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開講#
明天是農歷二月十九,觀音誕辰!看看民間有哪些傳統習俗。
觀音菩薩在民間被廣為敬重和崇拜,是民間的保護神。不僅明天二月十九是觀音誕,其中,六月十九日還是是觀音出家日,等到了秋天,農歷九月十九則是是觀音菩薩成佛之日。我們看看明天觀音誕辰之日有哪些民間傳統,共同交流。
1、看看觀音在民間的印象。觀音菩薩,又被人們稱為光世音、觀世音、觀自在等等,我民間簡稱為觀音。她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還與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被稱為“西方三圣”,擁有無量智慧和至高無上的能力。
在人們心目中,觀音菩薩不僅是一位法力無邊的神仙,更是一位面容慈祥,相貌端莊的保護神,她常常騰云駕霧,手執(zhí)凈瓶,尋聲而救度,解人間疾苦,救天下蒼生,其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所在。
觀者是深得民心的神靈,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法力無邊,而且變化無窮,更有千手千眼之功能,更有“送子觀音”之說,我們看看民間講究多不多。
2、在觀音誕這一天舉辦觀音會,民間廣為祭拜。在民間,自古以來,到了觀音誕辰之日,喜歡去觀音廟上香祈禱,燃燭祈愿,希望保佑自己實現愿望。
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希望不同,有的是希望觀音菩薩保佑身體安康,沒有兇險;有的是祈求學業(yè)有成,金榜題名,也有的是希望財運亨通,財源滾滾,還有的是祈求觀音送子,保佑孩子健康成長。
觀世音菩薩,觀聲聽音,救苦救難,賜福消災,保佑人們平安,因此被人們廣為祭拜和敬重。
3、看看民間還有什么習俗。在這一天,我們看到,許多佛教廟宇舉辦素宴或者經會,慶祝觀音菩薩誕辰;在一些香火旺盛的觀音廟宇,通常會組織演戲活動,熱鬧喜慶,酬謝觀音庇佑,恭賀觀音圣誕。
過去,在民間有進行“棺絭”活動的習俗?!敖v”:就是用紅線穿過銅錢的孔,然后,將“絭”與供品放在一起向觀音菩薩祭拜,而后,將“絭”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則稱為“棺”,就是希望觀音菩薩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吉祥平安。
觀音誕這天,民間還有許多祈福放生活動。過去,人們會把買來的鳥兒、烏龜或者魚類等等,進行發(fā)生,展現慈悲之心,祈禱菩薩保佑。
結束語
當然,民間傳統習俗比較多,還有的在觀音誕這天,供奉紅花祈求生子。還有認觀音菩薩做干媽的說法,能得菩薩關心關愛和庇佑。
更有的在觀音菩薩誕辰這天,在觀音廟附近舉辦生菜會,即熱熱鬧鬧的集會活動,“生菜”寓意“生財”,希望財源茂盛,財運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