寬則顯得光照不足,空白范圍太多,氛圍感出不來,高級感更無從談起;而孔距太窄也不行,會導(dǎo)致有重疊的影子,整體又會顯得凌亂。
建議孔距控制在90~120厘米之間,不會有重影,也不會有空白。
離墻距離:20~30厘米射燈離墻的距離也是影響最終光照和成影效果的關(guān)鍵,太遠“小山丘”形狀出不來,太近則顯光影過曝,也出不來效果。
建議射燈離墻距離在20~30厘米之間,如果你家的吊頂寬度只有25厘米,那就不要讓師傅居中打孔了,可以往外多裝幾公分,確保離墻距離合理,燈光氛圍就能達到理想效果。
好了,關(guān)于射燈的挑選和安裝一共10條攻略已經(jīng)分享完畢,你都記住了嗎?還有其它問題嗎?討論區(qū)繼續(xù)交流吧!
我是會買的妞,專注于分享實用的裝修和購物攻略。關(guān)注我,更多干貨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