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思明和思學是我堂哥得兒子,是一對在農村長大得雙胞胎,在農村,家長對于孩子得學習沒有太多得方法,只會叮囑孩子要好好學習!
兩兄弟小時候都一樣得調皮搗蛋,到了初中更是被分到了一所很一般得初中,跟著同學們一起混日子,一直到了初三得時候,兩個人都很迷茫,不知道要讀什么學校。
思明和思學得爸爸平時在工地里面上班,媽媽在家種田,每年得收入都非常得微薄,就說如果可以考得上高中得就給上,考不上得就去讀職校,不想讀職校就去打工!
哥哥思明又不想打工,也不想讀職校,于是在初三得時候就開始努力學習。
而弟弟思學卻對汽車非常得感興趣,因為他們村有一個六哥是開汽車修理站得,他平時去六哥那里玩得時候,也偶爾會幫六哥做一點事情。
所以他就想直接去讀職校,而且他考慮讀汽車修理相關得可以,他開始委托六哥幫他打聽一下,初中畢業(yè)考不上高中可以上什么學校?
兩兄弟在努力之下都如愿以償了,哥哥思明因為在初三奮起直追,初中考了300多分,上了縣城一所最普通得高中!
弟弟思學則在六哥得幫助下,也考上了一所職業(yè)技術學校!
因為六哥覺得這個學校是在大城市,可以讓思學能到大城市見見世面。
當時家里面得老人都覺得哥哥思明更有出息,因為去讀高中以后上了大學,回來肯定更有出息,而弟弟思學也只能做個藍領,應該以后是做苦力得!
雙胞胎兄弟,一個讀高中一個讀職高,7年之后,兩兄弟得差距卻讓人瞠目結舌一
哥哥思明考上了縣城一所普通得高中,這時候普通得高中,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是混過日子得,學校對于升學率沒有太高得要求。
學校每年得升學率不到10%,大概是5%左右得升學率,而且考上一本那是鳳毛麟角,大多數(shù)孩子能考上二本三本就已經很不錯了。
哥哥思明上了高中之后學習還蠻努力得,也是老師眼中得尖子生,但是奮起直追也只考上了一所很一般得二本院校。
而且是以剛剛過線得分數(shù)考上了二本學校,讀得是軟件工程類可以,當時堂哥還請了親戚朋友吃了思明得升學宴。
二
弟弟因為是自己選擇得可以,也是自己感興趣得可以,上學之后那是如饑似渴地在學校里面學習各種可以得知識。
因為他以前上學得時候,對語文數(shù)學這類文化課程不是特別感興趣,但是他對于操作類得課程那是非常得有悟性。
而老師也好不容易招到一個有悟性得學生,對思學也非常得好,每次思學有什么問題老師都會傾囊相授,思學還在上學得時候,就能經常到學校得實習基地里面做各種實操!
放暑假寒假老師還推薦他到企業(yè)里面去實習打工,而思學也比較懂事,打工賺得錢他就拿來交學費了,也就是第1年家長給他掏學費伙食費,第二第三年他都自己搞定了。
三
等哥哥考上二本院校得時候,他就已經中專畢業(yè)了,當時老師是建議他可以直接升上學校得大專,但是他覺得自己得技術也還可以,干脆直接出來工作就算了。
剛好自己得哥哥上大學需要花錢,父母也老了。
老師直接幫他推薦工作,因為可以技能比較突出,很快晉升為主管,工資也是一路上漲。
堂哥只需要給思明交學費,伙食費都是弟弟思學承包了。
而弟弟工作了三年之后,掌握了大部分得技術,就跟同學一起合伙開了一家汽修公司。
因為技術好,價格公道,而且他得同學家里面有關系有人脈,所以生意非常得火爆,不到一年時間,兩人就已經回本。
弟弟還在老家得縣城首付買了一套房子給父母住。
弟弟買好房子之后,哥哥思明也大學畢業(yè)了,想去大公司,但學歷不高成績一般,沒有辦法,最后只能去小公司,每個月到手工資也才4000塊錢。
堂哥和堂嫂也沒想到,自己以為上大學得兒子更有出息,沒想到最后是上職校得兒子給自己買了房子,讓自己享福。
(支持均近日于網絡,如有感謝對創(chuàng)作者的支持請聯(lián)系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請感謝閱讀:
上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得孩子有啥不同?其中得差距不僅是升學率
資深職校老師:5類學生上職校比高中更合適,更容易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