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管子講“慎言”的一句話。
對于“慎言”,諸子百家立場驚人的一致。
道家創(chuàng)始人老子說,“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倍嗾f無益,不如不說。
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在回答子張“學(xué)干祿”這個問題時說:“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敝鲝埗嗦牐僬f,不懂,不說。
墨家創(chuàng)始人墨子,則更有趣,通過觀察動物,讓人明白了說話的藝術(shù)。
一天,子禽問墨子:“老師,您覺得多說話是一件好事嗎?”墨子聽了,答道:“你看那癩蛤蟆和青蛙,從早到晚不停地叫,口干舌燥,有誰聽它們叫喚呢?還有那些臭水坑邊上的蒼蠅,每天無所事事,就知道嗡嗡嗡叫個不停,又有誰會留心它們呢?”
子禽點點頭,若有所悟。
第二天,天還未亮,墨子叫醒還在睡夢中的子禽,帶他來到雞窩前。
等到天蒙蒙亮的時候,公雞打鳴了。
這時墨子才說話:“報曉的雄雞,只在黎明時刻叫,卻能把睡夢中的人叫醒。多言未必有益。話多還是話少不是重點,關(guān)鍵是說話的時機。說的是時候,說到點子上,才能達到你想要的效果?!?/p>
你看,墨子覺得說話一定要說在點上,否則說多了也是白說。
縱橫家創(chuàng)始人鬼谷子關(guān)于說話這個問題是這樣看待的:“關(guān)之以捭闔,制之以出入?!奔从棉汴H術(shù),為嘴巴設(shè)一道關(guān)卡,說話要把門,控制語言和思想的出入。又言:“必豫審其計謀,吉兇大命系焉。”即說話時一定要有所準備,了解各種可能發(fā)生的變故,因為這關(guān)乎到游說者的身家性命。可見,鬼谷子對于說話也是持謹慎態(tài)度,說之前一定要早作準備,否則最好就閉嘴。
由此可見,諸子百家盡管在許多方面存在諸多爭議,唯獨對于“慎言”,出現(xiàn)了驚人的一邊倒現(xiàn)象。這也足以說明“慎言”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管子不但主張“慎言”,還主張“自省”。他說,“博學(xué)而不自反,必有邪?!辈W(xué)多識,但不知道反省,就和多說話一樣,一定會出問題的。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大家也要管好自己的嘴,能不言則不言,該你說才說,掌握說話的分寸、火候、時機,才能使你事半功倍,無往而不勝。