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長宜放眼量,莫言輕易掛閑魚”,3月12日,閑魚APP向用戶推送了致廣大基金投資者的一封信一時間將咸魚抄上了熱點,不少人肯定看到這個消息云里霧里的,這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兒呢?別著急,聽咱慢慢道來>>
近期,市場波動,這一屆的年輕人打開了思路。在閑魚上不少閑置商品的賣貨開場白,變成了“買基金虧了”,而轉(zhuǎn)賣的東西,大到電腦、手機、皮草,小到各種優(yōu)惠券。
這兩天撿漏竟然會刷到一些“基金虧了大甩賣”“盤了多年的手串甩賣回本”“一塊爺爺傳下來的手表”“母親大學時代的收音機”,甚至掛出“另一半求婚時送的鉆戒”等等這類消息。
仿佛一時間閑魚上人才輩出,無論是賣才藝還是出老本,一句“基金虧了”成了不少人買賣物品的口號,更有網(wǎng)友在物品下方留言表示“俺也一樣”。
這就有了開頭說的“閑魚APP向用戶推送了致廣大基金投資者的一封信”這一幕畫面,
從行文看,平臺發(fā)出這樣一封信,主要是因為本周已有20多萬網(wǎng)友涌上閑魚,可網(wǎng)友的評論卻越發(fā)往段子上對齊了。
來看看更多網(wǎng)友評論:
不過話說回來,從一個方面來看,無論基民是否盈利虧空,咸魚都是贏家,因為在此次事件中得到了顯著曝光度,也有不少人表示“咸魚看來也要翻身了”。
從另從一方面來看,不少人對于這波閑魚賣家的操作表示蠻好玩的,畢竟隨著90后基民入場,基金投資出現(xiàn)了娛樂化的苗頭,他們接觸過基金,也懂得這個梗才會拿來炒作,這也是另一種自我營銷的方式。而對于真正虧本的人來講,也應該理性交易,不要因為一時之需買賣掉珍貴的記憶物件,理財需謹慎,基金投資更需量力而行,年輕人要懂得“把雞蛋放到不同籃子里”,“all in“的做法并不可取。
綜合自咸魚、新浪微博、每日經(jīng)濟新聞等網(wǎng)站平臺
找發(fā)文人、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發(fā)文人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